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弱势群体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就是“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注意到,十六大报告中多次出现“和谐”一词。例如,在谈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谈到维护社会稳定时,强调要“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  相似文献   

2.
略论和谐社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多次出现“和谐”一词。比如 ,在谈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 ,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在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 ,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在谈到维护社会稳定时 ,强调要“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 ,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特别是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 ,强调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使“社会更加和谐” ,并且指出 :“综观全局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 ,对我国来说 ,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隐性就业”是当前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特殊现象,阐述了“隐性就业”既是一个劳动关系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提出了只有遵循我国现行《劳动法》,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才能减轻企业负担,合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和江泽民同志《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报告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便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在学习中,我们注意到,不论是改革、发展,还是稳定,都要求尽快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大事,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本文试图从改革、发展、稳定三方面来讨论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任何社会都需要改革,改革是寻求社会发展的一种政治手段,历史上各种重大社会成就,均是改革的成果。社会稳定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才可能获得国际社会的和平环境和国内社会的秩序与安定。社会的发展,还应当区分“道德的发展”和“不道德的发展”两个标准。改革、稳定、发展形成一种“杠杆原理”式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改革中的“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改革中其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均处于劣势的人群共同体。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弱势群体”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已成为我国一个独特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弱势群体”的具体客观情况,决定了目前他们的思想状况具有许多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因此,当前全社会都应重视对“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稳定内涵的政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的、加速的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稳定模式应是发展中的稳定、动态的稳定,其政治学意义上的内涵可以描述为在中央保持权威的同时,改革要不断创新;由于一定程度的社会不稳定也具有某些正功能,因而不能把追求稳定当作反对改革的借口;在实际的改革进程中,通过合理选择改革起点和渐进性改革模式,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把握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是指导我国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经济繁荣、政治民主、文化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每个部门、每个系统、每个单位当务之急就是在学习、领会和融汇贯通的基础上,以自觉、自醒、自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围绕目标狠抓落实,盯住任务苦下功夫。作为教科文卫体工会,我以为应当抓...  相似文献   

9.
关于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思考●吴春松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目标与发展模式是中国社会发展必须搞清楚的一个基本问题,邓小平在确定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发展目标之后,构建了“以改革促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本文在阐述邓小平这一发展模式基本思想的同时,对毛泽东、邓小平这方面思想进行了深入比较,这对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 ,因此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多次强调“要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稳定压倒一切”。社会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 ,是当前中国的最高利益。虽然 2 0年的改革我们基本上处理好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基本保持了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但社会稳定的问题还并未被彻底解决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非制度性因素的有效手段之一。一中国目前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向法治民主的社会体制转轨时期 ,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中 ,仍存在着许多引发社会…  相似文献   

12.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高等学校改革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而科学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深刻内涵及其重大意义,其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巨大实践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日益显现出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而且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指明了高等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各项工作,都应当服从和服务于“三个代表”的总体要求。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大基本社会功能,最终目的都是…  相似文献   

13.
我国职业教育的成就、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职业教育的成就、问题及发展趋势●孙琳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中令人瞩目的发展之一就是职业教育,有人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历史性变革”时期。它不仅反映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更深刻的在于使广大人民认识到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  相似文献   

14.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问题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问题与趋势预测孙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教育事业中令人瞩目的发展之一就是职业教育。有人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历史性变革”时期。它不仅反映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更深刻的在于使广大人民认识到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规划“十一五”时期上海高等教育的发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课题组和动员全市高等学校,对上海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进行了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大调研。本课题总报告是在各方面调研基础上形成,报告的基本结论是:“十一五”时期的上海高等教育,要在“十五”时期以规模扩张、外延发展、结构调整为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模式转变,走创新型、开放型、特色型内涵发展之路,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上海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上海高等教育推进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试论当前经济转轨时期学校德育的困难性大理师范专科学校褚远辉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涉及到政治、...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目标与发展模式是中国社会发展必须搞清楚的一个基本问题。邓小平在确定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发展目标之后,构建了“以改革促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本文在阐述邓小平这一发展模式基本思想的同时,对毛泽东、邓小平这方面思想进行了深入比较,这对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同心同德、顾全大局”──领会和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发扬创业精神的64个字(六)本刊评论员回993年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一年。1994年对于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是关键的一年。我国的基础教育在改革和...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建设改革中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这种发展和进步,是同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分不开的。正如党的十四大报告所指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动荡不安,什么改革开放,什么经济建设,统统搞不成。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排除一切导致中国混乱甚至动  相似文献   

20.
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科技、教育等管理体制的关键时期,也是在物质技术方面为九十年代经济的更好发展准备条件的重要时期。“七五”计划已经从宏观上对我国这五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了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认真学习“七五”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