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乡土史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学生在中学阶段必须学习的内容,对此,我国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已作明确规定。但是,如何认识乡土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以利用它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以求教于诸同行。 一、利用乡土历史教材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学科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科学。而且它讲的都是过去的人物和事件,不能通过实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这方面,有一些具体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要选择好讲授新课的突破点 历史知识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历史是讲过去的事情。但是学生认识事物总是由近及远的,所以讲课开头就要注意把过去和现实结合起来。比如美国独立战争这章,与其开始就讲  相似文献   

3.
国家教委关于《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对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乡土史教学做出了明确规定。如何认识乡土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乡土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学科不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学科,但由于所讲的都是过去的事情,有些人物和事件离现实又很遥远,加上历史课本因受篇幅的限制,对历史事实不可能作比较详细的叙述,中学生对历史感到比较陌生,学习的兴趣往往不浓。进行乡土史教学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严重的误区,即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便成了年代、数字、概念和规律的堆砌,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感觉索然无味。这一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忽视了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由于历史的过去性和不可逆转性,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文字记载的历史而不是历史的本体。它只能被我们所认识却无法直接感知,只能被我们所理解却无法重复验证。这与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与青年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因此,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便显得更为重要了。笔者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中电影资料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过程一般是由具体事实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通过对丰富的历史表象进行思维加工,再形成历史概念等理性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感知历史事实材料并形成历史表象,除了应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还必须借助形象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6.
乡土历史是根据本省、本地区的考古发掘或文献资料,经过整理编写成的适合本地教学用的教材。教学实践证明,乡土历史是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历史教学大纲》规定:中国历史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外,各地可自编地方乡土教材,补充教学。因此,对历史教师来说,如何认识乡土历史在教学中的作用,利用它来达到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运用乡土历史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与直观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学科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它讲的都是过去的人和事,时间和空…  相似文献   

7.
<正>一、情境创设,学生理解过去的重要载体客观存在的历史一经发生便不可逆转地走向消亡,一切被我们认可和接受的历史,都是借助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按照一定的研究方法重建的历史。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且不可再现,它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加之学生缺乏认识和理解历史的系统资源和途径方法,无形中又加大了学生认识历史、理解历史的难度,中学生学习历史面对的是主客体交织的四重历史世界。  相似文献   

8.
宗阳 《教学月刊》2008,(3):27-28
历史反映的是由远而近、循序发展的客观事实,所以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性质,无法通过实验等手段复制或重演,这样的特点恰好与由近及远的认知程序相反,不利于学生感知和认识。因此有学生说:“学习历史有什么用,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太枯燥了,不好玩。”这些看法虽说有些偏激,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学生与历史的心理距离,很有代表性。因此,我们的历史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个人体验结合起来,让历史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进历史,与历史进行对话,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无处不在;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过去,它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同样有用。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1947年,朱光潜先生在《克罗齐的历史学》一文中曾对这一命题做了如下阐发:“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实底思索,打动现实底兴趣,和现实底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联贯。”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左图右史”,足见他们对历史地图的重视。确实,从古至今历史地图都是读史、学史的一项重要工具,它既能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面貌,又能激发学生学史兴趣。由此可见,历史地图已成为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有以下几大优点: 一、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兴趣,学习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动力。历史知识的过去性是历史知识一个最显著和最基本的特征,历史过程发生以后事过境迁、过眼云烟,是不可重复的。这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难点。我们只能凭借前人留下的间接的历史材料来认识,但如果我们仅仅依托抽象、枯燥的文字资料去认识历史,是不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不易激发他们的学史兴趣,以增强教学效果。但丰富、形象、直观的历史图片资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系统地反映了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的生活,但要使众多的历史学习者  相似文献   

11.
从本质上看,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教学中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体现着人类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是从感知对象开始的。在对这些对象毫无感性认识的情况下,教学工作是无法进行的。 教学工作中学生的感知活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实际的事物、图表、模型、实验以及运用幻灯、电影、电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呈现的图象及音响的感知;其二,由于教科  相似文献   

12.
历史是过去和现在有某种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更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它有着特殊的使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每一个从事历史教育的工作者,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师所必须明确的。历史学科内容的过去性是毋庸质疑的,也是人所共知的,就内容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都与学生有相当的距离。那么,如何缩小这种距离,使学生从思想感情上更乐于学习历史,更善于学习历史,而且从中接受熏陶,完善自我人格呢?丰富的历史知识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性,具有巨大的教育作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知史、鉴史、治史的能力,而其关键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它要求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从而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规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强化知识结构、阶段特征、内在联系、基本线索四个方面的教学力度,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今天,我们的历史教学必须适应“三个面向”的战略指导方向,这就对教学上的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和发展智力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学习了祖国的历史,才能正确地了解祖国的过去,只有了解了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学生学习了世界的历史,才能认识世界的昨天,只有认识了世界的昨天,才能认识世界的今天和展望世界的明天。但无论是中国史或是世界史,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人类生活和斗争的史实,是今天学生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要再现它们的形象,只有借助教师的语言、课本文字,特别是直观教具的作用。为了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历史教学必须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直观教具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大致可概括如  相似文献   

15.
夏心顺 《学子》2012,(11):12-12
一、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契机1.根据历史知识的过去性进行整合。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过去性特点。由于时间的差异,学生对历史学习容易产生一种厌倦心理,而历史事件又不能人为地再现,因此,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情景的再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功能就是经验替代。由于信息技术可以无限地延伸人的各种感知能力,无限地拓宽...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怎样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一直是一个大难题,不管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历史仅仅局限在课本中吗?怎样进行历史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的奥秘,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地背诵、默写?没错,我们当下所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历史,是我们身边切切实实的正在发生的历史。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准确地阐述了教育与生活紧密的关联,给了我们无尽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所记载的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与存在过的人物,具有过去性,不可重复性的特点。教师因此往往将历史课上成枯燥的讲述课,只是让学生来机械地记忆这些史实,无法激起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这是历史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所难以逾越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真实而动态地再现已经发生的事件与过去的人物,将原本抽象而枯燥的历史知识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为原本枯燥的历史教学带来了生  相似文献   

18.
一、对中学生历史思维品质含义的理解中学历史教学的定位是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它牵涉到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认识水平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学习历史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历史学习还能提供今天价值判断的依据。黑格尔说:“当我们研究‘过去’的时代,研究遥远的世界,这时候一种‘现在’便涌现在我们心头——这是精神自己活动后产生的,作为它自己劳苦的报酬。历史上的事变各个不同,但是普遍的、内在的东西和事变的联系只有一个。这使发生的史迹不属于‘过去’,而属于‘现在’。所以实验的反省,它们的本质虽然是非常抽象的,但是它们属于‘现在’是确确实实的。”黑格尔所说的“现在”实际上就是指学习历史者本身对历史史实的选择性批判。我们在众多的历史素材中选择怎样的内容来联系当前和未来?这是需要智慧的,而这种智慧的获得要靠提升学习者的历史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9.
历史是一门独特的社会科学,也是一门具有浓郁吸引力的学科。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培养中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使其掌握这门学科的关键。在深刻认识思维品质的各项属性和历史教学的特殊性以及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对策进行学习安排,即认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思维特点;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方式;思维品质的针对性培养;把握历史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正>历史诉说着人类的过去,讲述的是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客观事实的一门学科。历史所具有的不可逆转性,使它不能再现,也不会重演,所以历史人物不会活生生地在学生面前,历史事件也不会在学生身边重新发生,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这就增加了教学难度,相应提高了教学要求。在五严背景下,想加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呢?师生怎样才能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过程和谐发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