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质的溶解性是初中科学教育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按《自然科学》第三册第一章第4节"物质溶解性"的呈现方式,以知识性概念为主线,课程反复强调蔗糖和松香粉在水和无水酒精中的溶解情况是不同的,教师一般通过实验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
新编高中课本(五年制和六年制)《化学》第一册附录《碱、酸和盐的溶解性表》(以下简称“溶解性表”)中把MgS、BaS和CaS的溶解性分别由原来的“溶”与“微溶’改为“一’。“一”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水就分解。这样一来《溶解性表》共有Fe_2S_3、Al_2S_3、Cr_2_3、MgS、CaS和BaS六种金属氧化物均标为“一’。如何理解这种变更呢?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册,本节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对物质的溶解性建立初步的认识。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泡过糖水吗?泡糖水有许多奥秘呢!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则关于泡糖水的故事:(播放动画)小花熊和小伙伴在森林里玩累了,满头大汗地跑回家,一进门就喊:“妈妈,妈妈,我要喝糖水!”熊妈妈:“好,妈妈倒给你喝。”熊妈妈将一个玻璃杯放在桌上,向玻璃杯中倒水,然后向其中加一勺糖,搅拌 糖全部溶解。小花熊喝了一口说:“不甜,不…  相似文献   

4.
《物质的构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册。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性1.苯酚在水中的溶解性表述不一文献名对苯酚的溶解性表述《高中化学》第二册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顾翼东主编《化学词典》491页( 1989年版) 在室温下稍溶于水。王箴编《化工辞典》3 6页( 2 0 0 2年第四版) 室温时稍溶于水。B .N .库茨涅佐夫著《化学试剂与制剂》手册64 9页在10 0g水中15℃时的溶解度为8.2 g。齐齐巴宾著《有机化学基本原理》2 84页在水中的溶解度达8%。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上册2 94页苯酚微溶于水,2 5℃时溶解度为8g。《高中化学教学参考》甲种本第三册2 5 3页往水中加入少量苯酚,…  相似文献   

6.
小议《碳酸盐与碳酸氢盐溶解性对比》实验四川苍溪中学(628400)敖平《化学教学》93年第2期刊登的《碳酸盐与碳酸氢盐溶解性对比》实验,其实验操作、现象、反应原理是无可非议的。但实验目的之一──证明在相同条件下,NaHCOs比Na。COs的溶解度小,...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溶液》一章理论性较强,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有困难,所以要借助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但其中与物质溶解性相关的实验较难设计;即使是实际教学中使用的实验,有的现象也很不明显。为此,笔者设计了三个相关实验来解决初中教学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加选修)介绍这一实验操作中,确定小球平抛运动中的位置的方法值得我们商榷.在高中《物理》第三册(选修)(1997年版)是这样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的出发点是物质的客观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位的,本章立足点是物质的多彩性、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确定的内容及要求编写的。本册教材的教学要贯彻和体现《标准》针对第一学段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即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的变化及当地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造性地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化学》全一册第4页中有这样一段话:“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点、沸点、硬度、比重、溶解性等,叫做物理性质。”对其中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这一点,我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知道,物质的溶解性必须通过物质的溶解过程才能表示出来,而溶解过程通常同时有两种过程: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是物理过程。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作用化合生成溶剂水合分子(或溶剂水合离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方向东 《化学教学》2000,(8):30-32,44
1 本节教材背景本节教材是高二上学期第三章《铁》中的第一节 ,在此以前 ,我们已经学习了钠、镁、铝等典型的金属元素和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2 教学对象现状分析(1 )学生在学习《碱金属》和《镁铝》二章时已初步掌握了主族金属元素的性质 ,但对过渡元素还很陌生 ,对次外层电子未达饱和的金属元素的性质缺乏了解。(2 )经过一个学年的高中学习 ,加之是重点中学的学生 ,素质较高 ,有学好化学的愿望 ,愿意动手实验 ,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 ,在课堂上较好地完成一些实验操作 ,并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现象分析能力 ,但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思…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对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第一学段“提倡算法多样化”;第二学段“鼓励算法的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部分教师在领会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出现了一些模糊认识,走入了误区,当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14.
张忠碧  明疑 《化学教学》2000,(11):31-34
课型 :复习课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将《烃的衍生物》这一章的实验系统地、有机地联系起来 ,并进一步扩展、深入。2 .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 ,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学过程[引入 ]化学的基础是实验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对《烃的衍生物》这一章重要的典型实验进行归纳总结。[显示 ]《烃的衍生物》实验复习[引导 ]我们来共同回忆一下主要有哪些实验。[显示 ]乙醇 :消去反应、氧化反应、与金属钠反应苯酚 :溶解性、取代反应、显色反应、缩聚反应醛 :氧化反应羧酸 :酯化反应[衔接过渡 ]物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丁军 《化学教与学》2010,(11):64-64,67
沪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在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中描述微粒之间有空隙时,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两支相同大的医用注射器,  相似文献   

16.
姜峰 《生物学教学》2001,26(3):33-34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三年制第一册(上),第四章第三节“光合作用”一节中,教科书对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及原料之一(二氧化碳),分别用实验依次进行了验证,唯独缺少验证光合作用需要水分的实验。现介绍一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生物组织中某些化合物的分析”实验,是上海高中《生命科学》(试验本)高一第一学期教材中的第一个实验。学生对高中生命科学课程的内容、实验方法和过程还很陌生,因此怎样设计本课例,使其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在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又能使学生在实验方法和技能上得到训练,这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实施指导意见》建议,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高一数学教学将普遍开设必修模块5和模块2,为积极稳妥地开展新课程实验,科学地把握新课程教学,现对《浙江省高中数学必修第2册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立体几何"作一解读与释疑.1 教学要求与若干变化解读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相似文献   

19.
李晓明 《吉林教育》2004,(11):13-14
2001年7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课标》)和2003年1月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课标》)两部语文课程标准,揭开了新世纪语文教育改革的序幕。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教学的指南,也是检查和评价教材编写质量和评  相似文献   

20.
从《大纲》(《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2版,以下引自《大纲》者皆同此本,不另加注)到《新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下文凡引该书皆同此本,不再出注),对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