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4 毫秒
1.
我校是一所创办于1983年秋的农村职业高中,现有七个班,四个专业。三年来,我们联系学生实际,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在发展学生的知、情、行(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始终突出职业理想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把职业理想教育与“四有”教育结合起来我校学生来自农村,求知欲望强烈,但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相当一部分人对献身于农村的精神准备不足,总想跳出“农门”。因此,对学生进行“学农、爱农,献身于农”的职业理想教育尤育必要。为此,我们把培养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的“四有”新人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  相似文献   

2.
我校创办于1978年,针对本地区中学政治课、历史课教师短缺的状况,学校先是于1983年在原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基础上开设了政教专业,继而又将政教科(系)于1986年扩建为政史系。 我们于1983年招收首届政教专业学生。当时主要按照部颁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并就我系师资的具体情况,增开了社会学、美学和书法等选修课,基本上还属于小手小脚的“改”。 在进一步组建政史系之后,学校领导向我们提出了如何办好政史双学科制、培养适应农  相似文献   

3.
《农村教育》2005,(9):22-23
我校前身为射洪县职业中专学校,始建于1983年。199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经过多次变迁.不断发展,目前为止,我校占地400亩,实习基地100亩,教职工430人,在校生8550人,年短期培训农民工达5000人次,就业率达98%以上。我校先后荣获“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是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先进单位”、“劳务扶贫工程先进单位”和“劳务开发先进培训基地”。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认真做好“‘订单教育’、劳务培训、助农致富”三篇文章,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4.
农、林、牧专业是我校的骨干专业,也是我校的特色专业。我校涉农专业已连续招生十年,招生人数逐年递增,1994年招生185人,1995年招生213人,1996年招生369人,学生巩固率为99%。农、林、牧三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占全体毕业生的70.3%,其中有33%的毕业生拥有年收入在一万元以上的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家庭项目,7%的毕业生被选为本村的科技副村长。一、坚持主体行业为本不动摇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以保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目标。一个地区的经济由许多行业和部门组成,其中有的行业是本地区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我校位于宜昌市 东郊,占 地 242亩,其中实习 基地154亩,建有茶场、果园、淡水养殖和畜禽养殖场。开设有淡水养殖、畜牧兽医、果茶、市场营销、纺织工艺等专业。全校34个班,在校生1832人,教职工145人。1986年改办职业学校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教育兴农的办学方向,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育人“农字经”。10年来,共输送农类毕业生1586人,培训农业技术人员4628人次。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同志视察我校时,盛赞我校为农服务办学方向端正,并挥毫题写了“农民致富的摇篮”。 一、设农类专业 农村职校必须以科教兴农为天职,不能偏离为农  相似文献   

6.
我校1980年秋改为学制两年的农业高中。最初开设农技、果树两个专业班,招收学生110人。1982年秋,这两个班毕业后又开设了农业和副业两个班,招收学生90人。在两年多来的办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一个“农”字对学生进行“爱农、学农、务农”教育,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为农村培养技术人才。两个毕业班学生的合格率达97.7%,县、区、社队和各有关部门争相选用。据初步了解,受聘县农业局搞植保和土  相似文献   

7.
1984年我校是一所拥有初高中25个班,学生1300多人,教职员工120人的规模较大的学校。在县委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近年来,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发展,为上一级学校输送的人才,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一年胜过一年。我校1982年录取入大专的68人,中专12人;1983年录取入大专的102人,中专49人;1984年录取入大专的120人,中专40人。1984年入围人数,占考生数的77.5%。三年对比,录取的人数逐年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在体育方面,全校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忡衡研究员于1965年创立的,现已被列为国家教委的教育科学“七五”规划重点课题。我校于1983年着手准备工作,1986年正式进行了这项实验。目前有实验班4个,实验学生238人。我市教科所给予了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9.
我校是一个农村普通中学。我们的培养目标,除了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外,主要的还是为农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大军。所以,应该让学生多学到一些在今后劳动中用得上的知识和技能。我们根据当地特点和我校人、财、物的实际,从1983年起,在高中的两个年级中增设了农用电工、机械维修职业技术课。  相似文献   

10.
我校1983年开办财会职业班至今,共培养了16名珠算能手级选手,占全地区总数的80%,其中1人达到国家能手一级,1人达到二级。至于全体学生则有98%的人达到了普通五级。我校珠算代表队曾多次荣获地、市比赛团体总分优胜。1988年我省参加全国珠算比赛的6名队员有两名出自我校,其中有1名  相似文献   

11.
我校是一所农科类高级职业中学。自1987年起,针对生源差,流生率高,学生毕业后不能发挥一技之长等情况,对招生制度进行改革,采取统招与推荐相结合,效果显著,一改农职高招生难的状况,年年突破招生计划。去年招收新生333人,比原计划210人扩招了123人。根据我校招生方法改革的实践和体会,我们认为:改革农职校的招生方法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我校前身为射洪县职业中专学校,始建于1983年.199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经过多次变迁,不断发展,目前为止,我校占地400亩,实习基地100亩,教职工430人,在校生8 550人,年短期培训农民工达5000人次,就业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举改革旗走职教路努力培养农业高素质的劳动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是1983年5月创办的,是一所农村地区的职业高中。目前我校有教学班50个,教职工234人,在校学生2356人。近3年来,短期培训当地技术人员累计1157人。我校根据多年办学的切身体会,坚持改革发展这个硬道理,发展教育事业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瞄准市场需求。因此,近几年来我校更坚定了坚持职业教育应首先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在工作部署上,突出了产教  相似文献   

14.
1983年迄今,楚雄师专毕业分配到我县工作的教师已有145人(包括近来改行的);其中,中文专业34人,数学专业44人,外语专业16人,物理专业18人,化学专业30人,地理专业3人。从1983年到1985年间,楚雄师专的毕业生分到我县,由于当时中学教师紧缺,主要分往大姚师范、县一中、二中、农职业中学。现在全县十四个乡镇十  相似文献   

15.
我校是一所地处山区的农村初中,教学设备较差。为了按照物理学的特点进行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从1980年开始,我们就重视加强实验教学。经过三年多来的努力,我们自制了仪器510多件,连配购的仪器在内,使物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完成率都达到100%。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浓厚了,1983年升学考试物理平均成绩在全县前列。1982年被评为地区仪器、电教先进学校。1983年全省理化生自制教具展览会上,我校三件教具参加了展览,有两件获了奖。  相似文献   

16.
1979年,我们长春市实验中学开始了《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实验。当时使用这套教材的初一学生现在已升入高三。初步的实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1982年,我校实验班升高中数学统考平均114.7分(满分120分)。1983年10月,这个班刚刚升入高二的时候,曾和高三学生一起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报名六人,有四人进入吉林省前50名,其中洪涛同学获全省第四名。高二学年结束时,这个班又模拟参加了1984年高考的数学考试,平均成绩是70分,远远超过了我校应届高三学生的数学平均分。  相似文献   

17.
1980年9月,我校从初一开始,在一个班进行了使用部编教材,采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教学法改革试验。1983年7月第一轮试验结束,试验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除钻研教科书外,还能主动地阅读有关参考书,初步具备了独立获取、系统整理、科学应用知识的能力。升学考试数学成绩全班六十二人平均103.2分(满  相似文献   

18.
2000年 11月 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教社理事长成思危一行来我校视察。 我校是1979年由普通高中改办的全市第一所农业技术中学。1995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1999年被确认为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我校领导就以下四个方面向成思危理事长等人做了汇报: 一、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牢固树立和坚持为“农”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 针对平度要富起来,首先要使100多万农民先富起来这一客观事实,我校始终把办好农职学校,搞好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作为学校的基本办学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1983年,我校开展了为期6年的“小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实验”。这项教育实验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的题词为指导方针,以系统科  相似文献   

20.
我校属农职业中学,是省“陶研会”的实验基地。学校总面积约四百亩(平地一百五十亩,山场二百五十亩),有间作茶梨园三十余亩,桑园十亩,水田与旱地各十余亩,竹园二亩多,鱼塘三口(水面二亩多),制茶车间一个,养鸡场一个,养蚕室一个,学校设有蚕桑,多经、财会(中专)等六个专业班,和一个农职业师资短训班,有学生三百五十六人。预计到一九九○年将发展到十五个班,学生七百五十人。每年可为本县培养三百至五百名初、中级农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