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初中数学课堂,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先进教育理念的贯彻是好课的众多要素中最为核心的要素,而教育理念中最重要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佳表现形式是实施先学后教.它的优越性在于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脱离教师的思维禁锢,创造力等多方面的重要能力可以得到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3.
能够上好课是每一个怀有职业理想的教师的夙愿和追求。学生能学到知识,能力能有提高,思想能有所升华,个人素质能得到提升和发展,这样的课无疑是好课,一堂好课应该是德育无痕、科学务实、开放民主、有实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理念进入教师认知领域,评价好课的标准也带来实质性的转变,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上来。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应突出以下特征: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体现课程理念,过程流畅自然;激发学生情趣,课堂活泼有序;展示教师素质,听课如同享受;设计完美提问,思维延伸课外。应凸现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参与、交流、达成状态。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理念进入教师认知领域,评价好课的标准也带来实质性的转变,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上来。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应突出以下特征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体现课程理念,过程流畅自然;激发学生情趣,课堂活泼有序;展示教师素质,听课如同享受;设计完美提问,思维延伸课外。应凸现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参与、交流、达成状态。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标准,国家教育部已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只是具体的操作细则还有待明晰。对于“好课”的探究和认识,尚处于见仁见智阶段。评价一节课的好坏,最重要的是看这节课是否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是否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在浑然一体的教学中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7.
晁晓瑞 《考试周刊》2013,(69):77-77
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如果不对好课的标准进行重新认识.则势必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一堂小学数学好课的评价标准:“一个都不少”——面向全体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关注学习过程:“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注重学用结合:“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着眼全面发展,具备这些标准的课就是好课。  相似文献   

8.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个常话常新的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该论题的研究就从来没有间断过。从2013年第11期至2014年第11期,《历史教学》杂志社总共刊登了16篇有分量的文章来讨论历史好课的标准。本次讨论,可以说是近30年来最为集中的一次。其最突出的意义在于全面梳理和呈现了进入21世纪后、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课程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课程实施实际效益的直观评判,而一堂好课除了受制于经验理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受评价标准的规约和牵引。因此,把一堂好课的评判标准放在发展性评价视野中进行审视是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具有悠久的哲学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以往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积极成果,创立了自己"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再次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1.
一堂英语好课的标准,不少专家学者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理论指导和进行了生动地阐述。叶澜教授在他的"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了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三新”背景下什么样的历史课才是真正的好课进行探讨,指出好的历史课“心中有学生,眼中有温情,学中有兴趣,悟中有素养,考中有成绩,忆中有余温”。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以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为核心,上好新时代思政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课堂教学流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思考初中道德与法治"好课"的标准,提出上"好课"要有三种意识。  相似文献   

14.
"真语言"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语言,它的存在与否决定着教学是否有效.对"真语言"生成标准的探究既是为了提出标准,也是为了推进教学高质量地发展."真语言"的生成标准应基于非量化的评判,主要体现在:"教"是否具有知识态度与关怀责任、学生是否获得全面成长、教学交往意义是否增殖等方面.这一标准意味着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生成真正意义的建构交往观和完整意义的知识观,并融入对学生的关怀与爱,使学生不仅能实现认知的建构,而且还能促成其他积极品质的生成,最终构建有效交往的教学形式,激发有效交往的驱动力,调动有效交往的积极因素,提升有效交往的增殖性.  相似文献   

15.
王慧 《文教资料》2008,(31):39-40
近年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对译者关注程度的提高,译者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翻译主体性研究"浪潮的掀起,译者获得了新生和更大的自由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使翻译活动更好地进行下去.此外,译者在发挥其自身"主体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他主体的存在,在"主体间性"中把握"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林晓冰  柳伟 《培训与研究》2007,24(11):119-121
应用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理论和理解与解释理论,可以获得对严复的"信"的翻译标准的更深层解读。"信"的翻译标准要求译文忠实原文文本的意义。文本的意义是复杂的、多层面的。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理解无法克服历史的局限性,绝对的文本理解是不存在的。理解的相对性决定了"信"的标准的相对性。"信"的相对性不否认"信"作为翻译标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18.
考察分析“黄山文化”概念及内涵,阐述进一步发掘整理和保护开发“黄山文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每位老师都想把课上好,但好课之"好",是有一定标准的。有的人认为一堂好课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有的人认为一堂好课是"小手直举,小眼发光"。其实不管怎么说,核心就是:你的教育主体——学生,是不是真正进入了课堂的佳境。  相似文献   

20.
大爆炸宇宙论的宇宙"奇点"问题引起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从中引出的诸多哲学宇宙观问题,推动着当代哲学宇宙观的内容和形态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