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晶 《文教资料》2009,(11):109-111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包含众多美的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体会、抽象概念,以及鲜活的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知识传授与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如此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又能教会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获得美的享受,同时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个性,培养学生建构完善的语文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2.
<正>音乐审美能力是一种对美的认识和发现的能力,它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体验、接受与创造、意识与无意识的综合统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普通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人格培育、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音乐教学的改革思考,应以"情"和"美"的视角契入,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把审美教育寓于其中,利用文学作品蕴含的美育因素诱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一、在品析课文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符合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然而,  相似文献   

4.
张明 《甘肃教育》2014,(18):102-102
正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没有与美无关的。"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审美教育,加强审美渗透,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就应该通过中学语文教学直接教授给学生一种审美意识,努力让学生树立起一个健康、崇高的审美观。一、教师形象和人格完美结合的魅力,会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德国著名数学家魏尔说:"我的工作总是把美和真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但是当我必须两者择一时,方才  相似文献   

5.
一位教育家曾指出:“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德国著名诗人席勒也曾说过:“若要把感情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变成审美的人。”可见,审美是人本身的需要。学生爱美、求美之心非常强烈,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审美对象中择取审美表象,并与联想与想象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新的审美意象,使学生在美的教育中受到美的熏陶、感染.产生审美的情趣,激发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莫素鸾 《教育艺术》2008,(12):47-49
高尚的审美情趣是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高雅的审美情趣要靠有效的美育来培养。语文学科具有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课堂中的气氛与美育融入一体。做到和谐统一。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我认为一要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做美的发现者;二要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提高识别美丑的能力;三要培养审美想象能力,给审美插上翅膀;四要诱发审美的情感,学会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音乐的本质是审美,音乐最根本的价值是审美价值,所以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歌曲教学(演唱)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把歌唱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在"音乐感受与鉴赏"中感受美,在"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中领悟美,在歌唱的过程中体验美,在"音乐创造"过程中表现美.让学生在美好的感觉中唱出优美的心声,提高歌唱艺术水平.通过教学,学生的合唱,重唱水平大大提升,学生的总体音乐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不同与"艺术教育".审美教育可以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审美教育可以恢复人性完整,构建和谐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从而达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理性观念与艺术精神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网络文化给艺术教育带来了最新最有力的革命,网络文化的兴起,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显示了现代科技的魅力,促使校园里的学生们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  相似文献   

9.
李爱菱 《教师》2011,(32):98-99
政治课的审美教学是指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对学生来说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师生共同创造美、欣赏美的审美过程,将师生关系转化为师与生、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的审美关系的教学方法。政治课的审美教学可以以美感人、以美激趣、以美启真、以美育德,使学生因美生情、因美向善、因美求真,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陶冶高尚美德品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要求,是"真""善""美",并使之统一在一个系统之中。将真善美在道德领域统一起来,追求审美尺度和伦理尺度的和谐统一,塑造道德——审美的人性结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追求的中心价值和终极价值,把审美教育融入思修课,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当的审美化设计,目的是使学生道德体验升华为审美体验,以审美体验提升主体尊德乐义的乐道精神,培养学生求真向善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1.
从学生生命的本真存在这一视域出发,建构课堂审美文化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理想追求。美,以和谐的感性形式肯定和确证人的自由精神从而引起人的情感愉悦,美即自由和谐。课堂审美文化中的自由与和谐分为三种:一是学生的主体自由,集中表现为"智慧";二是师生主体间性的互动自由,其核心在于"对话";三是学生的个性自由,是学生返观自身时与自我镜像之间的和谐,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愉悦"。由此就演绎出了课堂审美文化内涵的三个维度和要义:智慧、对话、愉悦。  相似文献   

12.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得以和谐发展。"把审美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优良情操,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有利于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试结合中学语文文本实际,从发现自然之美、寻求生活之美、感受意境之美、挖掘意蕴之美、领悟情感之美、剖析形象之美、品味语言之美、理出结构之美等八个方面对如何进行审美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审美感知力,是指经由感觉器官进达心理活动而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的能力。审美感知力具有整体性、非功利性和表情性。在文学鉴赏中,要注重审美感知力的培养。教师要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使学生具有"绘画的眼睛"、"音乐的耳朵";发挥多媒体优势,加强形象化教学,增强审美感知的直觉性;提倡吟诵,培养语感,增强审美感知的整体性;引导学生体验客观世界,感受生命律动,提高审美感知的敏锐性。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课作为社会文化再生、延续和创造的一种实践活动,也应该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目标。“美”体现在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美的规律,按照学生的审美要求进行,以审美立美为手段,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让思想政治课具有审美性,既是教学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过去,思想政治课教学对美的追求和利用很不自觉,教学内容抽象枯燥,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市"15/20/10"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全方位推行,高中音乐教学改革也蒸蒸日上。广大一线教师认真学习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锐意进取,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让学生在鉴赏悦耳的歌曲声中触景生情,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音乐的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笔者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在平时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一、创设愉悦氛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展示学生的能力和才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学语文教学可以从发现自然美、寻求生活美、感受意境美、挖掘意蕴美、领悟情感美、剖析形象美、品味语言美、揭示结构美等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基教纲要中指出:"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在"五育"中,美育能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发展学生良好的品行,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应把美育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当积极开展"立美导学,以美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仔细研读教材挖掘其中的审美元素,精心探索导学过程、策略的审美性,实现体育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最佳结合。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审美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鉴赏能力是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语文能力,近年来高考都很青睐她。高考古诗词测试的重点,是借试题来考测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感悟能力。所以,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领悟能力,已成为众多教师寻求语文突破的一个切入点。具体说,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强化:①感受诗人的情感美;②捕捉作品的哲理美;③领悟诗词的技巧美。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所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能力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深层次内涵,那就是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如果不注重阅读与审美的有机融合,阅读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审美之间架起桥梁,让二者有机融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美、鉴赏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