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坛不老松     
那年,北京的天空异常晴朗。才脱下冬装的北京人显得格外精神。正准备去采访陈强的我们竟在北影宿舍院的一株大树下,意外地见到了陈强。他正在一个鞋摊前修鞋。也许因为他在银幕上给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几个来北京打工的年轻人已经将正在修鞋的陈强围个水泄不通。我们的摄影师却借机抢拍到一组精彩的镜头。 陈强接过于洋为我们写的介绍信,穿上已修好的鞋,推着一辆“老爷”自行车,带领我们朝他居住的8号楼走去。 路上我禁不住问他:大树距您家不足1000米,为什么还要骑车呢?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到农村采访,问及农民朋友喜欢看什么样的报纸,一位农民朋友开玩笑地对我说:希望看报纸就像我们吸“地头烟”那样过瘾。这句话深深打动着我这个农民报的办报人。“地头烟”是农民朋友在田间地头劳作间歇时吸的烟,因它既能解乏又能提神,吸来十分过瘾。所以在农村,“地头烟”不亚于城里的“人头马”,农民朋友很看重它。农民朋友既然把农民报与“地头烟”联系到了一起,其意就是说,农民报要办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坑头.办到农民的  相似文献   

3.
李翀 《视听界》2010,(5):105-106
主持人的听众缘看似无法定性定量地分析,其实是有共性的。 一,对节目充满热情 热爱工作,看似套话,其实不然。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工作仅仅当作饭碗,他就只有打工意识,不少做,但绝不会多做。以这样的态度坐在话筒前,听众和主持人怎能走到一起去。很多听众喜爱的主持人都是把主持人这个工作当作自己的理想,坐在话筒前和听众交流是他们的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来自四川偏远山区的战士 ,父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靠育菜苗换几个钱维持家业 ,所以经济上总是捉襟见肘。父亲艰难地把我送进了高中的校门 ,但因家中“经济危机” ,第二年我被迫辍学。于是 ,我烧了书本 ,撕了作业 ,强迫自己承认这个事实。可是人不能“一条胡同走到黑” ,于是我决心在“失去”之后去寻找新的“拥有”。部队不同于学校 ,要训练、施工、站岗 ,学习文化全靠业余时间。星期天别人去“放松放松” ,我却“躲”在屋子里“啃”书。一年一度的军队院校招生开始了 ,我兴致勃勃地报了名。可是 ,档案里高中两年的残酷事实再一次让…  相似文献   

5.
荷兰籍世界纪录片大师尹文思,晚年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记述了这样一段往事: 在离开汉口前,我也想,既然我不能亲去延安,我完全可以把我的摄影机交给中国同志,让他们带到延安去工作.这样,经过中共同志的帮助,决定在某晚,将摄影机交给一辆出租汽车内的中国同志.那是深夜,在汉口的一条街上,我看到了那辆出租汽车.当时,我未能看清这个中国同志的模样.我见到他后,急忙把摄影机交给他,同时,激动地低声对他说:“延安!延安!”这位同志点了点头就走了.  相似文献   

6.
我发表第一篇新闻稿距今已经8年了,现在细想起来还真有点意思哩! 那是金秋10月的一天下午,我骑车子去老同学吴才家里玩,走到村头,见他正在场里收玉米,我急忙说;“来,我帮你往家里背”。他租止说:“不用了,明天还得晒,拢起来就中啦!”走到家门口,我习惯地把车子往屋里搬,他却栏住道:“放外边棚底下吧,现在不比从前了,丢不了车子!”睡到半夜里,我起来解手,一摸门没有上闩,我大声说:“好家伙,昨忘记上门啦?”吴才笑笑解释道:“别惊慌,半年来从没上过门,咱这儿是个文明村。”我听后不禁肃然起敬。我到屋里已近黎明时分,思索着翻来覆去睡不  相似文献   

7.
看了这个题目,有的同志可能会感到很奇怪:“这不是荒唐吗!去采访,谁还能把眼睛搁在家里?”这种惊奇我也有过。我刚开始搞报道时,同一位老同志去采写一位电话员。临出发,他正儿八经地对我说:“可不要忘记带‘眼睛’啊!”我当时心想:“莫不是看我年轻,故意戏弄我?”不过我很快意识到他是对的。采访时,我的脑子里本子上记的都是“听”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与胡适,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一个是著名作家,一个是著名学者,其实,两个人的祖上就有过交往,据张爱玲在文章中回忆说,有一回,胡适去看望张爱玲,“他(指胡适)讲他父亲认识我祖父,似乎是我祖父帮过他父亲一个小忙.”张爱玲的爷爷就是清朝末期名臣张佩纶,当年,还只是一名秀才的胡适父亲——胡传找到他,请他写了一份推荐函,去吉林、黑龙江边境找钦差大臣吴大澂,想得到他的关照.胡适指的就是这件事.  相似文献   

9.
我的第一篇稿子之所以能变成铅字,得益于我“初生牛犊不怕虎”。1993年暑假回家,我去县城时,看到东高庄村南有一高大壮观的“工”字楼,一问才知是东高毛纺织厂捐资130万元建成的一所县办厂助学校。我学新闻报道半年多,剪贴本上仍是空白,何不去碰碰运气呢,于是,我改道去采访厂总经理宋永恒。他是农民企业家,(人民日报》曾刊登过展示他商场风采的文章——《谈判桌上的较量》。他热心于教育事业,曾多次捐资助教。走到他办公室的门口,我又犹豫了:人家是大经理,事务又多,能理睬我这个报道员吗?转而又想,一不做二不休,搬倒葫芦…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关于日本商人和美国商人的故事.有一天日本商人和美国商人一起去北非撒哈拉沙漠打猎,他们玩得非常开心,打了很多猎物以至于把所有子弹用完了.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头大狮子,而他们离自己的车子还有500米左右.这个时候日本人商人看起来很淡定,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双跑鞋,美国商人就很好奇,问他:"你在做什么?"日本商人说:"我在换跑鞋,这鞋比你们的耐克鞋功能强5倍以上."美国商人说:"这时候不管你换什么鞋都来不及了,你还能跑得比狮子快?"日本商人说:"我不用跑得比狮子快,我只要跑得比你快一步就行."  相似文献   

11.
抓拍     
一次,我同一个摄影工作者到井队去,他为了拍下一个工人们勇战井喷的瞬间,鞋都没脱,就跑进一片漂着油污的泥水里选择最佳角度。当他身子刚刚停住,溅起的泥浆尚未落下时,我拍下了这个镜头。  相似文献   

12.
去年5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巩留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办公室里,一位农民送来一封“感谢信”,并悄悄地说:“赵局长,你帮俺办了录像放映营业执照,达是俺的一点意思,以后还求你多给帮忙。”赵鹏元把“感谢信”拆开一看,里面装着五百元人民币。他马上把它退还这个农民,坚决地说:“你把钱收回去!批营业执照是我的职责,如果不符合国家规定,你送什么我也不批。”但这个农民执意不肯收回,还说“现在办事都兴这个”。赵鹏元反复给他讲道理,并且严肃地告诉他:“你要是不收回,我们要通知工商机关吊销你的营业执照!”农  相似文献   

13.
少时难忘     
凡没落的封建大家庭有一个通病——老家儿死后,子孙都要变着法儿地闹着分财产。我家虽已是山穷水尽了,但也不能免此一难。发难的是我的六叔祖,他的为人实在不敢恭维,我曾祖活着的时候常骂他“没来由”。他找上门来,兴师问罪,对我祖父说:“父亲死后,母亲(续弦的)把家中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钱都归了你们大房,这不行。”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新闻标题怎样制作才能生动、活泼?一位老编辑告诉我:“标题要想做得活,动词一定不可缺。”他还给我举出两个例子:一是《参考消息》报曾经登过一则标题,叫《中国鞋在德国“踩”住意大利》。你看,他不说中国鞋在德国多么畅销,已经超过意大利了。而是用了一个动词“踩”字,既形象,又贴切,对比鲜明,把意大利“踩”在下面了,映衬出中国鞋的畅销。二是《北京晚报》有过这样的标题:《记者盯上了中国入世》,一个“盯”字把记者们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注程度充分显现出来,“盯”住不放了。老编辑的经验对我很有启发,我便…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圈内,大凡熟悉冯英子先生的,都尊称他冯英老。冯英老是我的老师,因为建国前他曾任教于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建国后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而我是1947届民治新专的学生。虽然冯英老没有授过我的课,但称他老师是名正言顺的。然而,作为师生辈,在长期的交往中,我发现他大半是把我当作他的老朋友,而并没有认真地把我视为他的学生的。我认为这或许不是我的凭空忆想,比如,我如果隔了较长时间没有去看望他,一旦去了,相见之下,他会脱口而出:“喔。老兄您来了。”我之所以写下我的这种感觉,因为它可以充分说明,冯英老的为人…  相似文献   

16.
樟楠印象     
“别看我矮,我矮得匀称;别看我黑,我黑得透亮;别看我眼睛小,我小得聚光!”樟楠这样描述自己。 樟楠从中原大地来到戈壁军营,抑或说从懂事起,他的心里就贮藏了足够的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誓将今生赌明天!这种“狂妄”的自信,使他浑身是胆。特别是迷上新闻报道之后,他更觉得要想把新闻这碗饭吃得有滋有味。他带着那副貌不惊人的“尊容”,靠着这股敢闯敢干的“狂”劲,他硬是把“业余新闻报道”这碗饭吃得津津有味:下连队与战士谈心,他可以彻夜不眠,上访总部首长他毫不畏畏缩缩。特别是那一双“小得聚光”的眼睛,走到哪就把哪里的新闻“盯”得“浑身发抖”、“举手投降”。 在一次探家归队途中,列车上,女列车长胡佩琴  相似文献   

17.
新闻照片,当它的新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之后,它就成了“历史的见证”。因而,可以这样说,新闻摄影记者所肩负的不单单是“简单的记录影象”,他既是“历史的见证人”,他就应担负起“历史的使命”这一重任。角色的多重性要求他用相机真实地、形象地去理解社会、以及变化中的世界。要“清楚地”、“深刻地”去反映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用独特的形象语言将这些信息向公众传播。特别是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应该使这个独特的视觉语言──新闻照片的传播力度加大,改变公众喜好从文字上获得“新闻信息”的传统,使观众乐于把新闻照片…  相似文献   

18.
以前我都是用自叙的方式,从我个人的问题出发写作,社会的问题、读者的问题是次要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我可以更多地看到人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人的命运和这个社会的关联,觉得有可能脱离个体写作的樊篱,去思考一些更重大的问题.我不再仅仅把目标定在写内心的真实上,而更多地希望,我写出了外在的真实.这一点可以从这个小说的技术方式上看出来,这次我使用第三人称、外视角,写一个"他"的故事,而不是"我"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跨越     
一位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当被问到赛程中最困难的瞬间时,他回答:“掉进鞋里一粒沙子的时刻。“或许在那一刻他曾为解决让自己疼痛的沙子而烦恼,可能很想脱下鞋把沙子抖掉再跑.可马拉松是一旦停下就很难再继续的艰苦比赛。想做却不能,这样的心情就是他痛苦的原因。许多人将人生比喻成马拉松,因为它同百米冲刺不同,是一场漫长的竞赛。在这场竞赛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乡亲们,大家好! 我的老家是山东蓬莱,今天到这里来我很高兴,我感觉就像回到了家。从曾祖父、祖父、父亲到我四代在北京,山东那时候比较穷,到北京打工。我不管走到什么地方,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到了外国,问我是哪儿的人,我说是中国山东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