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对于未来十年中学数学教育进行展望是很有吸引力的倡议.21世纪是让人们充满梦想的世纪,对于未来十年的展望却是可以描述的梦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用教育梦来助推,建立基础教育阶段强大的数学教育体系是我们的数学教育梦.1高中数学课程教材在未来十年内,我国高中数学教育将取得突破性进展,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将以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情况的全国调研为依据作修订,课程标准的修订将广  相似文献   

2.
对于未来十年中学数学教育进行展望是很有吸引力的倡议.21世纪是让人们充满梦想的世纪,对于未来十年的展望却是可以描述的梦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用教育梦来助推,建立基础教育阶段强大的数学教育体系是我们的数学教育梦.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6月15日—1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未来十年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学术研讨会",对未来十年中国数学教育进行了展望。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自己也有一个展望和期待:期待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一目标能够初步实现。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对什么是"良好"刻画清楚。尽管大家可  相似文献   

4.
未来展望:2010年的中国数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的曙光即将到来.我们一群数学教育工作者,在东海之滨畅谈中国未来十年的数学教育.中国数学教育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建国50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使中国的数学教育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但是,未来十年内仍然有许多事情  相似文献   

5.
研讨会的题目是未来十年我国数学教育展望,在昨天,有人讲到有关我国课改该怎么做才有效,有人提到评估该如何做,我今天想在数学教育理论的层面讲一讲,就是未来十年在我们数学教育的理论建设方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立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围绕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未来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目标、课程、教学、资源、评价方面对2035年的中国数学教育做出展望,并对未来数学教育的努力方向提出十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育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共转文183篇,转文来源期刊以及作者所属地域比较集中,项目基金论文占比较高,教学、专题、学生等重点专栏聚焦数学核心素养落地之策.通过质性和量化的方法对转文进行分析,触摸高中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议题,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每当国家跨越发展和社会转型之际,教育亦将发生重大变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除了"脚踏实地"埋头做事,还需要"仰望星空",抬头展望。2013年6月,适逢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先生80岁诞辰,国内外华人数学教育专家齐聚上海,举行了"未来十年中国数学教育展望"研讨会,一时  相似文献   

9.
张奠宙  孔企平 《数学教学》2000,(1):F002-F002,1,2
新世纪的曙光即将到来。我们一群数学教育工作者,在东海之滨畅谈中国未来十年的数学教育。中国数学教育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建国50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使中国的数学教育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但是,未来十年内仍然有许多事情要做。改革与发展总是硬道理。以下是我们对未来的畅想,期望能够变成现实。二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是教育人的一个沉甸甸而又充满希望的梦.19世纪末开始的西欧课程改革的“新教育”运动轰轰烈烈开始,仓仓促促结束,历时十年.美国由布鲁纳领衔的课程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很快就悄无声息,有人说,美国课程改革最成功的是“课程标准”的改革,现在还在实验中.中国台湾课程改革酝酿十年,从1992年开始实施,2003年笔者去台湾考察课程改革,就听到“十年课改,一事无成”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实验几何在中学几何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萌芽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中学数学教育中,20世纪初在英国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培利的倡导下,逐渐在欧美中学数学教育中开始普及.实验几何学在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1932年教育部制定的《初级中学算学课程标准》中首次设置了实验几何课程,并确定了其教学目标和要求,这是中国几何教育的一大进步.当时,数学教育工作者翻译和编写出版十多种实验几何相关教科书,制作了详细的实验几何教学计划,并提出了关于实验几何教育教学的见解.民国时期的实验几何教育对今天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数学教育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问题出发对我国数学教育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1)什么是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在过去十多年中的主要成绩?(2)应当如何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3)什么又是中国数学教育研究急待加强的领域?另外,对“基础与创新”这一论题,应从深层理念与数学的特殊性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值此世纪之交,对20世纪国内外的数学教育做一回顾,并对未来做一展望。 一、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回忆 本世纪数学教育的巨大变革,应该说是从60年代开始的。 1. 60年代的新数运动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在美国出现了一个找导弹差距运动。最后认为,美国航天技术落后的原因之一是基础理论落后。于是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教育革命。联邦政  相似文献   

14.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规划我国新世纪高中数学教育发展蓝图的纲领性文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对于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自然成为一线的高中数学教师极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数学1为例,谈谈对人教版(A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新增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三个课程内容,明确了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突出了“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性,要求将数学建模渗透在整个高中课程中,高中阶段至少为学生安排一次建模活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数学建模不仅是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还是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四条主线之一,并要求将数学建模理念贯穿在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尽管新、旧课程标准都有数学建模的内容,但2017版课程标准对数学建模教学的要求更高,其核心素养的定位将对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产生重大影响.高度决定视野,角度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未来.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能不能真正落地?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能不能得到明显提升?教师作为数学建模教学的主要实施者,首要问题是解决用什么样的观念去引领数学建模教学,其次才是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惊闻张奠宙先生仙逝,我悲痛万分,这是中国数学教育界的巨大损失。张奠宙先生是一位爱国者、中国数学教育界的奇才,涉猎数学、数学史、数学教育三界,数学教育研究领域又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他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7.
马继承 《时代教育》2010,(6):203-203
数学,是一个结合空间和数值间的关系得出来的一个科学研究,是用数字来叙述自然定律和社会规则的有效数据工具.它是所有学术的基础,在人类发展进程里起到很大的探索作用.教学的应用极为广泛,它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社会运作和日常生活.数学正在默默的发挥它的效应,为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制造财富,直接带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在人类的逻辑思维与理性情感上起到了特殊的且无可取代的作用;它是人民思想道德文化文明里面的一部分;它是身为一个国家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之一--数学素质.从2003年我国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出台后,中国在中学数学科目进程里增添了个突破点.它是我们在教育事业上的一个升华,也是我们在中学教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再一次引进了新的教学理念,结合了中外众多学者的学术经验,编辑出来的一本高中数学教学参考方案.本文就此浅谈一下在这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方案和它在课堂上的实施方针,望诸位高中教育学者在教学上可以做一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六、21世纪是教育观念大变革的世纪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年,我们曾有过一个21世纪的大讨论,几乎各个行业的专家都有一个对于21世纪的展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我当时的看法则是:21世纪是教育革命的世纪。  相似文献   

19.
<正>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是一个单独的板块,给予了特别的重视.曾在20世纪初,数学就有脱离社会文化的孤立主义倾向,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国.数学的过度形式化,使人错误地感到数学只是少数天才脑子里想象出来的"自由创造物",数学的发展无需社会的推动,其真理性无需实践的检验,数学的进步也无需人类文化的哺育.进入21世纪之  相似文献   

20.
杨之 《湖南教育》2000,(6):55-56
新世纪数学及数学教育展望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1900年 ,德国数学大师、当时只有38岁的希尔伯特 ,在巴黎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 ,作了一个题为《数学问题》的讲演 ,提出了23个问题以及关乎数学研究与发展的一些至理名言 ,成为窥视数学未来的窗口。迄今为止 ,约有左右的问题已获得圆满解决 ,其他也多有进展 ,从而大大推进了20世纪初数学的发展和许多新分支的建立。五六十年代以后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大约十年左右一个台阶 ) ,数学也扬起风帆 ,非标准数学、模糊数学、最优化数学、混沌现象研究与分形几何学等新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