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同时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从而激发了学生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有利于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生物学课堂教学活动化?我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通过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思大 《山东教育》2014,(Z6):74-75
谈到“活动”,人们普遍想到学科课堂以外,冠以“课外”前提。即使是生物课堂中的活动,为了赶进度,许多学校也多是延续到课外,学生自行开展,教学质量难以控制。其实,我们应该让生物课堂教学也“活动”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化,让学生用活动的方法学习,在活动中学,解放学生头脑、双手和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以学生主体的课堂。那么,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认为关键在于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3.
孙伟 《今日教育》2012,(3):68-68
实现生物课堂教学“动”起来的关键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活动化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基础。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使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仅靠单纯的聆听音乐作品是不够的 ,必须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设计多种音乐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在“动”中参与音乐、感知音乐、体验音乐、鉴赏音乐。通过学生的“动”———动口、动脑、动手 ,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 ,理解音乐 ,从而获得审美满足 ,得到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心理课实施中常见的“知行不一”“动而无获”“课堂无心理味”等现象,提出了“意动—情动—行动”的心理课设计与实施模式(简称“三动”模式)。“意动”: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情动”:唤起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行动”:即时演练与反馈,使学生一课一得。该模式在多所中学的心理课堂上进行推广和实践,提升了心理课堂的活力与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中全新的内容,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1.落实一个“动”字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在“动”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激励学生爱“动”,启发学生会“动”。例如,让学生设计铺地面。活动前,我根据学生情况把全班同学分为6人一组,每组准备好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课堂中经常会有一些具体的活动,教师力求让学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如果片面强调活动要活跃和热闹,却忽视学生的收获与发展,忽视活动的目的性、有效性、层次性,这样的活动就是低效的。如何让活动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所谓“活动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例,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活动方案。“活动单”重在“活动”,“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通过学生的“动”使课堂“活”起来,并让学生在活动中求得真知。  相似文献   

10.
谢芳 《新课程研究》2010,(1):156-157
所谓“活动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例,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活动方案。“活动单”重在“活动”,“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通过学生的“动”使课堂“活”起来,并让学生在活动中求得真知。  相似文献   

11.
1 体现学生的“实践与自主”是上好数学活动课的精髓 在活动课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指导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尊重学生新颖的思维方式,关键是要做到给学生较多的自由,让他们自主、独立地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九年级上册“生日相同的概率”时,笔者设计了一节活动课,首先讲清楚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教学过程正应当注重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成为教学主流,真正让学生在学中“动”,在“动”中学,已成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已推广多年,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做法仍是盘根错节,藕断丝连。语文教学课堂内“满堂灌”、“讲风”依然存在,要想提高学生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孩子们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静”的课堂“动”起来,使“死”的课堂“活”起来,让他们在动中学,在乐中学。  相似文献   

14.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为了让学生在“动”中学,存“乐”中学,教师每节课都设计了相关的活动。学生唱唱跳跳,做做演演,还有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的辅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让学生“动”起来,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动”是研究性学习最大的特点,研究性学习应该将“动”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组织实施的全过程。通过学生主动“活动”,自主地参与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来,让学生在“动”中感悟,通过“动”去实践、去探索、去质疑、去发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中生物活动教学研究,让学生用"动"的方法学习,在"动"中学,不仅可以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思维、空间,而且可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的课堂,从而,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使学生动脑、动嘴、动手相结合,课堂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并在活动中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课堂“动”、“静”的梳理与分析,明确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等内在的“动”态才是十分关键和至关重要的。“内外兼静”、“内静外动”的教学状态应予以扬弃;“而内外兼动”和“内动外静”的课堂教学状态与境界则是应予以提倡和肯定。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涌现出很多的教学新理念,其中“三动”课堂是较为热点的新教学理念,符合素质教育。 “三动”课堂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全感皆动、全程跃动和全员互动三个步骤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因此,教师应当在中学数学课堂内通过科学的方法创造“三动”课堂,充分带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喜欢怎样的数学课,去努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要认真钻研教材和组织教材,力争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用巧妙的课堂教学安排去唤醒学生,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始于动作。”他主张课堂教学要变“坐中学”为“做中学”。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动眼、动口和动脑的活动,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产生兴趣,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