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是材料类本科生的专业入门课程,同时也是材料设计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的设置通常遵循材料加工和处理影响材料结构和性质、进一步决定材料性能的规律。通过多年的实验教学,材料科学基础实验内容从实验材料选择、操作简易化、实验现象明显生动等方面进行了逐步优化设计。学生评教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实验内容强化了学生对"加工处理→结构→性能"规律的理解,而且有些学生能基于实验数据独立地做出材料设计的决策。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的 通过演示实验了解两种浓酸的物理性质,学生自学两种酸的用途;通过实验得出浓硫酸的特性,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酸的化学性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指示剂与酸的作用,自己完成用酸除去铁锈的实验,激起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特性;掌握浓硫酸的稀释.  相似文献   

3.
实验探究素养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方面之一。实验探究素养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对照实验探究素养的要素,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记录→分析与论证→解释实验与归纳结论→交流与评估"的流程,从创设情境开始,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一个问题串,再围绕问题开展实验探究,组织教学,从而落实实验探究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现行教材对"稀释浓硫酸"实验只做了文字和图片的介绍,且只说明"浓硫酸与水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及"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却没有说明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的原因。这种非理解性的说教,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对"稀释浓硫酸"教材实验进行改进,采用"浓硫酸入水的正确稀释方法"与"水入浓硫酸的错误稀释方法"相对照,旨在呈现浓硫酸稀释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现象,同时突出错误稀释方法所引起的后果,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改革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物理实验教学为切入点,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变测量性、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提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建立"引导→探究→设计→掌握"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稀释浓硫酸”的实验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实验人员的安全。现行沪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203页安排了“稀释浓硫酸”的两个对比演示实验,以帮助学生明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考实验试题有一个共同特点:回归基础、回归教材,即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进行重新改造,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大多数学生往往只能解答曾经做过的题目,一遇到“新”题,就束手无策,怎么办?解决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复习实验时注重“回归”思想(即根据“新”题的要求→“联想”到教材中各基础实验的设计意图、原理、方案→进行对比、发现异同→再进行模仿或创造)的培养,经实践,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当下小学科学教学,学生探究活动开展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做实验;二是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看实验;三是学生、教师都不做实验,由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背实验。第一种情况是学生做实验,学生亲历了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的探究过程,且在探究活动中动手、动脑。第二种情况是看实  相似文献   

9.
设计"1+3+1"的密闭实验装置,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中的"黑面包实验"进行改进。结果表明,采用34g蔗糖、3mL浓硫酸以及54g蔗糖、3mL浓硫酸以及58滴的蒸馏水反应,黑面包现象明显,尾气验证效果较好。改进后的装置操作方便,实验现象明显,且通过尾气处理有利于师生健康,符合绿色化学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问题,展开探究活动,认识事物本质,丰富直接经验,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实验在探究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和培养科学素养等方面的作用,是中学化学教师的任务之一。当前中学化学教学模式主要为:演示实验→分析、归纳→记忆→学生实验。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演示实验教师做,学生看;学生实验“照方(教材中的叙述)抓药”;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的过程中悟出知识、方法。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的重要手段。一次铜与浓硫酸实验的改进,则是这个过程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2.
正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第101页实验4-9: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该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思维能力的难得素材。由于实验反应因加热温度、硫酸的浓度、反应物用量等条件不同,反应出现不同现象,为此,笔者组织学生从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等几个方面进行科学探究,收到了良好效果。一、实验装置的探究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装置的最大优点是简单,但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缺点。1.不能探究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2.反应加热生成二氧化硫及硫酸酸雾易溶于  相似文献   

13.
"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内涵已被必修教学严重弱化,"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内涵已被必修教学肤浅化。在必修教学中能否将其有效整合,实践表明"在实验题材背景下计算→实验→结构"的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将"微粒观、变化观和实验观"相融合,也能促进学生在学科视域内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必修教材中化学计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物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材中的各种理论、结论、观点都是通过反复实验总结出来的,生物学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过程。中学的生物学实验是学生.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是整个生物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有效手段,更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前沿阵地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前提和保证。离开了实验教学,生物教学就谈不上实质性、根本性改革,更谈不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改革。因此,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生物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模式:教师提出需学生研究的问题→学生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填写报告。  相似文献   

16.
题目:某学生科技小组对铜与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进行探究与改进.实验依据:教材演示实验.理论依据: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浓硫酸中S显 6价,在反应中可能降至 4、0、-2价;Cu可从0价升至 1、 2价.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75):143-144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实验探究、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化学实验活动,可以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常见方法,学习必要的实验技能,养成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本文以高一教材第五章第三节《浓硫酸》中"蔗糖脱水实验的改进"的探究教学为例,体验促进实验探究能力的发展途径,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必修1专题3第1单元中“铝及铝合金”有一个铝遇浓硝酸、浓硫酸的钝化实验,在教学设计时,为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设计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与铝与浓硫酸反应进行对比,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引出钝化并进行分析,继而引导学生对是否已钝化进行探究.在实验准备中发现铝与稀硫酸反应很慢。  相似文献   

19.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命现象的描述、生命本质和规律的揭示,一般都遵循着"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这样的认知规律。 一、实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过程大都是教师机械传授,学生背动地接受,教师在完成新知识的传授之后,通常用大量同类的练习让学生反复训练,  相似文献   

20.
铜与浓硫酸反应在常温时无明显现象,加热时铜丝表面渐渐变黑,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溶液变绿色,随反应的时间推移,铜丝表面有黑色物质扩散到溶液中,对本实验中出现的与教材描述内容不相符的一些现象进行实验探究,找到实验中发生的与教材描述内容不相符的原因,为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教学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