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第4课主要讲述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大部分历史老师在讲课时都会强调要掌握《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代表作,却很少有老师对“明夷待访录”的含义作解释,可能很多老师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2.
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7题是一道学科内综合题,该题以“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导语,  相似文献   

3.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原君》,很明确的阐述了作为一国之君应具备的品质,即"为天下兴利除害",这在封建社会,无疑是进步的。在历史上也有较多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历来史学界对他们评价各异。而唐代的唐高祖李渊就是这样一位在学术界备受争论的历史人物,其功过得失史家对其各说不一。在此以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的思想,结合正史中的资料,辅以学术界对其研究的成果,再次评判唐高祖。我们可以看出高祖在执政期间维护其政治统治时奉行"兴利除害",同时在面对利益选择时也做到了利害的权衡。正是他的这种做法才使得唐朝能顺利巩固发展政权,也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实力大增。  相似文献   

4.
《原君》一文,选自《明夷待访录》。作者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学者称为梨洲先生;又固曾筑续钞堂于南雷,人又称他南雷先生。浙江余姚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他的父亲黄遵素是明末“东林党”的重要人物,因参与反对阉党魏忠贤的斗争,被害而死。黄宗羲也曾继续与阉党进行斗争。清兵南下,他曾在浙东一带组织义兵抗清。失败后,隐居著书讲学。清政府一再诱逼他出来做官,他都坚决予以拒绝。他的重要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等。  相似文献   

5.
“明夷”解     
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一生著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等文集。其文集命名中,“南雷”(为其号)、“宋元”(为朝代名)、“明儒”(指明代儒林)皆意义浅近,一目了然,唯独《明夷待访录》之“明夷”,命名奇特,颇有深意。查各类中等教育的语文教材,大都选有《明夷待访录》之《原君》一文,且其教材注释及相关教参均不深解“明夷”两字。故今特为阐释,以期有助于理解黄宗羲的思想,有助于教学。明夷,乃《易经》之第三十六卦,其卦画为“”,与晋卦“”互为复卦,皆为坤离组合。八卦中“坤”象征地,“离”象征火。  相似文献   

6.
历代都有不少学者认为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待访”对象是清朝统治者,并据此认为其有失士人气节。其实,黄宗羲于明清鼎革之际,潜心著就《明夷待访录》一书,其目的是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阐明封建帝王制度的弊端,设计出理想的政治制度。黄宗羲在书中自道“如箕子之见访”,其真实意图是要寻找与他志同道合、追求“天下为公”理想的仁人志士。  相似文献   

7.
△《黄梨洲》但熬《湖北学生界》1903年1月△《明夷待访录》(孝经义发微)宋育仁((国学月刊》十四期1923年。△《余姚黄梨洲先生传纂》谢国祯。北大《国学月刊》一卷五期1927年2月△《黄宗羲之生平及其著作》马太玄《中山大学语历研究所周刊》二卷十五期1928年2月△《黄梨洲先生  相似文献   

8.
黄宗羲,明清之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明夷待访录》,黄宗羲代表作,激越昂扬的战斗檄文。为使封建君主“不敢自为非是”,《明夷待访录·学校》首次呼吁“公其非是于学校”。这一呼吁,有胆有识,犹如警钟木铎,激荡人心。其重学校、轻君主、反封建、抗专制的民主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颇富特色、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9.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是明清之际反对封建专制政治思潮的主要代表.怎样评价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不少人认为,黄宗羲已或多或少地具有了“民主主义”或“近代民主主义”思想;有的甚至将《明夷待访录》与卢梭的《民约论》相类比.这是值得商榷的.毫无疑问,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是当时封建正统思想的异端,后来又成为晚清资产阶级改良派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但是,  相似文献   

10.
黄宗羲(1610—1695)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著作很多,有一百多种、一千多卷。三个多世纪前的明清交替时代,中国历史正经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所表达的政治和社会理想,标志着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从制度上来认识社会、政治和历史。这是中国思想史的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他的思想对后来的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1.
《明夷待访录》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清代朴学“先导大师”之一的黄宗羲(1609—1695年)的重要著作,它集中地反映了黄宗羲以批判极端君主专制为核心的光辉的政治思想。顾炎武在读了此书以后,大加赞赏,以为照此实行,则“百王之敝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还也”。梁启超也说:“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  相似文献   

12.
拙著《论〈明夷待访录〉的近代民民主主义思想》(见本学报85年第2期)已经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四个方面,对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的近代民主主义思想进行了一些探索、但还觉得言有未尽,不足以表现宗羲大著的宏博内容和深刻思想,因此,有必要再进一步地挖掘整理,批判继承。下而从置相、取士两个方而再一次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原君》是我国清初著名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黄宗羲所著《明夷待访录》里的第一篇论文。它以进步的民主思想,大胆地揭露了君主专制的罪恶,谴责了封建帝王的残暴、荒淫和自私,充分表现了黄宗羲这个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初期的时代先驱者的战斗姿态。文章分析透彻、批判集中,采取了托古论今、古今对举的表现手法,鲜明而又深刻。现在,本文仅就《原君》的写作技巧,略作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杨勇 《文教资料》2011,(27):105-107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代表作品之一。《原君》和《原臣》两篇为本书之基础前提,《学校》篇亦是在此基础上立论、施论。本文以其中之《学校》篇为中心,对其中思想进行反思。黄宗羲关于学校教育和参政议政的理论体系的很多内容值得借鉴,诸如全民教育.学校引领社会舆论等;但仍有许多不足,失之空想,难以在当时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7,(2)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中指出:从唐朝“租庸调制”、“两税法”、明朝“一条鞭法”到清朝的“摊丁入亩”,历史上每一次“并税”改革,无不是以农民的“减负”始,而催生出另一次“杂派”高潮,导  相似文献   

16.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他一生著述颇多,其中,《明夷待访录》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是其法律思想的结晶,具有鲜明的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本文试图对其宪政思想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能够对其法律思想能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学校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晚年自称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政治论著,里面提出了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改革要求,对君主专制提出了猛烈的抨击,其中《学校》一篇,集中阐述了他对学校的主张。这种力主学校议政、由学校决定是非的要求以及教学民主的思想,在当时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这里刊载的是《学校》的摘要,注和释读参考了中国教师阅读网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8.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州,又号南雷,明末初余姚人。明崇祯去世后,亨鲁王,官御史。曾聚众起义不成,奉母返乡里,隐居不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荐修明史,均力辞不就,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黄氏为清初大儒,于经史群籍以及天官地志、九流百家之教,无不精研。著作甚丰,有《宋、元、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以及《南雷  相似文献   

19.
对蔡尚思的"反君权"说提出了质疑,认为黄宗羲虽然在他的《明夷待访录》一书中对秦以来奉行的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可是他的思想并没有跳出君权思想,他提出的一系列措施不过是要有效地限制君权而已。  相似文献   

20.
明清之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农民起义的风暴冲击着腐朽没落的明王朝,趁机入关的清贵族却扑灭了农民革命的烈火,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政权——清朝。清征服者依靠野蛮的民族恐怖政策,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激起了人民强烈的反抗情绪.当时,站在人民利益一边的进步知识分子,开始有意识地总结朱明王朝衰亡的历史教训,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动荡的现实,对维系中国两千五百余年的封建王权提出疑问,产生日渐强烈的民主意识。一六六三年,《明夷待访录》问世,使中国思想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以其雄肆犀利的笔触.无情地撕下了封建王权的神圣外衣,猛烈地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成为中国第一部《人权宣言》。这部不朽著作的作者,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杰出的历史学家黄宗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