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这两个概念颇受国内学者关注。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均是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但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却很不相同。目前,国内中小学校已经全面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厂大教师对信息素养这个概念也是耳熟能详。但对于媒介素养,国内中小学校不仅几乎没有相关课程,教师中知晓这个概念的也是寥寥无几。更重要的问题是,广大教师,包括一些学者往往认为媒介素养等同于信息素养。概念的混淆不清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实践的开展。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和比较,阐述二者的差异,将有助于两门素养课程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媒介素养是指个体对媒介环境中信息获取、分析和创造的能力。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关键的教育目标逐渐受到重视。通过以国内2000—2022年以来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中的1 740篇学术文章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5.3R8软件版本生成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以科学计量22年来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研究主力、高被引论文、研究前沿热点和学术演进动态,并对宏观政策、机制体制,以及学校教育、实践推广等方面作了探讨,发现未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深度、广度还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析中外关于素养概念的本源,比较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内涵演变过程,解析两者的差异与关联,揭示其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从而阐释以教育技术为切入点来构建两者相融合之桥梁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近年来中国及美国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期刊及学位论文进行分析,对比了中美两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数量变化趋势、地域分布、研究者专业分布、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等,发现中国此类研究与美国的差异之处,并对中国的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二者的内涵有许多交集和相似之处。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社会媒介的多元化,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逐渐向两者综合方向发展。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数据源样本,基于文献计量学和共现聚类分析方法,对国内这两个领域1986-2014年间的文献数据,从时间数量分布、学科类别分布、刊发文献学术期刊分布、高产出学术研究机构分布、高产出学者分布、研究主题与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实证对比两种素养的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可以发现,两个领域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要加强两个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以找到共同点,促进二者融合。  相似文献   

6.
当今学术界对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关注广泛.文章比较分析了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概念的起源及内涵演变过程,解析了两者的联系,阐释了二者融合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2010—2019年信息素养研究领域的期刊、会议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展示信息素养课题的研究现状,为信息素养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知识图谱的E-learning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ISI Web of knowledge收录的文献题录作为数据样本,利用可视化动态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Ⅱ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文献共引分析和聚类分析,绘制出E-learning研究发展演进的知识图谱,揭示了E-learning研究的三个不同时期,得出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文献,展现了以E-learning相关理论研究、医疗教育应用为代表的热点研究领域,呈现了E-learning研究和应用将更趋于广泛化和深入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运用科学计量学工具Citespace对2004~2015年间发表在SCI、EI、CSSCI平台上的电子商务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通过对关键词的共现分析、突发检测发现国内电子商务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及其演进过程。研究发现目前国内电子商务的研究热点与互联网经济、供应链、数据挖掘等密切相关,而社会化电子商务成为一个新兴领域。通过对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的分析,帮助了解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结构和趋势,以期对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电子计算机的投入使用和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的生产、传播、接收和处理超过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和能力,即产生了信息泛滥。信息泛滥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它给受众带来了"信息饥渴症"、"信息疲劳症"、心理焦虑和生理疾病以及引发诸多社会问题。面对信息泛滥,以往人们更多的是从技术或法规方面进行考虑,但技术或法规的管理总是有限的,如果受众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则能够更好地应对信息泛滥。  相似文献   

11.
为归纳中国小学教育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学术发展趋势。使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2013-2023年以中国小学教育研究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图谱分析。研究表明,早期研究阶段侧重于农村教育、课程内容、师范生等基础概念,中期发展阶段进一步拓展了教育普及性和教学体系革新研究内容;创新发展阶段更注重国内外教育变革大背景下,教学模式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小学教育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学校法律治理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呈上升发展态势,已经形成了核心作者群和高产机构群,研究集中于公立高校与政府的法律关系,民办学校、公立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法律地位,学生伤害事故与法律责任以及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等,还应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从萌芽探索到全面融入公民素养教育,历时近百年,而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的中国,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当前,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促进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中外媒介素养教育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给我国深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对互联网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具有非常大的商业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采用经典的力引导算法构建知识网络,然后在网络可视化的基础上进行集合可视化,针对集合路径交叉过多的问题,引入集合因子,最后以中国平安集团数据为案例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企业知识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了解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研究实践,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我国1986-2021年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2236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在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合作发文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教材建设、教材开发、教材出版、特色教材及教材与课程教学改革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热点,活页式教材、新形态教材、产教融合、教材与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成为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趋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教材研究要凸显适应性,拓展职教教材研究广度;强调合作性,营造教材合作研究环境;突出专业性,开展职教教材精深研究;谋求发展性,明晰职教教材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6.
天麻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已有千年的历史,在中医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知网数据库中近20年有关天麻研究的文献为基础,利用Citespace软件实现了有关天麻研究的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内容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近20年来有关天麻研究的文献数量呈现缓慢增长并趋于稳定的状态;天麻研究的作者和关键词具有较强...  相似文献   

17.
以2000—2020年CNKI数据库社会科学Ⅱ辑中的核心刊物及CSSCI为来源的199篇文章作为原始数据,对近二十年来老年教育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进行信息挖掘,发现人口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和终身教育是老年教育研究的三大背景,核心研究机构群已形成,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且在地域研究、相关平台建设等方面发展不平衡.对我国老年教育研究提出构建学术研究共同体、培育高质量老年教育期刊、拓宽研究视野、多学科相结合等建议,以期为解决我国老年问题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CNKI及Web of Science中关于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在基于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图谱生成并分析,结果显示国外深度学习研究热点集中在内涵、实践和评价研究,国内则集中在促进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研究、学习科学视域中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技术教育化和教育技术化和深度学习理论研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建议并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启示,为深度学习的理论及实践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提升研究生信息媒介素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凸显了研究生信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论述了对研究生进行信息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及意义,指出要提升研究生信息媒介素养,需积极构建高校信息服务平台,适时开设信息媒介素养课程,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育,并着力提升导师利用新兴媒介的能力,不断构建完善的研究生信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献策,提出在高校率先引进“媒介素养教育”的想法,并对其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实施方案作一番探讨,以望引起学界同仁的深入探讨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切实重视,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