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之初,目的是推动现代教育的改革及建立科学的教育。而“科学性”正是通过学科研究方法的成熟与否、方法论体系的完整与否来进行判断的,这也是一个学科成熟与发展的重要表征。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及方法论发展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认为其主要分为借鉴与移植、反思与创新两个阶段。同时,聚焦当前中国学界在比较教育研究方法领域关注的问题,将其归纳为两大问题:研究方法的选择及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3.
从书斋到田野——谈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前 ,关于教育研究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本文在解说范式的概念及其内容和概述教育研究范式的种类的基础上 ,针对当前我国教育研究的弊病 ,提出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 ,并指出了人类学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可能带来的若干助益。  相似文献   

4.
在批判地分析比较教育研究中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积极与消极特征[1]以及参照其它比较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比较教育学研究范式,对该范式之基本观点及其对于跨文化教育所能作出的贡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深度教研是深度学习得以发生的前提,以“单元视角下的比较研究”为支架,围绕特定学习主题,将课前、课中和课后作为时间线,从内容解读、学情分析、路径设计、课堂实施和评价反馈五个方面开展深度对比,使教师能够全面式、全员式、卷入式地进行教学研究。通过持续性的教研主题,研究从一节课到一类课的内容关联,实现从模糊区到学习区的思维进阶,从关键点到关联网的资源构建,以发挥教研活动的深度价值。  相似文献   

6.
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30年来我国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历程加以梳理,重点探讨了教育学与人类学学科跨学科、交叉研究的中国经验,并结合在我国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发展中所应关注的议题加以深层探讨。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19,(1):35-41
家乡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特色领域,一直以来,有关家乡人类学研究的争论褒贬不一。本文以巴战龙的家乡人类学著作《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为例,从主客位方法视角和情感对研究的影响两方面,对家乡人类学经常遭受质疑的"价值中立"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对这一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9.
受国家主义和文化中心主义等影响,比较教育学长期以来忽视少数民族教育研究。比较教育学加强民族教育研究,二者共同的学术理念使之在理论上可能性较大,因而其结果能够促进比较教育学在理论基础(多元文化教育观)、方法论(教育民族志)等方面得到切实发展,将会对中国的民族教育、整个教育事业和国家大局的和谐发展产生重大的实践效益,并使该学科在日益重视民族问题的新世纪获得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闻一多和葛兰言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时都涉及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但是两位学者并未依附于某种既有理论,而是以文化人类学为研究视角,反思中西话语对文明与野蛮的建构。闻一多对中国"神话与诗"的主位阐释与作为"他者"的葛兰言对"中国文明"研究存在诸多相通之处,然而前者的民族自我表述常陷入现代性和民族性的矛盾之中,这一特质在与西方学者的比较中更易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1.
对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展开讨论有利于比较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理论的建设,促使比较教育学学科方法论走向成熟。文章从比较教育学的史前期、奠基期、形成期、发展及繁荣期的研究方法的应用与演进进行探讨,从而得到启示为比较教育学的学科研究方法理论的建设略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比较史学是史学研究发展的新趋势。作为史学研究的一专门领域——教育史,应充分吸收史学母体学科所提供的理论养料,借鉴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把比较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和教育史研究相结合,遵循其基本原则,对提高教育史研究水平、扩展教育史研究领域、提升教育史学科的学术地位等方面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词源学、哲学、学科和方法等维度去认识"比较",认为教育的比较研究是依据一定的参照点或框架,遵循基本法则,展开对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育事物进行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是具有确证身份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在遵照教育的比较研究的共性下,对民族国家边界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国家的教育进行跨国性、跨文化性、跨学科性的学科逻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基于比较视野的远程教育文化研究是比较远程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开展远程教育文化比较研究需要考虑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比较单位、比较内容、比较形式、研究步骤、研究挑战等方面问题。围绕这些方面,本文对研究框架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和构想。  相似文献   

15.
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是在批判传统研究范式的同时产生新的研究范式,包括历史主义的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质性研究范式和多元研究范式。探讨这些研究范式的不断批判和超越,目的是改变比较教育研究者单一的线性思维方式,提倡批判的、综合的研究范式思维,使比较教育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化,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任何教育现象都是表层的教育活动与深层的文化底蕴的统一体,比较教育研究是文化互动、文化对流、文化较量的重要场域。比较教育研究者承负着守护文化、发展文化、提升文化的艰巨使命。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作为民族国家的文化代表,研究主体必须时刻惦记着自己的文化身份,认真履行增强本民族文化生命力、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维护民族文化安全性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7.
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及其走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比较教育的研究历程中,产生了历史主义、民族主义、实证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等几种主要的研究范式.随着社会发展和研究议题的变化、方法论和方法体系的丰富、研究视野的扩展,比较教育研究范式也发生相应的转换.在新世纪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主义研究范式正逐步发展成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国别教育比较研究是比较教育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划分国别教育比较研究的类型对促进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比较"概念的理解和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学说,可将国别教育比较研究的类型划分为单一民族国家教育比较研究、国别间教育比较研究、国际教育比较研究、发展教育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化全球化是指随着世界范围内人们交往的不断扩大而导致的一种各种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改变的社会现象。文化全球化是当代比较教育研究所面临的基本生存境遇,自觉参与、应对文化全球化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文化全球化与比较教育研究相互需要、相互依存,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关联。当代比较教育研究的历史使命是在文化的吸纳性与辐射性、体与用、包容与创新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20.
论质的研究方法在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质的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国际范围内比较教育研究的主流方法,而我国的比较教育研究仍以文献研究为主,在方法论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将质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我国的比较教育研究,将会使比较教育研究呈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