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们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更是一个人一生性格发育、精神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此时我们的学生能得到主流文化的熏陶和修养,能接收到源源不断的正能量,那么学生的精神世界便能得到经典文化的滋养。我们的学生在老师的有效引领下,在自主的阅读之中便会慢慢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学生的精神世界便会得到微妙而快乐的成长,营造出一份纯正的心性。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很熟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从学习的角度来讲,也就是说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单纯的知识更重要。前段时间我偶尔听到这样一句话“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在听到教师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讨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是学习最重要的直接动力。学生有了内在兴趣,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数学丰富的内容、巧妙的方法及其美的表现,无不蕴含着引人入胜的兴趣因素。因此教师要从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认识数学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崇尚数学思考的理性精神、欣赏数学美的韵味等方面,有目的地创设问题的情境,激起兴趣,使学生想学爱学。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作文或主题深刻,或内容新颖,或结构上别出心裁,或语言上独树一帜,或技巧上出神入化,是我们语文教师竭心尽力所追求的,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教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下面几种自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方家商榷。一、授之以渔1.调动学生的"储备"写作的实质,就是对自身"储备"的一种综合调动。"储备"人人都有,只不过是多寡、精粗有所不同罢了。学生的生  相似文献   

4.
常看到一些教师伏案批改作文的情景,甚至一些教师拎着沉重的作文本带回家去。他们认为只有在“静谧”中,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圈圈点点、修修补补、眉批总批。是呀,这种精雕细琢、呕心沥血令人钦佩,但会有多少学生在认真地思悟教师划在作文本上的红线、红字?学生一翻开作文本,首先快乐地大叫:“哈,我得优了。”接着看看教师说了些什么,然后提起笔改正教师改出来的错别字,然后交给教师说明他已圆满完成修改任务。而这也仅限于一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那些读书不是很自觉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改改错别字,应付检查。这种改法,收效有多少?一些教师认为…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小学毕业会考早已降下了帷幕,但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尴尬”却未因帷幕的落下而结束。今年的数学毕业会考试卷中第一道判断题是这样的:一个数(零除外)乘16,相当于把这个数缩小6倍。在复习的过程中,我有意回避这样的问题。理由是像这样的一些知识点如果用这样的形式来考查学生,也真是有点难为学生。因为仅局限于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这句话应该是对的。但如果学生认为这个数是负数,那么把这个数乘16,还相当于把这个数缩小6倍吗?显然是不对的。怎样来说服学生呢?我们总不能因为教材上暂时没有涉及,教师没有教过而否认学生的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学会学习。本文就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学法指导提出几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叶宝山 《快乐阅读》2012,(22):20-21
学习无捷径可走,但有规律方法可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知识,倒不如教给学生学习和探寻事物规律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因为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自己学习的能力,就能到达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相似文献   

8.
最近听了不少语文老师上的阅读教学课,发现有些老师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又不至于偏离教学目标,总是先给出几个现成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这种做法对宴施教学目标有一定好处,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质疑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是引领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我国传统教育理论中的经典,它可贵在认识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然而,用新课改理论来分析,它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理解显然有其不足。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知识,“授之以渔”强调“授”,实质也是教师主宰一切的灌注式,学生获得学习方法的方式被动单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按我们的观点,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①“授之以渔”使学生的主体性无从发挥,“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们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  相似文献   

10.
黄宝 《考试周刊》2013,(34):45-45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改变了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也要备学,这就是预习。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要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理科教学更应从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化学自学能力,首先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其次培养学生的观察,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的方法和步骤,并教给他们用几种方式读书。  相似文献   

12.
理科教学更应从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化学自学能力,首先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其次培养学生的观察,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的方法和步骤,并教给他们用几种方式读书。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专业术语多、知识点多,又直接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联系,很容易使学生如坠迷雾。为了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必须把学法指导作为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任务。本文对教学过程中的学法指导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只习惯讲解每个知识点和每道练习题;学生则习惯把老师讲解的内容记在笔记上,课后还要整理、背诵。教师不断提醒自己:要本着对学生、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讲得越细越好;学生则不断鼓励自己:要好好学、好好记。老师“一声叹息”:真累啊!学生“一声叹息”:真难啊!这种给了学生“鱼”,而不教捕鱼方法的教学方法,既辛苦了老师又累坏了学生,但教与学的效率却并不高。这是因为传统教学忽略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深深地体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做到这一点,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急剧增加,任何学校都不可能使学生学完他们终身所需的知识,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条件,营造宽松的自主学习氛围,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6.
传授方法给学生,他们更多的是去背熟这个方法而不是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知识应用能力较差。所以,笔者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只授渔而不授鱼,除了要教会学生方法外还要教他们如何使用这些方法,也就是“授之以渔亦要授之以鱼”。尤其是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授鱼与否是他们能否学好化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加强预习指导,激发学生好奇心。一个良好的习惯往往反映在一个学生的自学能力上.自学能力就是通过自己已经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独立钻研,自觉地去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学生不断向科学进军所必需的能力。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途径之一就是预习。我们历来重视课前的预习,每一课有预习笔记,预习就象是一部电影、一曲戏剧的序幕,一个大型舞蹈的前奏曲,使学生在本课正式教学之前,就产生强烈  相似文献   

18.
斗转星移,世界在不断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精神、思维的变化。现代的高中生,毫无疑问地在各个方面,特别是看待问题的方式,世界观、道德观、发展观等方面的改变,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式,才能做好教育他们成长、成才、成功的工作。作为一位高中的班主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应该教会学生去适应世界、改造世界,而不是为他们创造一个我理想的世界,应该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对学生关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本文拟就“教材运用”与“课堂教学”两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会学”的一点尝试与感受。 1 关于教材运用 1.1 例题小结与习题引伸 例1 高中《代数》上册第35~37页有如下三例:  相似文献   

20.
皮庆吉 《考试周刊》2010,(16):67-6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因此,在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阅读自主性的培养,积极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