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建立一个体育课与健康理论相融合的新型"体育-健康课程模式",并对其实验效果进行研究,根据学生对<大学生健康常识知晓顺序问卷>结果,在大学一、二年级体育课内设计相关健康知识内容,每次课15 min,实施1年,共36次课.实验前、后分别发放<大学生健康生活形态调查表>,考察大学生对健康常识的掌握及与生活形态的联系情况.结果设计出符合大一、大二年级学生特点,与体育课相融合的"体育.健康课程模式".实验后,一年级和二年级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和实验前相比各自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实验后一、二年级和三年级均有显著差异(P<0.05);三年级和实验前比无显著差异.结果说明,接受过"体育-健康课程模式"指导的学生明显比实验前及没有参加实验的学生拥有更健康的生活形态,能更好地根据所学的"体育一健康"知识优化实际生活.高校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融合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简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拿大安大略省于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分别颁布了1~8年级、9~10年级和11~12年级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这个课程标准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学生成就水平的评价作了较详细的说明。现将其课程目的、组成部分、课程内容、课程期望和成就水平等作一简要介绍。 一、课程目的 (一)1~8年级 首先对健康的生活概念下了一个定义,指出健康的生活包括身体活动和适宜生活方式的选择,并强调学生应较早地获得大量与健康问题有关的基本知识,形成有关的技能,需要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怎样影响自己的健康、体…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暴露出学生身体锻炼与体育技能培养的矛盾、教师体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以及学生体质评价等问题,本文对我国和美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模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正>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文中简称《标准》)提出了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新体系。通过十余年的课程改革,多元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体育教师也日益理解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鉴别与证明、诊断与改进、反馈与交流、导向与激励等功能,理解通过综合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可以有效地挖掘出每一位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潜力,调动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高职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法访谈法等对其体育生活方式及心理健康进行调查,以了解高职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些因子在性别、年级、来源地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在总体上高度相关。建议学院从学生的体育生活实际出发,促进学生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以增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课外体育活动与1~3年级儿童视力指标及眼部生物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1~3年级(6~9岁)252名学生进行裸眼远视力、动态视力、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以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测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年龄、视力、眼部生物特征参数和课外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 1~3年级儿童总体近视率为43.6%,各年级儿童裸眼远视力、角膜屈光力随年级增长而降低,眼轴、前房深度及课外体育活动量随年级增长而增加。儿童裸眼远视力与动态视力呈正相关(r=0.356,P<0.01),与眼轴、前房深度呈负相关(r=-0.380,r=-0.249,P<0.01)。眼轴与角膜屈光力呈负相关(r=-0.622,P<0.01),与前房深度、课外体育活动量呈正相关(r=0.550,r=0.233,P<0.01)。各年级儿童裸眼远视力、眼轴、前房深度、课外体育活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年级儿童按不同课外体育活动量进行划分,视力指标和眼部生物特征参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课外体育活动量与小学1~3年级儿童眼轴呈正相关。随年级增长,课外体育活动量与眼轴长度均出现上升趋势。1~3年级儿童的裸眼远视力、眼轴、课外体育活动量具有显著性差异。课外体育活动不会过早消耗儿童远视储备。  相似文献   

8.
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文忠  林杰  何应凯 《体育学刊》2004,11(2):107-109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华南理工大学为在校本科生男生10436人、女生2928人为对象,对当前理工科大学本科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和男生体育态度得分高于高年级学生(三、四年级学生)和女生。  相似文献   

9.
张兵 《体育师友》2006,(2):42-43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试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颁布以后,广大体育教师积极响应并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课程改革浪潮中。教师习惯把《大纲》统领的时期称为传统体育时期,《标准》的出台关于批判传统体育的声音就始终没有停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2003,(1):4-6
自2000年9月始,以全面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学生体育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等具有历史意义的课改文件已由教育部先后颁布,并在全国或部分省市实验、实施。这表明,体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巩固提高的攻坚阶段。如何促进改革健康地向更深层次发展,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2003年学校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本刊记者于2002年底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季克异处长,以下是专访摘登。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课程标准实验稿》)把体育课程进行了人为的界定,小学称为《体育》,中学称为《体育与健康》。这一称法虽然在本质上没有改变体育课程的性质,但多少给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不便。《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称《课程标准》)把体育课程统一称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正式给这门课程赋予时代的色彩,符合学科发展观,也更有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对澳大利亚《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学前教育—10年级)》(2016版)进行解读后认为,其课程设计坚持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课程目标更加关注学生“高层次认知能力”的发展;课程内容实现了编排的精细化以及“内外”融合;强调体育学科对学生通用能力发展的独特价值;更加注重探究、体验等学习方法的运用。结合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1)采用基于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2)落实健康教育;3)兼顾体育学科对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与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把"基础性"列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四大特性之首。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  相似文献   

15.
<正>原《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与修订后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正式稿)在结构上完全相同,主要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正式稿为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和附件5个部分。本文主要说明和分析正式稿在实验稿基础上课程名称和前言部分发生了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16.
自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已相继出版了《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水平四)。目前,在《课程标准》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17.
张祝平 《精武》2012,(12):82-83
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人在学生时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培养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当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阐述了青少年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国家发展的关系,并就如何促进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提出建议。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首要因素,培育健康体育生活方式能够有效的预防与治疗现代文明病,促进人类的健康。今天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青少年学生,将走21世纪我国轻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2000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1995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均有所下降,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城市肥胖儿童明显增多,近视率居高不下。另外.我国学生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一些明显弱点,缺乏抗挫折能力,意志比较薄弱,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等。这些问题如何并决将直接影响我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能否赢得胜利。这种形势迫切要求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重视其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培养策略是:学生健康观念的树立是其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前提;以运动参与为突破口,促进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积极创造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有利于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形成、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浅论技能学习、新学习理论与快乐体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立 《体育教学》2002,(1):11-12
技能是指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在国家新颁布的《体育(1-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运动技能学习被确认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在这个领域中,《标准》把运动技能学习分成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技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课余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联系入手,论述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对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学生健康发展的意义,结合课余体育的特点分析了其在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郭恩强 《山西体育科技》2006,26(1):126-127,9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体育课程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指导下制订的。它制订了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和评价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