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一朵凋落的带刺玫瑰——试论《红字》中的海丝特·白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字》中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美丽、善良而又坚强,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极力压抑自己的个性与情感,忍受着社会对她的歧视与惩罚,默默承受上帝赐予她的赎罪使命,最终达到了性格的"完善",获得了人们的敬重。同时也使之在性格上沉沦。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鉴赏》2006,(7):64-64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是一首动听而忧伤的歌曲。濒临死亡的女艺术家,手拿玫瑰的小偷,本来是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却因为艺术家对生命对艺术强烈的爱和那个被世人所不齿的小偷尚未泯灭的人性而在夏日里为我们演绎了这一出悲喜剧!那个曾经芳华绝代的女子,在她生命的最后岁月里,谁都忘记了她唯独她没有忘却自己,她一遍又一遍地回忆着曾经美丽的青春和艺术,忧伤但不怨恨。尽管时日无多,但她毫不放弃地追寻着让她能重新绽放光彩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吕静 《山东教育》2010,(5):37-37
这学期班里来了一个活泼、可爱、好动而且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阿毅。阿毅聪明、单纯,但有时缺乏自信,还有就是每当老师或同伴发出善意的劝阻时,他会把“善意”误认为是“敌意”。所以,在平时与他对话时,我要格外对他进行关注。  相似文献   

4.
    
《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勇气,一直令读者为之倾心。美国南北战争前夕,佐治亚州塔拉庄园16岁的斯佳丽小姐疯狂地爱着邻居阿希礼·韦尔克斯。战争爆发后,阿希礼与他的表  相似文献   

5.
于艾香在其新作《带刺的玫瑰》(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封面勒口上写道:“人性中有无穷的神秘。当你试图描述这些神秘时,才发现谜底仍然藏在一个你不能企及的地方。”显然于艾香《带刺的玫瑰》的主旨是解读人性之迷,而切入点对准的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男女两性关系。于艾香在这自然化又社会化的人类关系中探问、检视人性的复杂构成,以及人类文化对人性的遮蔽与篡改。  相似文献   

6.
女高音在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被一场致命的疾病击倒。她整日卧病在床,回忆自己刚刚绽放的青春年华和艺术生命如窗外天幕上一闪即逝的流星,心里充满了忧伤。那些日子,她不止一次地支撑着虚弱的身体走到钢琴边,但她的手指已经无力掀动琴盖。她只能任凭往昔的音乐在脑子里发出空洞的回响,然后又无可挽回地弥散、消失,彻底地归于冥寂……  相似文献   

7.
七朵玫瑰     
序篇 漱漱的水声在流淌,轻盈温热的水流很快积满了水池。她慢慢弯腰.低头探入水池,水温刚好,舒适而温暖地包裹着头皮,柔韧的发丝被水浸透以后.慢慢浮上了水面。  相似文献   

8.
威廉.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是一部运用哥特式手法的经典之作。它的哥特式特征主要体现在小说中的地点背景、人物性格、情节事件和主题发展四个方面,歌特式手法的运用更加体现了该小说的悲剧意义。  相似文献   

9.
福克纳在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运用大量反讽表现手法,分别通过人物的两极对照、情节发展与主观预想的倒错,使同一人物前后形象以及不同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并推动情节的发展,更加引人入胜,让读者深思人物的命运与当时的历史潮流;同时,反讽也可延伸至文本框架之外,体现在作者的心理矛盾上:作者福克纳对艾米莉是既怜又悲,对南方文明的败落既想忘却又很眷恋,所以<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既揭示了旧南方不可挽回的落没,又借此为它献上一枝带刺的滴血玫瑰、一曲动人的挽歌.  相似文献   

10.
郑仪 《新读写》2008,(10):23-23
最近,我终于读完了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以前我在书架上浏览书目时,眼光哪怕是碰一碰这本书,也会立即跳开,因为它实在是太厚了,足足1200多页,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书的口碑又是那么好,不读一读真的有点遗憾,于是我鼓足勇气读完了它。  相似文献   

11.
李月霞:这扇门开关都不容易课间,一个高个子男生来到办公室,在门口和徐老师低声说了些什么。他离开后,徐老师走进来,笑着说:“这个男生问我,刚才那节课到底讲了什么,他一点也不明白!”我很诧异。徐老师说:“这可是我班上历史成绩最好的学生,这次月考91分呢。”  相似文献   

12.
新批评的批评理论不仅被运用于对诗歌的解读,也可被用来对小说进行剖析。通过细读,运用新批评的象征意义、神话原型、反讽以及张力等批评范畴来对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进行赏析,透过缺失的玫瑰来看福克纳对美国南方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罗伯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的译本和原文在语言和翻译技巧两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王译本的可学之处。同时作者也希望通过分析比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借鉴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技巧。提高文学翻译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严平 《现代企业教育》2008,(12):144-145
本文尝试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原理来分析英国著名的诗人彭斯的抒情诗《一朵红红的玫瑰》,旨在从功能语法的角度为理解此诗提供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5.
芬芳的玫瑰可谓集娇美和阳刚于一身。人们欣赏它美丽姿容的同时,也惧怕它那锋利的刺。正因为如此,它散发着迷人的魅力,闪耀着个性的光华。在采摘它的同时,要时时留意花间的“刺”,讲求方法,处处留心,才能抱得鲜花回,满指有余香。  相似文献   

16.
读《飘》     
第一次读《飘》是为它的名字吸引《Gone with the wind》随风游荡,那是自由,顽强的精神,更是令人心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红楼梦》中的女性很多,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惹人喜欢的,总有几个。很惭愧的是,我一直比较"花心",老移情别恋,有时爱宝钗,有时爱黛玉,而这一次,我喜欢上了贾府的三姑娘探春。在《红楼梦》的开头,曾见识过林黛玉的出场,真是惊艳。曹雪芹老先生不吝笔墨,用一支生花妙笔,不厌其烦地夸赞她。相比之下,探春就没有那么大的排场。她首次亮相,是和迎春、惜春一起来迎接林妹妹的。但这并不代表曹老先生不喜爱她,他用了一个词"见  相似文献   

18.
陈玉 《现代语文》2009,(11):84-87
作为当代著名作家,铁凝在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中不仅从审丑的美学角度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探索,还自觉地从性别立场出发,以冷静的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对男性阉割性格的揭示,对女性卑鄙变态个性的暴露以及对女性参与历史失败的描述,来揭示无孔不入的男权文化使女性走入宿命的怪圈,遭受到严重的毒害,并以此来解构男权中心意识,达到文化反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暑假打工”无疑是一朵带刺的玫瑰,一方面莘莘学子通过社会实践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增强实践经验,为即将踏上职场之路作铺垫;可另一方面打工也面临着可能受欺骗的风险、不适应的压力和心理的落差。  相似文献   

20.
陈瑞 《班主任》2007,(11):46-46
执教7年,不敢触及感情这朵玫瑰,然而有一次,一支玫瑰送过来,我却被它刺伤了。忘不了那个细雨蒙蒙的下午,她带着我到了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当时她说出的心酸话语触动了我的心弦,犹如一杯咖啡至今还苦味在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