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动态     
正我国首批海洋观测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6月28日,"海洋一号"C卫星及"海洋二号"B卫星在轨交付。这标志着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立项批准的首批海洋观测业务卫星实现业务化运行。"海洋一号"C卫星于2018年9月7日成功发射,是接替"海洋一号"B卫星的业务卫星,设计寿命5年。该卫星可获取全球24小时水色水温信息、全球海岸带和内陆水体50米分辨率高精度多  相似文献   

2.
成宇 《百科知识》2007,(4S):6-6
遥感技术集现代科技之大成,因为其中用到了很多领域的最新成果,无论是宇航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是各种分析技术,都体现了现代科学的面貌。遥感卫星从空间观测地球,能够观察大量的地球信息,从而客观地反映各种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性。在近些年,人们已经拓展了遥感卫星的用途,最早用来观测气象,搜集军事情报,后来,又进行遥感资源勘探,如今考古工作也开始借助遥感卫星来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从空间观测地球和探索宇宙奥秘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从此,人们广泛开展了利用卫星观测资料反演大气、海洋、陆地等参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此相应,提出了“遥感”这个名词,卫星遥感也伴随产生。随着其应用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目前全球已有包括中国风云系列的近30颗陆地卫星入轨运行,获取了海量的地球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海洋作为富饶而未被开发的资源宝库,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海洋地质调查作为获取海洋数据的重要手段也备受关注。过去人们对海洋地质的认识都是通过航海从船上取得的,这就注定了我们对海洋地质过程的调查只能是表面的、零星的、短暂的。20世纪地球观测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在于遥测遥感对地观测系统的建立,意味着我们可以离开地球从空间获取海洋信息,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信息量,而且解放了观测者的视角。另外,这同样也以GPS和GIS技术为核心的空间信息分布平台也为处理海洋地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总之,3S技术无疑为海洋地质调查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GPS精密定位技术已广泛的渗透到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尤其是在大地测量学及相关学科领域,如地球动力学,海洋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勘探、资源勘察、航空与卫星遥感、工程测量学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充分的显示了这一卫星定位技术的高精度和高效益。本文对GPS系统的组成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坐标转换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广域实时精密定位技术与示范系统”是“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重点项目,目标是以广域差分和精密单点定位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我国现有卫星导航地面基准站资源,集成先进实时数据处理、互联网和卫星通信等技术,建成我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增强示范系统。  相似文献   

7.
卫星大地测量,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确定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一点的位置,建立大地测量控制,以及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科学。上世纪50年代卫星大地测量的兴起,揭开了大地测量发展历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正"地球艺术"(Earthas Art)是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推出的地球卫星图像集锦。有些图像成像了人眼无法捕捉到的频谱区段,高分辨率无人机拍摄的图像也首次展现其中,为人们呈现一组兼具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地球"美图"。图片来自地球资源观测与科学中心(EROS)。  相似文献   

9.
<正>木卫二直径为3100千米,比地球的卫星月球稍小一点,是木星的第二大卫星。一直以来,木卫二就是天文学家们极为关注的对象。因为诸多证据表明,木卫二上有一个厚厚的冰层,在冰层下方,可能存在一个深深的海洋。2013年12月,美国宇航局的哈勃天文望远镜首次观测到水蒸气形成的云状物,这可能是木卫二地下海洋喷发出来的水蒸气喷泉,这个喷泉竟可高达200千米。这意味着木卫二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8):989-992
正地球科学研究大气、陆地和海洋等相关问题,已经产生了大量来自卫星观测、地面传感器网络和其他来源的地球大数据,为地球系统科学深入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地球大数据在未来促进地球科学的深入发展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将对科学发现作出重要贡献。地球大数据具有海量、多源、异构、多时相、多尺度、高度复杂、非平稳、非结构化等特点,为地球科学中的数据密集型研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1.
正8月1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三号卫星。该卫星是我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将显著提升我国对地遥感观测能力,是高分专项工程实现时空协调、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目标的重要基础。微波"体检"轻松"透视"与利用可见光观测地球的兄弟姐妹相比,高分三号卫星是"高分家族"中唯一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它不需要借助光线,而是利用微波给地球照相"体检"。  相似文献   

12.
《百科知识》2011,(8):70+69-F0002,F0003
遥感卫星是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它们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探测。遥感卫星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也称地球资源卫星)和海洋卫星等几种类型。下面就是一组遥感卫星所拍摄的地球假色图片,图中的地球如调色板一般绚烂多彩。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正木卫二上有"喷泉"的新证据科学家最近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发现,在木星的卫星木卫二上疑似有"喷泉"从厚厚冰层之下喷出。这意味着科学家将有可能更容易地研究木卫二的地下海是否存在着生命。科学家一直认为,这颗体积与月球相仿的卫星表面下有一个全球性海洋存在,其水量可能是地球海洋水量的两倍还要多。有水就意味着有生命存在的可能,不过木卫二地下海表面覆盖着数千米厚的极其寒冷而坚硬的冰层,很难直接开  相似文献   

14.
《百科知识》2011,(7):2+71-F0002,F0003
遥感卫星是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它们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探测。遥感卫星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也称地球资源卫星)和海洋卫星等几种类型。下面就是一组遥感卫星所拍摄的地球假色图片,图中的地球如调色板一般绚烂多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综述现代大地测量及其地学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内容包括地表和空间现代大地测量观测技术(如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系统、卫星重力、绝对和超导重力、海洋重力、卫星测高、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等)在地学不同领域(如导航、定位、重力场、地震、冰川、地表水、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等方面)的科学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11,(13):46-47
美国宇航局观测到五年来最猛烈太阳辐射大爆发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观测到5年来最猛烈的太阳辐射大爆发,抵达地球后可引发中度地磁暴,影响卫星通讯和地球上的电力供应。根据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的观测,除了一次小型辐射风暴外,此次太阳爆发还伴随一次耀斑以及一次日冕物质喷发。中型太阳耀斑在6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点41分(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的凌晨5点41分)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7.
刘沙 《今日科苑》2009,(20):45-46
随着人们对海洋探索的渴求以及空间科学技术的进步,卫星测高作为一种符合人类需求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发展起来,并且迅速成为了观测海洋和认识海洋的重要手段。伴随着大量的卫星测高数据的产生,测高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选择共线平差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航天局即将发射名为Goce的欧洲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这颗卫星可对地球重力场每一分钟的变化进行三维测量。科学家将利用它收集的数据,更好地了解海洋的运动情况,设计地球高地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19.
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航天局即将发射名为Goce的欧洲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这颗卫星可对地球重力场每一分钟的变化进行三维测量。科学家将利用它收集的数据,更好地了解海洋的运动情况,设计地球高地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一年365天从太空看地球“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站名的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工作的真实写照.自1986年建成并开始运行以来,该站不间断地接收、处理、存档、分发各类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为全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历史与动态卫星遥感资料.该站是我国国家级民用多种资源卫星接收与处理基础设施,多年来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曾分别为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题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