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的根本症结不在教育本身,而在社会结构与体制。没有相应的社会、政治体制变革,教育很难进行根本性变革,也很难真正实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谈松华 《上海教育》2007,(2A):43-43
21世纪的教育创新不仅是教育形态的整体性转变,也是人类文化传递方式、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即探索如何架构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教育与学习。教育创新不只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更是通过教育变革和革新的实践所经历的实际行动过程。而这个过程必然要涉及教育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系统的观点和设计,局部的改革或创新往往难以实现,甚至会引起系统的失衡。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教育科研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就很难有持续的、整体性的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教育已经进入素质教育阶段,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从根本上进行变革。文章从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出发,提出了必须开设素质教育核心必修课,论述了素质教育核心必修课建立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社会日益科技化和国际化,正不断地呼唤人们关注生存、关注发展、关注自身的力量与价值,呼唤人们以更开放的姿态直面变革,更好地完善自我。开放的时代呼唤开放的教学,开放的教学则期待着新的教育观念,传统的那种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未来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教育往往是社会转型期社会变革的重要领域。而转型期社会中的教育变革又往往面临着一些共同的矛盾,这些矛盾既是社会转型过程中诸种社会矛盾在教育领域中的折射,也是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中积淀和衍生的问题的集中反应。转型期的教育变革既是化解旧矛盾的过程,也是生成新矛盾的过程。面对矛盾,教育变革的积极策略应是在矛盾中寻求统一。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教育变革是社会转型期教育变革的一个典型案例,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值得认真研究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亚洲是世界上极富差异性的地区。初看起来,很难从中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本文的主题之一就是差异性。不过,发现一些共同点并对其进行考察,也是可能的。差异性和共同性交织在一起,是本文的主要结构。 近来社会政治变革的规模及其意义,是那些较为明显的共同性之一。社会政治变革和教育互相影响(这里的教育具有最广泛的意义,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也包括非正式的社会化过程)。一方面,社会政  相似文献   

7.
教育转型与理论指导──杜威的哲学指导教育改革浅论郭法琦任何社会的变革,都离不开一定理论的指导,教育变革、特别是教育转型更是如此。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美国教育的重要转型时期,教育变革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如何指导教育变革,成为当时改革者们思考的中心。...  相似文献   

8.
王红 《青海教育》2007,(5):15-15
一、教育改革的意义雷颐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教育的根本症结并不在教育本身,而在社会结构和体制。没有相应的社会、政治体制变革,教育很难进行根本性变革,也很难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我们必须积极进行教育改革,不能采取消极等待的态度;但同时必须看到现有格局下改革的难度,对这一点要有清醒的估计,不能有过高期待。改革是会有阻力的,其中之—就是社会上的习惯势力的反对。广大家长希望孩子有碗饭吃、有个好工作,这本来无可非议,但由此产生的对教育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要求,就会成为应试教育的社会舆论基础。对此,不仅是教育部门、教师,家长也要转变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9.
教育创新:从“存储”到“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人能够否认教育与社会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中,教育是缺乏自主性的,是依赖社会而生的。布迪厄因此下结论说,教育是社会化再生产的工具,是促进社会整合和有序的特别处方。从教育的历史演变来看,教育的变革力量从来不是来源于教育内部,而是出自于社会变革的激发,出自于社会对教育的全新的期待。反过来言之,单纯地在教育内部掀起一场变革,其成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社会机制中。如果宏观的社会机制、社会结构不变,或说没有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一个良性的外部条件,教育变革就只能止于一种近乎乌托邦式的教育理想,成为一则美丽的童话。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表明教育不能反作用于社会,教育具有这样的能量。然而,与社会的约束和制约相比,这种反作用的力量贡献要小得多。因此,基于教育与社会的这样一种互动式关系,基于中国这样一个特别的意识形态语境,  相似文献   

10.
卜雪 《考试周刊》2012,(84):29-3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教育形式也在不断变化,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的产生意味着符合社会的需求及对教育的调整和变革。语文作为基础课程的核心之一,在面对教育现实时该如何继续承担母语教育的责任.该怎么样定位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1.
教育,作为社会的产物,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它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现代教育技术把教育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科技平台。计算机作为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以其特有的优势受到教师们的青睐,并越来越多地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中,为幼儿园的发展起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校、学生持续发展的最深刻的变革力量是教师。正像叶澜教授所说的“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很难有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教育变革社会的过程遵循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即“知识-社会”逻辑、“理性-知识”逻辑、“教育-理性”逻辑。根据这些逻辑关系,教育变革社会的方法表现为:通过教育变革实现理性变革;通过理性变革实现知识革新;通过知识革新实现社会重建。  相似文献   

14.
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变革中的社会实践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变革中必须树立社会实践观念,教育目标要具有层次性、社会现实性,教育途径和方法要增强社会实践性,教育内容要具有社会适应性,教育过程要具有可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教育是其中的子系统。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环境、科技进步必然会给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变革带来巨大的影响与制约。下面,结合我国20世纪90年代第三次课程改革,来论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对课程变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的全方位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正面临的第五次产业革命将对世界带来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近百年来我国语文教育有过四次比较大的变革。随着当前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很可能出现第五次变革。我国语文教育内部本身正在酝酿重要变革,适逢由信息革命所引起的人类社会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撞击,内在动因与外部机遇的巧妙融会,导致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性突破也就势在必然。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的全方位突破,主要体现在语文教育观念、语文教材建设、语文教学手段和语文教育方式等领域的四大突破。  相似文献   

17.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目标最终要体现为教育实践的变革。从实践层面看,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没有大批有特色的教师,课程改革就可能会流于形式,就很难取得教育实践改革的实效。因此,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需要大批有特色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出现思想家和教育家,大都是在动荡和大的历史变革中,而在当代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的社会大变革中,却很难出现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大学要出真思想,就需要深刻地认识当前我们的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现在社会和大学生对当前大学教育所持的批评  相似文献   

19.
信息社会的新经济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实现相应的变革。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借鉴美国和德国的经验,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适应信息社会,进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变革与信息社会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法令。  相似文献   

20.
沈贤 《教师》2014,(5):38-38
正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至今不过十多年的时间,虽然它比不上语数外等中学主要学科的历史悠久,但可以说它是发展最快的一个学科,经过新课程变革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能帮助人们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一、终身教育"很难"——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起因终身教育的主导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它的教育模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