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年岁岁都出书,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匆匆地从90年代初流到20世纪末,驻足追忆自己这些年的出书日子,深感不可同“年”而语,最大一点变化莫过是编辑观的转变。昔日被推崇极致的“为人作嫁”的编辑守则和以案头操作为主的就稿编书的编辑工作已不能代表现代编辑的特征。现代编辑并非仅仅是一种技术性的劳动,“编辑人”也非“编书匠”,而是化传播的直接参与和创造——做书人。他们比任何时候更重视社会化构建,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放大却辐射出版的社会功能,学会运用经济观念来从事出版化事业.即知道如何“将合适作的合适书稿在合适的时间带到合适的市场”(德国出版界流行名言)。  相似文献   

2.
(一) 如何保证出书质量,提高出书质量,是我们编辑和所有从事出版工作的同志永恒的议题。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我们上海,在全国,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出书质量上也不时出现一些令人不能满意的问题。如何防止和解决这些问题,争取出版工作新的繁荣,看来还得首先从端正业务思想入手。我认为须要牢固树立一个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正确处理两个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组稿工作和案头编辑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论自费出书与协作出书自费出书与协作出书是怎么回事?与卖书号有何不同? 这类问题我好象过去从未接触过,因而1985年4月在四川省峨眉山第二届全国出版研究年会上听到这一系列问题时,颇为茫然。后经请教行家,再回忆一番,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早年也搞过自费出书。那是1939年春天的事。我利用当时在广西全州(县)的国民党步兵学校迫击炮训练班学习三个月的伙食津贴,由衡阳岳南印刷局代印了一本小诗集《漂泊之歌》,共500册,每册定价0.12元,出书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五月”,曾在街阳、衡山、湘潭一带出售过。当时在桂林的陈原同志还曾在《救亡日报》上  相似文献   

4.
一、编辑业务外包的含义将部分编辑业务交由社会力量承担处理,这种做法即称为“编辑业务外包”。随着印刷、装订、发行、仓储、物流、录入排版、美术装帧设计等业务外包的不断社会化以及出版文化工作室的不断涌现,出版产业的社会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尝试编辑业务外包也就成了一种自然的选择。实行编辑加工业务外包做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编辑业务的不断增大。有些大出版社的出书规模不断扩大,编辑加工业务量空前庞大。有的大型出版社的一个事业部一年的出书计划就达到了100-200种,相当于过去一个出版社的年度出书量,但事业部的…  相似文献   

5.
1997年我写过一篇短文《也谈“两种编辑”》,就编辑学研究中的“两种编辑”观点谈了些粗浅意见;相对于所涉问题的重要性和广泛性,拙文所谈疏漏是颇多的。随着有关研究的继续进展,以及重要工具书《辞海》“编辑”条1999年版的最新修改,拙文就更是相形见绌了。为此写了这篇“再谈”,续抒管见,希望能有助于进一步共同探讨“两种编辑”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6.
出书周期长,错别字太多,是当前书刊出版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出版工作》上开展“编校合一”的讨论,我认为十分有益。编辑和校对,是完善书刊编辑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整体,自古以来都是不分家的。在古代,编辑称“编纂”或“编修”,校对称“校雠”或“校勘”。前者职责为收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原冀鲁豫军区的一位老战友来看我,开头就问我离休前是什么职务,我说当编辑(因为离休前的副主编江没有正式下命令)。他忽地一怔说:“啊!怎么了,咱在冀鲁豫时你就是编辑,一直到现在未动呀!?”我说:“是啊,当编辑已经几十年了。”“你真有瘾,要我早不干了!”反过来他又说:“像你这样四五十年职务一直未动,一个劲地当编辑的,恐怕全国新闻战线也少有。”说到“瘾”,那真算是靠“瘾”,使我爱上了编辑工作这一行。如果再具体点说,这一行,就是“民兵”──民兵的宣传报道工作。的确,参加革命工作50多年来,我除做过…  相似文献   

8.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走上了新闻报道工作这条路。2001年5月的一天,我还在连队当副指导员。突然接到团政治处主任的电话。让我到团部去一下。原来,前卫报社的一位编辑来团里采访。因我平时偶尔发表几个“豆腐块”,故给我个机会当面向编辑请教。我不失时机地拿出刚采写的两篇稿子送去.不成想编辑看后说了旬:“你如搞新闻,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9.
这些年,听了许多对于编辑的非议。无非是正常渠道梗塞,要靠关系出书、登稿,出一本书比登天还难,等等。我出了9本书,一些朋友误会我在出版社有“过硬”的关系。我回答:“落魄20几年,早年熟人都断了来往。这几年发表的作品全靠正常渠道,责任编辑没有一个相熟的。不认识更好,彼此不带偏见,完全看作品取舍。信不信由你。”不正之风玷污了清净的文坛,一些编辑确实利用文权搞交易,但毕竟是少数。为了报刊和出版社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20余年的军旅生涯,我从一名连队战士报道员,到团、师、军新闻干事,再到《解放军报》的记、编辑。回顾这条虽不辉煌却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成长之路,我有一条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越是同行、越是同吃一锅饭、同揭一杆旗的“自家人”,越需要加强沟通和理解。否则,就越容易出现“一家人常说两家话”、“最陌生的人是自己人”这样的滑稽和尴尬。2001年元宵节刚过,《解放军报》年度记会在北京召开了。作为一个记的凳子尚有余温、编辑的椅子还没有坐热的“老”记、新编辑,我发现不管是会上还是会下,编辑、记之间,最热切的渴望、最迫切的期盼,是希望彼此能够有更多的沟通、更深的理解。联想起平日里经常听到有的作抱怨“真不知道编辑是怎么想的”,而编辑又常常感叹一些作“说了那么多还是没领会我们的意图”这样的“残酷现实”。我更加感觉到通过《军事记》这个桥梁,加强记与通讯员队伍沟通理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我谈了上述感想并提出上述建议时,《军事记》的领导和编辑们非常重视,当即决定推出《编辑心语》这个小栏目,并厚爱加错爱地让我来先开几炮。面对记、通讯员队伍中的如林好手,面对编辑阵容中的方家硕儒,我战战兢兢地接下了这“烫手的山芋”……唉,不多罗嗦了,反正是聊天,聊得大伙觉得中听,我就多聊它几回。如若大家听得乏味,不妨直吹“口哨”,我会赶紧闭嘴,另请高明。  相似文献   

11.
“编辑”概念的再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刊1991年第2期上,我写了一篇短文《“编辑”辞义辨析》,出乎意料地收到北京、石家庄等地的来信,表示赞赏。可见《编辑学刊》的影响很广,与我持相同见解的也大有人在。最近,又看到本刊1991年第4期上刘光裕同志《再论何谓编辑》(以下简称》《再论》)一文,尽管刘先生的观点与我相左,但他说:“《辨析》虽属批评我的文字,然而都是为了繁荣编  相似文献   

12.
群生活     
这天深夜,我的博客上出现了一条留言:“嗨!还记得……”不等看完,我已大惊失色。远隔干山万水,失散多年的师弟刘一苇竟突然登临我家门。到底不再是昔日的冒失少年,师弟的口气虽然惊喜交集,未了仍不忘详详细细地留下了联系方式。我当即加了他的QQ,再发一条短信过去,两分钟后,QQ上的头像急切地跳动起来。真让人难以置信,一场重逢不只相隔了关山万里,同时穿越了十几年的岁月风尘。  相似文献   

13.
一月十日,上海市出版局党委邀请老编辑赵家璧、徐铸成、祝百英、杨荫深、陈伯吹、何公超、顾济之、胡道静、金性尧、贺友直、任以奇等十余人,征询对今年出书工作意见。老编辑们谈到: 一,出书要有雄心壮志。解放前的《万有文库》,日本的《岩波文库》,社会上有影响。我们也应该搞《文库》。粉碎了“四人帮”,拨乱反正,安定团结,同心同德奔四化,也到搞《文库》的时候了。零零碎碎地出书,不如配套成龙影响大。在质量上也要有雄  相似文献   

14.
古今中外有抱负的出版家,都不满足于零零碎碎地出书,总是努力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系列化的读物,尤其重视出版各种门类的丛书。最近几年,我国很多出版社都在出丛书,有些出版社,还同时在编辑、出版十几套、几十套丛书。但是真正成套的并不多,不少丛书还只是停留在长远的选题计划上成丛,而在短期出书计划中并不成丛。有的丛书如照现在的出书速度,恐怕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出齐。例如有一家出版社编辑的“文艺知识丛书”,计划里共有200  相似文献   

15.
如今,专栏结集出书是图书出版的常见现象,也是编辑组稿的一条捷径。不过,专栏有人气而出书遇冷落的情况也常有,即便是名家的结集、名专栏的结集,也存在由"专栏"向"图书"转化的问题,毕竟,文章一篇篇分开读,和放在一本书里一起读,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实际上也是编辑的一种"二度创作",我编辑的第一套书"纯棉时代.感动书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套书是为专栏女作家  相似文献   

16.
“为他人作嫁衣裳”,编辑这么说,是对自己的职业本分的漠视。编辑做好了,是给自己作嫁衣裳,没有这本事,尽不了这本事,编辑还有什么存在的理由!编辑的主体作用,表现在选题立项、稿件组织、编辑加工等几个方面。当不仅仅以选择为责任的时候,编辑的职业劳动才能真正体现出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细想想,“卖书难"是不是恰因为“出书容易”的缘故?如果出书不容易,卖书会不会不那么难?编辑与发行,是出版营销的两翼。我们应当补上发行销售这一课。但补上这一课,决不能以荒废了另外一门重要的课为代价。  相似文献   

17.
编辑与读书     
记者的基本功有两条:观察与思考。记者如此,那么编辑呢?我认为编辑的基本功也是两条:读书与思考。 这里,我先把编辑分为四类。 第一类编辑,可称为文字型编辑,亦可喻为理发师。再乱蓬蓬的“文章”,一经理发师修饰,那真叫出门尽是弹冠客,世上应无骚首人。为文章增色,仿佛画家  相似文献   

18.
数九寒天 ,雪越下越大。来到银装素裹的城市街头 ,望飞雪满天舞 ,我打着寒噤发现 ,都市的“风景”不惟是宝马香车的“暖流” ,那冻得“唏哈哎呀”一族 ,正在局促地奔忙赶路 ,或在公共汽车站牌下搓手跺脚的人群 ,断然不像是去某茶艺馆“围炉品茶”的样子。观照他们的瑟瑟身影 ,我竟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想约请媒体有关“情感故事”、“心灵对话”、“隐私披露”版面编辑———“采访人” ,出来谈谈 ,看看媒体应关注的“目标人群”的真实“冻人的画面”。话说“约谈” :不知从何时起 ,也许是从靠披露他 /她人“隐私”的那个女编辑出书成名时开始…  相似文献   

19.
如今,专栏结集出书是图书出版的常见现象,也是编辑组稿的一条捷径.不过,专栏有人气而出书遇冷落的情况也常有,即便是名家的结集、名专栏的结集,也存在由"专栏"向"图书"转化的问题,毕竟,文章一篇篇分开读,和放在一本书里一起读,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实际上也是编辑的一种 "二度创作",我编辑的第一套书"纯棉时代·感动书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套书是为专栏女作家赵婕的随笔集量身打造的,下面说说我这次"二度创作"的全过程,以飨编辑同仁.  相似文献   

20.
编风小议     
写作品要发表,出书要销售,够格与否,能不能面世,把关者何许人也?编辑。他们的“位子”至关重要,对作品有生杀之权。 作为一个报刊的编辑,对稿子是择优录用呢,还是论“门子”讲人情呢?用通俗的话说,是“认”稿呢还是“认”人呢?两种思想境界,两种职业道德,泾渭分明。我十分敬佩那些“认稿不认人”的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