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实验分析"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素(pH)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指出pH9条件下H2O2不稳定将影响实验结果。重新设计"探究不同pH值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实验"。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速率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既可以验证酶的高效性,也可以说明酶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平衡点的催化剂特性.同时,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使定性实验转变为定量实验,有助于提升学生实验数据记录、分析等科学探究素养.  相似文献   

3.
郝佳琦  赵静 《考试周刊》2011,(84):175-176
作者探索了用简易装置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电解水"实验时所产生的H2、O2体积之比及其对电解速度的影响。同时找到了使氢、氧气体积比非常接近2∶1的实验条件,并改进了实验装置,增强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手持技术仪器测量过氧化氢分解时所引起的压强变化.通过实验比较了二氧化锰、马铃薯或干酵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对H2O2溶液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催化剂的用量能提高分解反应的速率,增大H2O2溶液的浓度也会加快分解反应速率.对反应速率进行了线性拟合,建立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比较了新鲜土豆、辣椒、苦荬菜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速率以及H2O2浓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了H2O2分解制氧气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目标首次提出"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由《课标(实验版)》的"两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为"四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由"两能"发展为"四能"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人教版)第五章第一节实验中安排了"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学生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意义.笔者依托教材中的实验设计重点,组织学生开展了"比较不同催化剂(FeCl3和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率"的实验活动. 材料用具: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猪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  相似文献   

8.
"分光光度法测定蔗糖酶的米氏常数"实验是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一实验的蔗糖酶制备方法、比色测定、酶终止反应等方面进行改进,使学生在后续实验中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同时考察了不同温度以及不同p H对蔗糖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孙月剑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137+139-137,139
酶的作用和本质,新课标的要求层次为理解。本节教学设计中重点安排学生做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速率的实验,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关于酶的本质内容学习,教师对资料进行整合,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本节教学很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正确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比较了新鲜菠菜、上海青菜叶、苦荬菜、桑叶四种绿叶类生物催化剂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速率,并考查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用量、H2O2的浓度、操作情况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催化H2O2分解的最佳生物催化剂以及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桑叶的催化效果最好,催化剂的用量以3.0g为宜,H2O2的浓度10%即可。  相似文献   

11.
李江群 《新高考》2006,(7):48-55
1.为了验证铁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情况,设计如图所示(部分铁架台已略去)的实验,D装置是O2发生装置,A为铁在有水存在下与O2反应装置,B为无锈铁片在加热条件下与O2反应装置,C装置是验证在于燥条件下O2与铁反应装置(C装置事先干燥过),请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是高一生物必修课中1个必做的分组实验,对于教材上的要求与方法,笔者觉得有以下几点不足:第一,相关物质与过氧化氢(H2O2)作用时产生氧气(O2),同时会出现较多的气泡,而气泡中含有水分,就会影响氧气对点燃的卫生香的助燃作用,甚至会熄灭点燃的卫生香,从而导致实验效果差甚至实验失败。第二,物质与H2O2作用时产生的O2很难全部留在试管中,导致O2从试管中逸出,从而影响实验的观察效果。第三,当O2产生较多时,助燃激烈,对实验者(学生)存在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在中性体系的恒温恒压条件下,K2Cr2O7,催化H2O2的分解反应的简单演示实验,设计了基础化学动力学综合实验,并采用origin软件绘图和拟合求参数的数据处理方法,推广到实验教学可提高学生设计综合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犤实验五犦《比较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其内容为:取两只洁净试管编上号,各注入2mLH2O2溶液。把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酶)和3.5%FeCl3溶液分别滴入1号和2号盛有过氧化氢的试管,看哪个试管产生的气泡多,用点燃但无焰的卫生香放入试管内检验哪个试管放出的氧气多,比较两者的催化效率。教材上实验装置和操作虽然简单,但学生真正做实验时,却费时、费力,现象极不明显,影响教学效果。1问题所在a.由于H2O2会自然分解,按教材配溶液,H2O2溶液的浓度过低。H2O2溶液实际浓度小于3%,放出的氧气少,卫生香不易复…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 (H2 O2 )性质时 ,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室“绿色制氧”的科学探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H2 O2 催化分解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原理 :2H2 O2MnO2 2H2 O +O2 ↑反应不用加热 ,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 (与制H2 发生装置相同 ) ,操作简单安全 ;虽然H2 O2 催化分解法氧的转化率只有 50 %,但原料、生成物均无污染 ,催化剂MnO2 易回收利用 ,符合“绿色化学”理念。2 H2 O2 催化分解条件的探究市售H2 O2 的质量分数为 30 %,直接用于制O2 会因反应速率过快而难以收集 ,同学们将 30 %H2 O2 稀释为不…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中的“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是一个经典实验,有助于学生建构酶的高效性概念。但教材实验的局限性是:只能定性观察,不能定量测定;两个反应装置在实验时不仅很难做到同时性,而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所用材料肝脏很难保证新鲜度。为此,可利用注射器、鲁尔接头塑料延长软管、榨汁机、烧杯、量筒、新鲜胡萝卜或土豆研磨液、3%过氧化氢溶液等材料制作“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定量实验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无机催化剂和酶的不同催化效果,而且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从而能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和分析更加透彻。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能够将酶催化的高效性以具体的数字呈现给学生,达到可视化、直观形象化,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轻松地理解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利用改进的实验装置比较过氧化氢在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条件下的分解反应,既直观、定量地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又可以说明酶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平衡点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将本科实验转型为研究性、综合型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发散思维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讨论了将荧光分光光度法测维生素B2的含量实验调整为研究性、综合型实验的内容和过程,包括学生的课前预习以了解维生素B2结构、性质等;通过考察p H对荧光性质的影响确定最优的检测p H条件;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结合,考察光照产物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变化,提出维生素B2光分解的初步机理;分析了实际药品中维生素B2测定中可能存在的干扰。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药品中维生素B2测定的荧光光谱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发现铜在酸性条件下可被H2O2氧化,但H2O2不能直接将铜氧化.铜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催化H2O2分解,但在加热情况下能催化H2O2分解.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教学》2017,(2):47-48
改进实验装置,把"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定性实验变成定量实验,在此基础上拓展探究不同蔬菜组织中过氧化氢酶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