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改后的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语文朗读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通过对运用“四多”的尝试,即多给学生尝试参与的机会,多创设情境,多变化朗读形式,多创设朗读评价机会等,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做到敢读、愿读、乐读、会读。 一、创造更多的朗读机会,使学生敢读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通常是老师讲的时间多,学生朗读的机会少。长期以往,最终造成了课堂成为老师的一言堂,学生  相似文献   

2.
耿青 《教育文汇》2003,(12):33-33
小学三年级有篇课文《雨》,两位水平相近的老师教出的效果却大不相同。一位老师早就备好了课,但并没有按课程进度教《雨》,而是一再后推。终于,一天下午下起了雷雨,这位老师立即和同事协商调课,抓住下雨时机教这篇《雨》。这节课,室外下雨,室内学雨,窗外风雨为课中的“风雨”营造了十分难得的气氛,成为学生感知“雨”、领悟“雨”最直观的注释。教师教《雨》,有声有色,学生学《雨》,滴滴入心,课堂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更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成部分。6-12岁的学生普遍存在吐字不清、缺乏情感现象,这些问题却可以通过朗读来锻炼。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要关注朗读,培养学生情感共鸣,锻炼学生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创设朗读情境,对学生朗读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丰碑》之所以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其绝妙之处就在于它以貌显神、形神毕肖。1.设疑导思 ,把握文脉。开篇就把问题抛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紧紧抓住将军为什么“忧虑”这一问题 ,诱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 ,让学生在粗读中“找疑、存疑、探疑” ,体现了以“思”为核心的教学策略 ,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2 .创设情境 ,因文设法。大纲指出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恰到好处地运用媒体造境 ,构建动态的立体教学环境 ,让学生步入“声、像、形”同步的画面中 ,便于学生从直观上形象感知 ,为理解后文 ,体悟人…  相似文献   

5.
范读是引导学生朗读的第一步。教师范读课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丰富学生的词汇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有着显著效果。声情并茂的范读,传达着教师本人鲜明的情感,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6.
研读,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和探究,以获取知识、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优化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研读主体部分的构成,一般是在识字学词、初读课文基础之上的深究阶段。本文现试以浙教版第10册《草船借箭》为例,剖析并构建其研读教程。一、主线统领下锁定专题研读无疑应当突出重点,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集中问题情境(即研读专题)。课文情节总是有线索可循的,《草船借箭》虽曲折繁复,但却也始终贯穿着一条“造箭———问箭———借箭———交箭”的主线。教师在学生通…  相似文献   

7.
赵挚 《湖南教育》2002,(11):48-49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的主要部分。先把直接描写军需处长的段落找出来读一读,边读边标记你所认为的关键词句,并根据关键词句展开想像,然后,请把你想到的、悟到的告诉给大家。(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点思索,然后交流)生:我从“单薄破旧”想到军需处长身上的衣服又少又破,他的衣服穿了许多年了。生:军需处长本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件御寒的棉衣,可他被活活“冻僵”了,这让我十分感动!师:你能抓住关键词,很有眼力!生:我从“光秃秃的树干”想到当时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师:你的感悟很独特。大家想一想,军需处长的棉衣哪里去了?请…  相似文献   

8.
9.
10.
陆胜 《广西教育》2006,(7A):52-53
一、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文(板书课题)。假如现在你在月台上和亲人告别,你怎样读课题?(有一生自愿读,感情一般。)  相似文献   

11.
<丰碑>,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长征故事.为了让学生领会"军需处长"这一人物所表现的深刻内涵,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我不是仅仅停留在线型的静态分析上,而是把学生领进课文的故事背景和语言环境中去加以理解.因为理解感悟是核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  相似文献   

12.
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它重视学生主体对语言或语境的内心体验、直觉判断。它追求  相似文献   

13.
审视日常的语教学,却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朗读目的不明、朗读重点不清、朗读指导不到位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朗读训练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15.
16.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由此产生了“被动性”等不利因素,这亟须改变。因此《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呢?笔者试图结合两次教人教版第十册《丰碑》这一课,谈一些具体的操作办法。一、创设问题情境———从学习任务走向学习需要第一次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以“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个问题突破全文,交待学习任务。这样,从教师角…  相似文献   

17.
《丰碑》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一首童话诗。我在教学本课时以言简意明、准确生动、系统科学为原则设计了板书。一、画龙点睛,揭示中心。在本课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一个“贪”字,指导学生采用个人学习、小组交流、合作表演的方法学习。让学生在朗读、研讨、表演、评议的过程中,凭借板书中老太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相对应的“贪”字,去理解感悟诗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贪”字的逐渐变大,把老太婆贪得无厌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点出了文章的重点,点破了难点,点到了实质,点通了关键,促进了学生…  相似文献   

18.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瀑布》(六年制语文第五册)一课的教学重点。叶圣陶先生的这首诗歌描绘了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象,其中贯穿着作者“听到———远看———近看”时所产生的不同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是要把作者的情感脉搏把握住。教学中,我抓住七处比喻和三处感叹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语气,效果显著。1.读“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里,作者未见瀑布,先闻其声,循声而来,心情开始不平静,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近,心里越来越激动,总想找到合适的字眼表达此时的感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浪…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特点,提出了结合情境创设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并结合课堂学习实例,探讨了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事实表明了结合情境创设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芳 《学周刊C版》2022,(3):155-156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的基础科目,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灵活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理解能力。文章主要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策略,希望能对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