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回顾电化教育发展历程讴歌教育信息化发展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化教育一词,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1935年江苏镇江民众教育馆将该馆的大会堂定名为“电化教学讲映堂”。这是我国最早使用“电化教育”这个名词。  相似文献   

2.
作为推行民众教育中心机关的民众教育馆,在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众教育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内容涉及到民众教育馆的历史沿革、概念、主旨和目标、区制、馆舍、组织、人员等,特别对民众教育馆的概念和人员的标准存在的分歧较大。由于中国特殊历史时期政治文化的影响,这些分歧更多地体现出模仿性和伪问题性。即便如此,民众教育馆的研究仍然为教育的进一步民众化提供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3.
一、镇江民众教育馆概况 镇江市在30年代是江苏省省政府所在地。镇江民众教育馆的全称为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成立于1930年9月14日,馆址设在镇江城内正东路,由原镇江县学宫改建而成,占地面积约为16亩,馆内建筑包括办公室、教室、民众阅览室、教导部等办公及  相似文献   

4.
北京解放,建立北京市人民政府,当时市政府教育局第四科主管社会文化和民众教育工作。后改为社会教育科,主管工农教育。北京解放前夕,伪教育局只在前门和鼓楼设立了两所民众教育馆,这两个馆在“国民教育”方面只办了几个“国民学校”,实际上是识字班作为点缀。解放后,人民政府很快把民众教育馆改为文化馆,并在每个区增设文化馆一座,在周围群众中迅速办起了一批识字班。同时,各区人民政府也建立了文教科,把工农教育领导起来,在中小学内也办起了识字班。  相似文献   

5.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安徽民众教育馆,作为一种综合的教育机构,在社会变迁的历史环境中,本文对安徽省的民众教育馆的机构规程及其开展的工作做一次探究,并对其在抗战前的安徽社会改造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6.
民众教育馆是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综合机关,它前接北洋政府时期的通俗教育馆,后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馆、图书馆,繁盛时期曾推广至全国各地.民众教育馆大多假文庙、贡院、庙宇、会馆等旧址所设,在修葺、扩建过程中,不仅延续了原先建筑的文化象征意义,也晕染上浓淡不一的国家在场的政治隐喻色彩,这在实际上影响和规约着民众教育馆事业的发展.民众教育馆的兴衰发展,既是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独特发展的规律所致,也与政府对社会教育和“动员民众”的态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概述】风俗,亦称民俗。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为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下来的一种生活方式或生活文化。民俗一词在近代作为一个固定的学术名词而被普遍使用,还是在1846年以后。当年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首先正式提出“民俗学”这一学术名称。我国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引进这门新兴学科的。其实,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专门论述民俗的书———《风俗通义》(应劭)。在全球,不同种族、肤色的民族有着不尽相同的风俗。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体现出这一点。大体上说来,风俗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相似文献   

8.
概述 民俗文化是指以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为写作对象的文学形式。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它一诞生就带有社会性、整体性的特点,这就是因为它是民众的意愿和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在特定时空中的一种集体体现。 民俗一词在近代以来作为一个固定的学术名词而普遍使用,还是在1846年之后。该年,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W·J·Thoms)正式提出了“民俗学”这个学术名称。我国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引进这一门新兴学科的。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用“民间的风俗”来解释民俗一词的含义较为确切。理由是: 首先,“民俗”突出了“民…  相似文献   

9.
正一、英语电化教学中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我国英语电化教学从起步至今已十几年,中学英语电化教学开始实施的时间很早,但手段和设备比较单一,一直以录音机为主要媒体。真正现代意义的电教设备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普及在我国来讲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90年代中期进入迅速发展阶段。英语电化教学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教学媒体的更新。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往往是创造和推动一种新的教学形态的直接动力。由此可见,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从根本  相似文献   

10.
教育界素有“南陈北董”之说,“陈”是指陈鹤琴,而“董”是指董渭川。 董渭川“1901要1968”,原名董淮,字渭川,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1927年从北京师范大学高师国文研究科毕业,民国时期先后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中央大学区视察员、江苏东海中学校长、南京民众教育馆编辑主任、安徽省教育厅督学兼第一科科长、河北大学国文系教授、山东省教育厅督学、山东省民众教育馆馆长、四川南充民众教育馆主任、教育部第一社会教育工作团团长、江苏省立教育学:教授、广西省教育厅顾问、广西大学教授、国立北平师范学:教授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副教务长,全国政协第二、第三、第四届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引进教学领域,教学手段正在日趋现代化.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运用现代化的电化器材和电化教育资料进行教学活动的,叫“电化教学”.当代世界各国常用的电化教学工具,多种多样,有幻灯、广播、录音、唱片、电影、电视、录象、学习机、计算机、语言实验室等等.电化教学是二十世纪教学改革的重大成就之一.二十世纪初开始拍摄无声电影,利用收音机进行教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迅速发展;五十年代有幻灯机、磁带录音机、电视、语言实验室;六十年代出现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配合、闭路电视;七十年代开始在教学中使用录象机、电子计算机;现还在不断革新.实践证明,电化教学具有  相似文献   

12.
民众教育馆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政府建立并主导的一种社会教育机构。它与学校教育有别,是在城乡广泛设立的、面向基层民众、实施社会教育的"中心机关"和"综合机关"。朱煜著《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1928—1937):以江苏为中心》一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成  相似文献   

13.
张毅 《学科教育》2013,(6):118-125
“语文”一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被确定为我国母语课程新名称前已有六十多年的应用史。“语文”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产物,在当时被赋予了语言救国的使命。这一词语在20世纪上半叶已普遍使用,且已成为当时我国母语教学界话语的关键词,其本义是“语言(口语)文字(书面语)”。新中国成立之初“语文”被命名为我国母语课程名称有着当时政治、文化和课程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有其历史必然性,然而,这一名称也存在着两大内在缺陷:名实不符以及名称中民族或国别标识缺失,几十年来已给我国母语课程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当前,由于我国母语教育界对于“语文”一词使用史的集体性遗忘,造成了长期以来我们对这种内在缺陷的忽视。  相似文献   

14.
这一讲谈一谈童话。童话这一名称是“五四”以后从日本移植过来的。其实童话在我国出现得很早,大家比较熟悉的《柳毅传》、《南柯太守传》、《中山狼传》等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在四十年代就针对学校教育机制写出了《枯坐听讲》这篇文章,他在文中说:“学校教育的毛病很多”,有一种不大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让学生们坐在教室里的椅子上听老师讲说的办法。”并说学生“直挺挺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上几个小时,甚至一天、几年,即使再有趣的故事,再吸引人的东西,也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厌倦”,于是就“有茫然瞪着眼睛”的,“有勉强振作脸色”的,“有东一眼西一眼,好似搜寻什么神秘东西”的,“有咬着嘴唇”防止“把呵欠打成的”等各种怪现象发生。他指出,这种十六年来(从小学到大学)消磨在椅子上的“疲惫”、“厌倦”,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中期,我国文学研究界曾经有过一场文艺学方法讨论的热潮。这中间,曾经出现过对任何新方法一概顶礼膜拜、无条件接受以及任何一种新方法都不值一哂、不屑一顾这样两种倾向,为了总结这场“方法论热”的经验教训,在文艺学和现代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旱象之说     
《河南教育》2009,(3):2-2
牛年的开篇就是几十年一遇的大旱,讲究开年大吉的民众心里多少总有一点儿别扭。再加上几场“凑热闹”的火灾,心情又多了几分沉重.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童话是一种“幻想和实际混合”的故事.据有关专家的考证,“童话”这个名称是从日本引进来的。虽然我国唐代的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童话,但是第一次使用这个名称的我国是在二十世纪初叶。被人称为“山野奇花”的民间童话作品的搜集整理工作,近半个世纪以来,可以说是硕果累累;然而民间童话的理论研究,还不尽人意。从“五四运动”以来,在民间童话这个园地里,有一批拓荒者辛勤劳作,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叶苍岑先生,今已执教五十八年了。叶先生是《中学语文》的顾问,是语文教学界一位受尊敬的学者。从五十年代起,我便是叶先生的一位读者;粉碎“四人帮”后,才有机会认识先生。这几年,因为开会、讲  相似文献   

20.
1989年,在四川成都举行了“全国小学语文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这是我国80年代小教教坛上一次规模空前的全国教学盛会。在这次观摩活动中,河北省张家口市的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上了示范课《第一场雪》,他摒弃繁讲冗析的教法,而是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