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党报。它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有独特的一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它特有的艰辛经历与斗争业迹。直到今天,所有的“新华日报人”每逢回忆斗争往事的时候,总是由衷地深深怀念许多令人尊敬的领导同志,其中包括我们的熊瑾玎同志,他们的名字,与新华日报是永远紧密联结在一起的。熊瑾玎同志是新华日报的创办人之一,是报社的总经理。他同当年许多老同志一起,为建立、巩固和发展党的这个宣  相似文献   

2.
四十年代的重庆,是新闻从业人员荟萃的地方。报纸多,通讯社多,新闻记者也多。抗日的烽火从天南地北把这些新闻从业人员赶到一块来了;时代潮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但是在新闻阵地上,阵线却格外分明。一方是以《新华日报》为堡垒,配合《民主报》,围绕着为数众多的民间进步记者;一方是以《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平日报》为首的反动派大小报社的记者。双方列阵交兵,旗帜鲜明。一方为保障人权,忠实新闻报道而战  相似文献   

3.
在华中我认识包之静同志是在一九四五年秋。那时,抗日战争胜利了,新四军收复了苏北、苏中、淮北、淮南等地区的几十个县城,将原被城池和交通线分割开的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联结成为大块的华中解放区。在华中设立了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机关设在淮安城。同时,成立“苏皖边区政府”,机关设在淮阴城。这时候,由战争到胜利,局面开展,气象繁新,各路人员云集在淮安、淮阴,听候组织分配和派遣,或者路过两淮,稍事休息。我们苏中报社和新华社苏中分社的大部分人员也奉命调到淮阴,因而我得以重见范长江同志和新识包之静同志。他  相似文献   

4.
忆子野同志     
偶然听办公室同事谈起王子野同志逝世的消息,开话我还有点将信将疑;几个月前,我还在他家里同他畅谈美学和文化传播编辑活动中的一些问题,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这位可敬的老编辑家,又是学术上热心助人的长者,怎么就这样过早地去世了呢?等到证实这是事实的时候,我深为我国出版事业的重大损失和个人友谊而萦回不已。  相似文献   

5.
忆杨刚同志     
1986年4月,我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讲学。经校方介绍,去独立城杜鲁门图书馆查阅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总统档案,意外地从一个卷宗中发现40年前杨刚同志写给杜鲁门总统的一封信。信用打字机打在两页白色打字纸上。第二页上信  相似文献   

6.
忆周惠同志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为历史做出贡献的人更是不能忘记的。今天我们刊发一组纪念周惠同志的文章,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为内蒙古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他的身上记录了内蒙古的历史,留下他的档案就是留下了那段历史。名人档案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名人都串起了一段历史,而这些档案又是历史中的亮点。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文章能够唤起读者对那段历史的回忆,也能唤起社会对名人档案和档案事业的重视和支持。[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忆杨刚同志     
1986年4月,我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讲学。经校方介绍,去独立城杜鲁门图书馆查阅战后初期英国对华政策的总统档案,意外地从一个卷宗中发现40年前杨刚向志写给杜鲁门总统的一封信。信用打字机打在两页白色打字纸上。第二页上信的末尾有用蓝墨水写的Yang Kang两字的签名。发信日期:1946年1月20日。地址:纽约市西69街116号。这是杨刚同志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献。全文翻译如下: 亲爱的总统先生: 本人是中国重庆一家中文报纸的驻外记者。不过我现在只是以一名中华民国公民而不是以我的报纸的代表的身份写这封信。  相似文献   

8.
这是顺理成章的《新华日报》创刊于武汉,成长于重庆,而创刊前的筹备工作,则是从南京开始的。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周恩来同志为首,有叶剑英等同志参加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来到南京,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和国民党政府谈判共同抗日问题。那时,党中央就决定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党报。几经谈判,国民党政府被迫同意。然而计划着手筹备未久,上海,南京相继沦陷,使报纸在南京出版的  相似文献   

9.
忆世伟同志     
世伟同志逝世三个月了,但他那亲切热情、谦恭温良的音容笑貌,总是在我的眼前浮现,仿佛他仍然在勤奋刻苦地学习,任劳任怨地工作着。作为世伟的生前友好,悲痛的心情迄今难以抑制。每当我看到世伟案头那飘零的纸笔与残存的刀石时,桩桩往事一齐涌上心  相似文献   

10.
马季同志是我事业上的挚友,我与他相识合作长达40多年,这期间,我们共同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为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学习新闻战线前辈的丰富经验和高尚品质,本刊开辟《新闻战线老同志》专栏,希望老新闻工作者赐稿,也欢迎广大通讯员投稿。这里先刊登一组回忆原重庆新华日报社社委、编辑部主任、采访部主任,南京新华日报社首任社长石西民同志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忆田雨同志     
这是十一年前的事情.日子记不起来了,大约是1947年3月间.解放战争正在激烈地进行,田雨同志在平汉前线牺牲了.1945年秋天,为了粉碎蒋介石的进攻,我们晋察冀和晋西北的部队,反击敌人,围攻大同.晋祭冀日报社长邓拓同志率领我们到大同前线采访.当时田雨同志表示非常羡慕,也想到前线去采访.可是,工作忙,腾不出手,他就没有去成.集宁战役,未歼灭归绥倾巢出犯的敌人.大同前线我军腹背受敌,主动撤退.举国注目的张家口处于东西夹击的形势下.我军为了保卫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集中主力于平绥路东段怀来地区,另一部分则转到平汉线北段发动攻势,牵制进犯张  相似文献   

13.
忆徐进同志     
徐进同志曾任华中新华日报副社长、苏南日报社长、江苏新华日报社长,并兼任过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和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副校长。徐进同志孜孜不倦、真心诚意地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新闻战士的优秀品质。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特刊登两篇回忆文章,以示对老一辈党的新闻工作者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4.
新华日报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党的机关报。它始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终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彻底破裂。我曾三次参加新华日报的工作。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停止了对红军的进攻,结束了十年内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件后,我党中央  相似文献   

15.
邵荃麟同志受林彪、“四人帮”迫害,含冤去世已经九年多,去年沉冤终于得到昭雪。许多曾接受过他的教育以及和他共同战斗过的同志,对他解放前在上海、浙东、桂林、重庆、香港等地的革命活动,写了不少回忆文章。而从一九四六年起,荃麟同志和汉口大刚报断断续续长达四年之久的一段渊源,还很少有人涉及。我们作为先后在汉口大刚报社工作过的人,在和反动派进行曲折复杂的斗争策略上,在熬过  相似文献   

16.
萨空了同志的一生是献身于革命的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事业的一生。他1907年3月26日出生于成都,蒙族。五岁时随父迁回北京。1927年开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先后任《北京晚报》《世界日报》编辑、记者,《世界画报》总编辑,其后在民国学院新闻系、世界新闻专科学校讲授新闻学课程。1935年赴上海参加《立报》编辑工作,后任该报总编辑兼经理。  相似文献   

17.
新华日报原是抗日战争时期找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的唯一公开发行的报纸。毛泽东同志一直十分重视和关心这张报纸,特别是南京解放后,曾三次为新华日报题写报头,勉励新华日报的工作人员办好这张具有光荣传统的党报。新华日报在南京的出版,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关怀下得以实现的。早在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后,党中央就提出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的计划,但未能实现。尔后,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不久武汉沦陷,又于同年10月25日在重庆继续出版。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决定将新华日报总馆迁往上海,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晚刊,重庆的新华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党委约我写篇胡耀邦同志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科学院主持工作期间的回忆文章,盛情难却,便写了这篇短文,他们说,此文准备收在他们编写的《胡耀邦在中国科学院》一书中。上世纪70年代中期,“四人帮”正在全国猖獗一时时,胡耀邦同志到中国科学院主持工作,他在科学院主持工作的时间不长,我作为采访这个部门的记者,有幸和他有过几次短暂的接触。我和他相处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他那种正直的为人,绝不向“四人帮”妥协的气度,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胡耀邦同志到中国科学院上任不久,便着手主持“汇报提纲”的撰写工作。当时,…  相似文献   

19.
“我是学生” 1980年春夏之交的一天,编辑部领导要我向姜老汇报《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的框架设计和条目选收方案。当我到总编辑办公室,姜老立即走上前来,拉着我的手,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和蔼地对我说:环境科学是个新兴的学科,要编好《环境科学》这一卷,是不那么容易的。你在进行这一卷的框架设计和修订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工作渠道不通的地方,需要我帮助  相似文献   

20.
时间过得真快,到今年的4月11日,沈建图同志逝世已经整整的六年了。六年前,他作为新华社记者和一批新闻工作者一起,到雅加达去万隆会议采访。飞机由香港起飞,途中因为美、蒋特务潜藏在飞机上的定时炸弹爆炸,飞机失事,机中的新闻工作者全部牺牲了。时间的流逝,不能磨灭我对建图的追念。每逢我想起他对党的事业无限的忠心和他那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的时候,就好像他仍然和我们生活、战斗在一起一样。 1945年我调到新华总社工作,第一天吃饭的时候就见到了他。那时的“饭厅”是在我们办公的一排窑洞前面的空地上。他穿着一套草黄色的旧军装,腰杆挺得直直的,端着一大瓦缽黄澄澄的小米饭,一边吃一边说笑着,黝黑的脸孔,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精神饱满,朝气蓬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