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买手机     
在女儿即将去延安中学读书的2000年暑假,尽管当时的《文汇报》在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分别在《社会生活》和《大家谈》栏目发表了《攀比:小学生买拷机中学生购手机——这种现象当引起教师、家长重视》及《中小学生买拷机手机正常吗?——教师:要加以引导;家长:会影响学习;学  相似文献   

2.
<正>如今,我们大多数家长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要什么买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对孩子的要求从来都不拒绝,不管是有理还是无理,有时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给孩子。这可不是件好事,对待孩子,我们家长要学会拒绝,拒绝有时也是一种关爱。讲三件我和女儿之间的故事。故事1:这是女儿苏苏刚上学时发生的事,那年她6岁,有一次,我去学校接她,女儿出了门看到许多小朋友在买吃的,于是女儿就缠着让我也给买,我很生气,因为平日里女儿是不买零食的,并且要买的零食家里还有,就没有答应女儿的要求。于是,女儿越闹越凶,碍于面子,  相似文献   

3.
我和女儿原来是《读者》的忠实读者,基本上期期都买。几个月前一次去书屋时,竟然发现了《小读者》,我只是那么简单一翻,就决定将《读者》和《小读者》一起牵手回家。回到家,我捧《读者》,女儿捧《小读者》,然后交换。合上书,我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小读者》更适合女儿,也更适合我这个年龄的家长。因为,对于女儿这个年龄的教育,说实话,有时往往找不到切入点,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关注些什么。而《小读者》的出现,一下拉近了与女儿的距离,促使我和女儿更亲近了,对于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小读者》是一本帮助父母辅导孩子、教育孩子的优…  相似文献   

4.
周礼 《家长》2011,(12):1-1
周末,我带女儿去书店买书。原计划让女儿买一些智力开发、绘画、故事类的图书,因此一进书店,我就带着女儿径直朝儿童文艺区走去。我为女儿选了《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可女儿均摇头表示不喜欢,我便索性让她自己选。  相似文献   

5.
《小读者》2010,(1):71-71
我很注重女儿精神世界的培养.从一年级时就开始给女儿订《小读者》,每月初只要《小渎者》一到,她就半天不去玩,先一口气把它看完。我也感谢《小读者》的家长增刊,它给我许多启迪,拉近了我和女儿之间的距离.有了很多共同语言。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教师》:您是怎么看待学生携带手机到学校这个问题呢?王晓青:我个人不提倡、也不反对学生携带手机到学校。我觉得学生是否可以携带手机到学校取决于他的自制力,这一点不难理解,我就不展开说了。其次要看家长跟孩  相似文献   

7.
幽默     
《教师博览》2014,(1):34-34
<正>作文评语作文簿发下后,老师在文末批曰:"请看《出师表》最后一句。"我想到自己的文章竟可与诸葛亮相比,真是得意极了,赶快去查看。原来是"不知所云"。生物钟一小学老师找家长谈话,很委婉地说:"您女儿很有时间观念,有了您女儿,我上课连手表都不用看,看她的状态就可  相似文献   

8.
华凯 《湖南教育》2007,(4):37-37
女儿在放学路上捡到五元钱,要我带她去买铅笔盒.我想,反正找不到失主了,买就买吧,于是就带女儿上街,用那五元钱买了一个铅笔盒. 此后,一有人到我家,女儿就拿那个铅笔盒出来向人炫耀,说是用她捡到的钱买的.  相似文献   

9.
春天到了,大街上又响起“卖小鸡儿啰”的吆喝声.读二年级的女儿早晨上学前跟我提了个要求:爸爸,买两只小鸡喂养吧?看着孩子恳切的表情,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可是每当下班时,卖小鸡的就走了,天天如此.好几次跑到市场上去买,都是空手而归.我如实跟女儿解释,女儿倒是能理解,但提出了新的愿望:买一只鸽子喂养吧.  相似文献   

10.
很久以前,我期望自己遇上这样一个男孩;而现在,我期望女儿遇上这样一个男孩。女儿为什么想织一条围巾?秋天来了,上高一的女儿刚放学回家,就拉我去市场买毛线。我诧异地问她:"你买毛线要织什么吗?"  相似文献   

11.
女儿懂事了,我恨不得每时每刻都能看到她的笑脸。我给她买吃的,买玩的、用的,就希望能“买”到她的一张笑脸。但女儿总是不高兴的时候多。为此,我异常烦恼。办公室的一位大姐听了,对我说:“你要给女儿买礼物啊!”我说:“买了啊。星期天,我带她去一买就是一大堆。她可高  相似文献   

12.
《小读者》2005,(10)
甘肃白银市西区经六路北段有一位叫杨惠琴的家长动情地来信说: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小读者》,阅读后很快就喜欢上它。在我们影响之下,我聪明的女儿高雅欣也对《小读者》爱不释手了。我们母女俩还都成了宣传推荐《小读者》的义务宣传员。辽宁营口的一位叫莫亚莉的家长来信说:我是《小读者》的一位大读者,女儿对《小读者》也爱不释手,我有十几年教龄、现在从事司法宣传的我,要为贵刊做点有益的事:一是我要同女儿一道向更多的家长孩子宣传推荐《小读者》,二是要向贵刊多摘荐一些好作品。内蒙古临河市五完小五(5)班路晶晶来信说:当我的画信在…  相似文献   

13.
朱绍志 《班主任》2006,(11):33-33
今年暑假,我带女儿去洛阳龙门石窟游玩.进门时,由于女儿身高已超过规定,需要买票,而我之前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没有买.正要去补票时,一位同事趁收票员不注意硬是把女儿拉进去了.当我进去追上他们时,女儿正在哭.我很纳闷,问:"你哭什么?"她委屈地说:"我不愿做贼!我要买票!"周围人听了哈哈大笑,一位同事说:"你爸钱多,就应该让他买票."  相似文献   

14.
学会找东西     
女儿常常丢东西,我已算不清她丢过多少次了。只记得她刚上一年级时、不是丢笔就是橡皮,有次还将整盒的橡皮泥丢了。丢就丢了,她从不知道去找,有时被小朋友拾到交给教师就放在讲台上,她也不去领。见女儿这副样子,我真有点怒其不争的感觉。东西丢了不仅没有一点心疼和懊悔,更不知道去找,只知道再去买。长期下去,只能养成她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的坏习惯。一次,我为她整理书籍时,发现她的一本《安徒生童话》没有了,一向爱书如命的我决心借此机会教育女儿一顿,使她明白:东西丢了,你去找了,或者还能找回来;如果不闻不问,丢失的东西就永远丢了。我让女儿好好回忆书放哪儿了,女儿被我的神情吓住了,眼泪一个劲地往下流。她不明白,和蔼可亲的妈妈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坏”。  相似文献   

15.
生日话题之二关于孩子的生日话题,上期发表了家长看的法,这一期让我们来听听教师的建设。关于孩子的生日话题,上期发表了家长的看法,这一期让我们来听听老师的建议。我女儿是七0年出生的,生日特别好记——“三月八日”,普天同庆。每逢这天,我总是给女儿买一只生日蛋糕,烧几个好菜,全家庆贺一番。而她父亲总要带她去拍照。然后在照片背后,郑重写上:爱女一岁,七一年“三八”;爱女二岁,七二年“三八”……八  相似文献   

16.
<正>刚一上班我就接到一个教师家长的咨询电话,听他说话的语气带着一些着急和无奈。转眼间家长就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他一坐下来,就用一声叹息开始了他的讲述。家长:张老师,我家儿子就是不去上学,什么话也不跟我们说,怎么劝怎么说都不行,高三了,还有半年就高考了,时间这么紧迫,他就在家玩手机、看电视,晚上不睡觉,也不知道怎么啦?唉……  相似文献   

17.
来信摘登     
订刊受益编辑同志:您好!自我女儿降生以后,如何科学地培养孩子长大成才一直是我们夫妻俩争论的问题。去年,丈夫从朋友处借回一本《现代家教》,推荐给我抽时间瞧瞧,我一读便被那些短小精悍的文章吸引住了,什么《名人家教》、《教子杂谈》、《家长修养》呀,我统统一口气读完,有一种大快淋漓的感觉。丈夫下班回来,我就和他商议明年也订上一套。1995年,我按照刊物介绍的经验教育我的女儿,譬如孩子摔倒了,让  相似文献   

18.
真情的回报     
快要上课了,一位家长急匆匆地找来了.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向我诉说了教育孩子的苦衷:孩子大了反而不如以前听话,要买什么东西不给他买就丢脸色、耍脾气;天凉了拿衣服叫他加上反而讨得孩子一顿责怪;有时饭煮好了,叫他来吃饭也嫌她多事……怎么办?一腔热血培育孩子,得到的竟是如此效果!我听了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这样?我赶紧安慰家长,叫她放宽心,要宽容孩子,尤其对于即将跨入青春期的孩子更要好好地引导他,切不可总是拿家长的尊严或武力去压制他……铃声响了,我快步走进教室,和学生一起学习课文《真情的回报》。讲读完课文后,我在总结课文时,…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子女,只有家庭教育到位了,就会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得益彰,从而唱响教育的"同一首歌".可是,作为教师,我在家访时通过和家长们密切联系后,发现不少家长朋友常常陷入以下教育误区. "削足适履",迁就孩子.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家庭的一些独生子女,因为缺乏锻炼,特别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我们身边很多家长却无视这一点,因为溺爱孩子而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孩子要穿名牌,父母便进商场去选;孩子要上网,父母忙买电脑;孩子要听音乐,父母又买MP4……只要孩子有要求,父母就不问情由去办.也许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道理,"树大自然直,人大自晓理",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就好了.要知道孩子一旦养成不良习性,再去矫正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了.所以,我们为人父母者,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切忌无原则地迁就和满足孩子.  相似文献   

20.
每个星期天,我与女儿都要从婆婆家回自己家去。早晨,女儿总是很早起床去买油条。可是,这个星期天早上,她起得晚了。虽然脸没洗,牙没刷就去买油条,但还是晚点儿了。她手里拿了2元钱,买了6角钱的油条,又买了3个馅饼。付账时是2.1元,还差一角钱。阿姨说:“小朋友,下次再还那一角钱吧。”我女儿点了点头,就回家了。一角钱,恐怕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不屑一顾的。可是,女儿买回油条后,对她所欠的一角钱却念念不忘,对我说:“妈妈,下星期天您要提醒我还阿姨的一角钱。”我听后,感觉很可笑,不以为然地说:“不要紧,不就一角钱嘛……”我的话音未落,女儿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