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南乔民 《收藏》2000,(8):42-43
  相似文献   

2.
李克勤 《收藏》2006,(3):98-98
《收藏》2005年2期发表了张建中先生的《古钱奇葩——新疆红钱》一文,文章说:“新疆红钱的由来……凡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统一新疆以后所铸钱,不分南、北路,不分材质,都属于新疆红钱这一范畴。”对此看法笔者不敢苟同,现谈点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闫於庆 《收藏界》2011,(7):87-88
"常平通宝"是我国古钱收藏中最常见的外国方孔古钱。长久以来在有关"常平通宝"铸行的资料里,都说明"常平通宝"是由朝鲜国常平厅设监铸造,故以此命名。很多古钱收藏爱好者,包括一些我熟悉的资深泉友,都对此论深信不疑。朝鲜"常平通宝"  相似文献   

4.
董大勇 《收藏》2001,(7):27-28
笔者既是(《收藏))杂志钱币栏目的责任编辑,又常常不可推卸地为泉友们作些鉴定工作,虽年过六旬,还得因为泉市赝品花样越翻越奇,手段千变万化而不断练脑、练目,尽量避免因自己的失误而直接为泉友造成损失,避免杂志刊出后形成误导。近几年手忙脚乱感慨良多。记得我曾在电视及报刊等多种媒体中呼吁、撰文,反复提醒:不要轻信“收藏古钱,一夜致富”的神话,没有起码的鉴别水平,千万不要涉足泉市,更勿按图索骥,信手乱买,业界同仁也多有提醒虚假广告行骗误导之举,但令人忧心的是,近来盲目“跟进”的人,仍然数量不少,特  相似文献   

5.
徐勇 《收藏》2006,(11):138-139
多年前,我在电台作访谈节目时,曾邀请钱币收藏家陈达农先生到播音间,作过有关古钱收藏的访谈。陈达农先生(图1),字敬吉,号四显斋主、西塞泉叟。祖籍浙江上虞梁湖,1919年出生于湖州。陈先生爽朗豁达,虽已耄耋之年,身体依然健朗,每个星期天总是用半天时间到湖州府的的古玩摊转一圈,和泉左们聚会品谈(图2),泉友们会带着收集的钱币向他请教(图3),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进行解答,丝毫没有一个大收藏家的架子。在中国古泉群,陈达农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人物,他曾在文章中说:“湖邑当代藏泉者,仅潘澜江、郑德涵及余数人而已。潘以多,郑以精胜,我以奇胜,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6.
王泰初 《收藏》2009,(3):136-137
对于半两钱来说,尤其是早期半两钱,其钱文、形制几乎找不出相同重样者。这是由于当时的工匠信手刻范,甚至一钱一范所致。在半两钱中除了钱文书法遒劲壮美的外,还存有不少钱文书写特异者。这些特异字形半钱既有欣赏价值,又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因而受到藏家重视。就钱币收藏而言,除厚重半两之外,半两异品钱已成为寻觅的又一目标。  相似文献   

7.
杨学礼 《收藏界》2011,(1):79-79
本人早先收藏一枚"第一重四两"古钱,钱径41.4毫米,穿径8.6毫米,厚2.4毫米,重20克。此"第一重四两"钱面有外廓,背平素,与大"半两"相同,品相佳美,通体硬绿锈包浆,轻掷于地,则哑然,而无转音亦无破音。钱面文是非常精美的小篆,笔划均匀,结构完美,是一枚珍稀的砝码钱。  相似文献   

8.
王泰初 《收藏》2009,(4):117-117
“大泉五铢”钱是一种不伦不类的钱币。大泉与五铢钱本是两类钱,王莽篡汉后废五铢钱,改铸“小泉直一”“大泉五十”钱,由于“大泉五十”为虚值大额货币、引发了盗铸蜂起,“大泉五铢”钱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南方云 《收藏界》2012,(7):78-78
茂友最近淘到一枚“汉兴”钱,兴奋地邀我前往一同欣赏。  相似文献   

10.
王泰初 《收藏界》2010,(2):77-78
所谓品相,是指收藏物品的外表好坏精美程度。 收藏讲究藏品品相,因为藏品的品相决定同类藏品的学术、观赏和市场价值。钱币收藏由于钱币复品较多.就更重视品相。复品越多,藏者对藏品的品相要求相应越高。  相似文献   

11.
孟建民 《收藏》2009,(7):131-131
笔者藏有一枚西夏文“福圣宝钱”(见图),为西夏毅宗李谅祚福圣承道年间(1053~1056年)所铸,是西夏最早自铸的年号钱。其轮廓规矩,文字粗犷豪放,向来为古钱币收藏爱好者所赞赏。  相似文献   

12.
连布与钱牌     
蔡炳根 《收藏界》2010,(7):87-87
罕见的“安阴二”连布 连体钱币是当今的一项热门藏品,如今的人民币不仅有二连体、三连体,更有40连体、80连体,钞票的连体越多收藏的价值就越大。连体钱币,起源于战国时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楚国,就铸造有“四布当忻”的连体币,是将两枚“四布当忻”的双足连接在一起,成为“合二而一”的一枚连体布,古钱学上称之为“连布”。连布在流通使用时可以连体使用,也可以“一分为二”把两者截开独枚使用。在古钱目录中就有“四布当忻”截开后的单体币和联体币的两种拓图。  相似文献   

13.
张建功 《收藏》2007,(5):142-143
《收藏》2006年第3期刊载了李克勤的《新疆有的红铜钱不是新疆红钱》一文,对笔者《古钱奇葩——新疆红钱》(《收藏》2005年第2期)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分析。李克勤先生文中认为“新疆红钱仅限于南疆八城通用”,而北疆的红铜钱(包括黄铜、铁质)等,“则属制钱范畴”。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不利于全面了解和认识新疆统一后的货币全貌。  相似文献   

14.
薄湘立 《收藏》2009,(4):122-122
宋代的古钱币在中国的钱币收藏领域是一座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富矿山,每一位钱币爱好者都能从其中发掘出自己喜爱的瑰宝。  相似文献   

15.
南巧民 《收藏》2001,(2):56-56
从公元前2世纪起,以丝绸贸易为纽带的欧亚丝绸之路,使东西文化得到交融和渗透,一直延续千余年之久。丝绸之路东起中国长安,途经新疆、克什米尔、阿富汗、伊朗、中东地区,抵地中海东岸土耳其,直到意大利罗马等地。甘肃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西部哨所,从这里进入古代新疆,先后开辟了沿天山西行的南路一线和北路一线。其中南路又先后分为两条线:即沿塔里木盆地南缘一线及盆地北缘一线。  相似文献   

16.
苏定鸿 《收藏界》2010,(4):91-91
靖康钱无论何品种,都很珍贵,靖康对钱更为珍贵。笔者有幸藏有“靖康通宝”折三真、篆书对钱。  相似文献   

17.
钟成华 《收藏》2011,(8):112-112
南宋宁宗赵扩驾崩后,丞相史弥远弄权废弃太子赵弘,拥立赵昀继位(1224-1264年),是为理宗,改元为宝庆年号。  相似文献   

18.
刘存忠 《收藏界》2010,(1):71-71
在中国几千年的钱币历史上,形成了一种规律,就是几年号时间不长而又动乱的年代,所铸行的钱币,都比较珍稀,正所谓“乱世出珍钱”,只有弘光钱是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9.
黄正明 《收藏界》2010,(9):76-76
不久前,我集到一枚"第一重四两"秦权钱,对照1940年丁福保编的《历代古钱图说》相关说明和拓图,钱币大小、钱文风骨完全相同。丁氏定为秦初权钱,珍贵无定价。以前我看到有报刊杂志对此类钱币的报道,仅对"第五重四两"、"第九重四两"、"第十七重四两"有报道,  相似文献   

20.
林道 《收藏界》2010,(3):80-80
笔者从民间收集到一枚可供悬挂的武财神吉祥钱(见图)。其尺寸之大、制作之精、包含内容之多,是笔者所见到的大花钱中非常少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