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纵向时间为线索进行分析,研究安徽大鼓从兴起到繁盛再到衰落的历史和种种表现,分析得出结论:安徽大鼓分为生长期(光绪中叶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繁盛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创新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低沉期(二十年代八十年代至今)四个历史时期,此发展阶段也是安徽曲艺整体发展历史的概括。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中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根据历史资料编撰了本年表。年表是按照李龙先生提出的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期)、奠基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而分段的。尽管我们详尽地查阅了能够找到的第一手资料,更正了现有书籍、文献中的一些错误、纰漏,但限于资料的缺乏,仍然感到史实不够完整,有些重要的事件未能收录在案。本年表的发表旨在与全国电化教育(教育…  相似文献   

3.
为配合中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根据历史资料编撰了本年表。年表是按照李龙先生提出的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期)、奠基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而分段的。尽管我们详尽地查阅了能够找到的第一手资料,更正了现有书籍、文献中的一些错误、纰漏,但限于资料的缺乏,仍然感到史实不够完整,有些重要的事件未能收录在案。本年表的发表旨在与全国电化教育(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白寿彝先生就指出:“马克思主义以前,中国历史家从思想体系上看,没有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但从具体的观点上讲,中国历史家是有唯物观点的。”(《白寿彝史学论集》,224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传统史学蕴涵着丰富的唯物主义因素,应做好发掘、整理、研究和运用这一历史认识遗产的工作。一、先秦至清代前期(一)先秦至唐代中期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出现了众多杰出的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历史家。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大变革时代,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历史演变的物质前提。孔子把“足食”看作治理国家的…  相似文献   

5.
一、考题撷萃29.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他的许多政略举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发挥过积极作用。列举这些政略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13分)30.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概括指出在19世纪中叶至1919年的近代化历程中,中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构成以及教育、科学诸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13分)31.20世纪中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冷战初期(1946—1955),美国是如何逐步确立并巩固其霸主地位的。(15分)以上是2003年高考历史试题(江苏卷…  相似文献   

6.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哈萨克族《六十二阔恩尔》艺术,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特别是自汉代以来,与中原文化相互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哈萨克族音乐发展史来看,《六十二阔恩尔》的形成与发展,与哈萨克族“库依”(器乐曲)的发展一脉相承。从时间上大体可分为古塞人至乌孙(汉初)以前的早期形态,乌孙(汉代)至哈萨克汗国成立前(明代中期)的孕育期,哈萨克汗国(明代中期)至清代的形成期以及近现代的演化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研究的清式家具,主要是指康熙未至雍正、乾隆、以至嘉庆初的清代中期,是指这一段清盛世时期的家具的装饰风格.这段盛世家具风格的形成,与清代统治者所创造的世风有关.表现了从游牧民族,到一统天下的雄伟气魄,代表了追求华丽和富贵的世俗作风.由于过分追求奢华,也带来一些弊端.清式家具,利用多种材料和独特的装饰,并调动一切工艺手段来为家具服务,这是以前家具所缺少的地方,与明代家具更有显著的区别.清式家具设计有许多经验可谈,也有许多优点可取.通过本文对清代家具装饰风格的研究,以对现代家具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云杜故事》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籍。书中记述了京山自西汉末年至清朝中期历史事件、人物、经济、地理、文化,其中记载的历史人物众多,是纂修《京山县志》(清光绪八年版)的第一手文献材料。该书为研究京山历史和地方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发生了三次重大转变,形成了四个历史阶段,即"常识"课程阶段(从改革开放至80年代中后期)、 "科学"课程阶段(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科学领域"课程阶段(从90年代后期至今)、"做中学"课程阶段(从2001年至今).  相似文献   

10.
传统家具的审美演变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国传统家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家具”可以泛指以传统造型和做法为主的、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发展的新的各类家具,包括通常所说红木、硬木、中性木材及其他材料制作的各类家具。在生产工艺和产品外观上主要为,一是保持了以“榫卯结构”及一些基本技法为特点的中国家具传统生产制作方法,二是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特征。不同的历史时期采用繁简各异的艺术手法,共同建构了我国传统家具的辉煌成就,傲然卓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11.
纵观古今中外家具发展的历史各有不同的特点.古代家具比较讲求实用性,但创新思想不够.二十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是现代家具高度发展时期,涌现出许多新材料、新工艺、新构思.从七十年代至今,随着室内设计领域新思潮的出现,家具也向着多功能、组合式、自由式和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抢占 2 1世纪的制高点 ,以 1983年美国《国家在危急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发表为起点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风起云涌。教育理念的更新、课程目标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整合和课程评估的完善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就历史学科而言 ,各国课程改革的成果至 90年代中期都基本上以国家颁布新的通行全国的课程标准的形式基本巩固下来。我国历史学科的课程改革于 80年代中期起步 ,2 0 0 0年 2月教育部也颁布了具有全新理念的试验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中国新大纲 )。新大纲已于 2 0 0 0年秋季在全国十多个省市试验实施。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华南地区为主体的中国人向泰国迁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元时期,并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期达到高潮。以在泰国、中国华南地区搜集到的一手资料及外文资料为主,对中国人外迁泰国的历史做了简要的回顾、对泰国华人的数量和构成及移民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马未都先生在《〈静夜思〉新解》(中华书局,2008年版)一文中称,李白《静夜思》诗中所描写的床是胡床。这只是一家之言。按照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历史与古人坐行姿势的变化来看,这一说法不太符合历史的实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高等教育”的概念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自19世纪末至本世纪90年代中期,整整一个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为揭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症结和出路,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高等教育”的概念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自19世纪末至本世纪90年代中期,整整一个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为揭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症结和出路,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7.
明清家具在我国家具制作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明清家具从制作风格、造型结构、选用材质、装饰手法、造型艺术等方面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家具所具有的极其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单位 培训行业广东轻工业高等职业学院(陶瓷、珠宝、家电)广东中山市南头镇政府(家电)广东省陶瓷学校(潮洲)(陶瓷)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家具)广州花都狮岭镇政府(皮革)天津科技大学(全部)郑州轻工业学院(全部)北京市皮革学校(皮革)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皮革,珠宝)福建泉州德化陶瓷学院(陶瓷)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培训中心(全部)温州铸典企业咨询策划公司(皮革、陶瓷、家具)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南京职业技术学院(家电)大连市轻工业学校(家电、家具、珠宝)中南林学院(家具)湖南省城镇集体工业联社(家电、陶瓷、皮革)中国轻工业设计师第一批…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时尚品牌协会、新浪家居、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家具导刊》、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名牌家具》联合主办的"第二届(2008)中国家具行业年度总评榜"于2009年1月11日揭晓。我院艺术设计系在本次行业年度总评榜中获得"2008中国家具十佳设计机构"的荣誉称号。我院为此次评选活动中唯一入选高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史学史研究八十年(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史学史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拥有丰厚的积累,而且至晚在东汉班彪、班固时,已经形成了史学之历史的意识。说它年轻,是因为它作为近代学科之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被明确地提出来进行系统的研究,至今才有大约80年的历史。从学术史的观点来看,这大约80年的历史也是很值得回顾和总结的。自20世纪20年代中国史学史被提到专史研究日程上来至今,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道路,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即草创时期(30—40年代),沉寂时期(50年代),活跃时期(60年代前期),再度沉寂时期(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发展时期(70年代末至今)。其间,它经历了两个马鞍形的演变轨迹。其中,草创时期、活跃时期和发展时期,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前景,是本文要着重阐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