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论新闻美     
六月底,本院新闻系七七级召开了第二次新闻学学术报告会。会上,有六位同学发了言。我们选登孙振斌、郭镇之同学的两篇发言稿。  相似文献   

3.
朴实自然写新闻宋亚田“记者在‘相当一夜国门兵’的激情冲动下,自带背包爬到边防某团两个设在边境一线的前哨班时,已是4月18日晚9时。”这是发表在报纸上的一条消息的导语,就这短短不到60个字的导语,令我留连,反复玩味。一般人写这样的导语,通常是把时间放在...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我国美学中的一个特殊范畴。它是表现在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和某些园林、雕塑、盆景中的一种艺术境界。所谓境,是指外界的环境、景象,所谓意,则是指创作者的情趣、哲理。意境是意与境、景与情、心与物的结晶和统一。王国维认为,作品只有创造出意境,才可以称之为艺术,才是美,才能给人以美感。那么怎样的作品称得上有意境呢?王国维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如其口也。”他还以著名词人姜白石的作品为例,明确界是“意境”为“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确实,大凡一首好诗,一幅好画,一尊雕塑,无不将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一种艺术境界,从而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冯蔚宁 《新闻界》2007,(5):173-174
新闻语言具有的结构形式,构成特殊的章法,其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内容表现为一定的美感,就有了新闻语言的章法美.  相似文献   

6.
《自然与科技》到了而立之年,当然要热烈祝贺。30年来,《自然与科技》始终在为让科学更加贴近百姓而努力,始终在用朴实的语言向社会公众传递科学之美,始终在为公众理解科学乃至公众参与科学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8.
在1998年《新闻与成才》杂志上,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转述了一个对他从事新闻写作影响至深的故事:1948年秋天,我军发起济南战役,提出“打下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城破时国民党守军头目王耀武化装潜逃,很快被我军在田野里活捉。当时一位主持战地油印小报的同志,为这条重大消息初拟的主标题,曾有过:“人民战争威力无比”、“战犯难逃罗网”等的想法,但又觉得很平淡。这时有个战士边跑边喊:“王耀武抓住了”,于是便据此作了主标。它简洁、生动、朗朗上口,特别是一个“抓”字,妙极了,使人有一种“动感”,似乎把读者带…  相似文献   

9.
在1998年《新闻与成才》杂志上,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转述了一个对他从事新闻写作影响至深的故事:1948年秋天,我军发起济南战役,提出“打下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城破时国民党守军头目王耀武化妆潜逃,很快被我军在田野里活捉。当时一位主持战地油印小报的同志,为这条重大消息初拟的主标题,曾有过:“人民战争威力无比”、“战犯难逃罗网”等的想法,但又觉得很平淡。这时有个战士边跑边喊:“王耀武抓住了”,于是便据此作了主标题。它简洁、生动、琅琅上日.特别是一个“抓”字,妙极了,使人有一种“动”感,似乎把读者带到了活…  相似文献   

10.
面对有限的新闻资源,新闻媒体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面对现实,新闻界的一些同志已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绝技,他们另辟蹊径,不在老路上兜圈子。他们在为自己和媒体博得利益的同时,也为新闻撑起了一片“奇”美的天空。  相似文献   

11.
《声屏世界》2009,(1):59
曾看过这样一篇关于电影《指环王》的影评:“电影里有一个魔力无边的戒指,谁得到它谁就能统治世界,要是坏蛋得到它,全世界都得遭殃。只有跑到很远的一座神山,才能把戒指毁了。可甭管是谁,一拿到它首先想到的就是先满足自己的贪心,连神仙也不例外。后来,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一个孩子来完成,因为孩子没有贪心。这下孩子惨了,上刀山,下火海,不是碰上妖精,就是遇到怪物。戒指到底毁没毁,电影里没说,  相似文献   

12.
初学新闻写作,总要涉及语言的应用问题。新闻语言,要求简炼朴实、清新活泼。新闻语言的简炼朴实和清新活泼这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有的人认为,要写得清新活泼就必须藻饰,似乎文字越华丽就越好。于是大量堆砌形容词,结果华而不实,芜杂冗长。其实,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对美的新闻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在这方面,我有过一番尝试。3月22日,《新疆军垦报》第三版刊登了小通讯《老杨脱盲记》。我深深被四十二岁的工人杨让喜发愤脱盲的精神所感动。但是,这篇二百多字的小通讯,不解渴,觉得言尽而意未尽。我想再写一下,怎么写?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再写一篇《老  相似文献   

14.
含露的山茶,常常引人注目;带雨的梨花,也易激起美感。万紫千红的春景,无疑使人流连忘返;云淡林疏的秋色,同样令人心旷神怡。大自然的美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绚丽,有的雄伟,有的妩媚,有的朴素。然而,在诸多的美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的却是朴素。俄国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一切美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新闻之美     
新闻做到眼下,往往有在死胡同里左冲右突的悲哀与无助。要订阅量,要收视率,要市场份额,要广告合同……似乎新闻必以博人眼球为最终目的。于是,造假、扬恶、捧丑,诸般不齿,竟让众多新闻人趋之若鹜。悲哀,无奈,这是新闻人的悲哀,新闻人的无奈。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美     
大千世界,无处不存在美。各种自然现象,如日月光华,名山大川,天上的彩霞,地上的花草;各种社会现象,如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科学上的发明创造,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各种艺术现象,如云岗石窟的雕塑,人民大会堂那庄严宏伟的建筑,《红楼梦》那命人心醉神驰的情节……无不美在其间。那么,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新闻,是否也存在着美,是否也可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呢?有人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新闻是传播信息的,与美风  相似文献   

17.
新闻美拾零     
(一) 新闻与文史血缘最近,它们像一母所生的三个孩子,各自独立又酷似母亲。譬如一部《史记》,文学家看到的是形象和传神;史学家看到的是翔实与不朽,报人看到的是客观和真实。 在漫漫的人生途中,文、史、新闻在冲突中互补,在交融中征服,在彼此独立时又时时借助,其独立性愈强则亲情和缘份也日厚。 (二) 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审美需求,它们充分发展着自己的个体和个性。文学仿佛天马行空,自由浪漫,美不胜收,近似艺术;历史如牛负重,埋头实录,稳健扎实,近似科学;新闻则似蜂不辍,权衡掂量,博采精炼,近于政治。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报道中,有许多美的准则,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和谐。和谐,希腊文的解释就是联系、匀称。《辞海》的解释是配合得当,谐调。从美学的观点看,和谐是形式美的一个原则,指事物和现象的各种因素的协调一致。正如我国美学家蒋孔阳在《美与审美观》中所说的:“美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美的形式也是千姿百态的。然而,美是一种有机的整休,美的各种要素之间都必须达到和谐统一。”“只有寓多样于统一之中,才能唤起人们的美感。”印度的果戈里则进一步说:“再没有比各部分之  相似文献   

19.
新闻美断想     
(一)一九八四年全国好新闻评选中传出一桩趣闻:上海青年报送评的一篇社论,竟然是两张照片!这篇名之为“图象社论”的“社论”,刊登在该报一九八四年八月十日头版头条,在“中美女排队员为什么都哭了?”的赫然大字标题之下,仅有一句引言和一句话:“‘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对照这句话,请想一想——奥运会中美女排决赛,中国女排夺得‘三连冠’。当电视屏幕映现出  相似文献   

20.
新闻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