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幼儿的品德,是指幼儿在遵循其所属的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它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成分。本文拟从对品德的心理结构分析人手,探讨幼儿品德的特点和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英  段丹 《文教资料》2014,(23):71-72
动画片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情境性强、感染力强等特点,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深受幼儿的喜爱。具有以上特点的动画片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能促进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二是能促进幼儿道德情感的发展,三是有利于幼儿意志力的锻炼,四是有利于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动画片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作者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学前教育专业人员要参与动画片的制作过程,策划出符合幼儿道德发展水平的动画片;二是幼儿教师要将动画片引入日常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提高道德认识;三是教师要鼓励幼儿再现动画片的情境、创编动画片的内容,在亲身感受中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四是家园合作,为幼儿创设道德实践情境,促进幼儿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向道德行为转化,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相似文献   

3.
4.
攻击是幼儿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具有不良行为的幼儿往往不积极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很难集中精力,从而各方面的能力很难发展。由于在交往中常常有攻击性行为,和其他幼儿关系处理不好,常会受到别人的排挤。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爱父母长辈、  相似文献   

5.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在成长时期表现出的一种非常不良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幼儿的成长以及身心健康发展都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可分为幼儿自身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本文将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进行概述,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探究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字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攻击性行为侵犯了别人的利益,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这种行为还可能造成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治安的不良后果,既不利于健全个性心理品质形成,又是日后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潜在影响因素。本文针对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实质,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探究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实质,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探究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预防和矫正的应对性策略,为家庭和学校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最常见的行为问题,通常表现为:身体攻击(推人、咬人、拽人)和言语攻击(骂人)。有攻击性的幼儿不但给他人和整个班级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幼儿自身的发展。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孩子一般与同伴的关系较差,得不到同伴的接纳和认可,也成为教师眼中不受欢迎的人。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消极的环境中,其身心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幼教工作者要重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认真查找原因并想办法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9.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不良行为。主要成因是幼儿自身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攻击性行为在心理学上是他人不愿意接受的伤害行为或者是故意的伤害行为。文章认为,对待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应该找出原因并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10.
1幼儿侵犯性行为的种类 侵犯性行为依据是否违反或符合社会道德可分为反社会的、亲社会的或仅仅被认可的三种。亲社会侵犯行为是为了达到群体和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侵犯行为。幼儿维护课堂纪律的行为就是一种亲社会的侵犯。反社会侵犯行为则不是这样,如打人、骂人、独占等等。  相似文献   

11.
攻击性行为是在幼儿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具有此种行为的儿童往往很难建立良好的同伴的关系,以致影响幼儿以后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一些有效的控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宋霞 《山东教育》2004,(12):39-39
涵涵是单亲儿,一岁时爸爸不幸去世。特殊的家庭环境塑成了涵涵现在特殊的性格:脾气倔强、任性、自我中心严重,来园后哭闹不止,不接受老师、小朋友,并伴有攻击性行为。曾几次,我灰心丧气、烦燥,但想起她的不幸,又多了份耐心与勇气,于是我一次次地劝她、哄她,用更多的爱去感化她,尽量满足她的合理要求,及时表扬其进步的同时,鼓励其继续努力,同时也利用一切时机与其妈妈交谈,了解情况,共商教育对策。慢慢地涵涵终于进步了,至少是接纳了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们,减少了哭闹与攻击性行为,基本能适应幼儿园生活了!现在望着涵涵开心的笑容和与小朋友…  相似文献   

13.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既能加深幼儿之间的情感体验,使其在集体中成为受欢迎的人,也能助益孩子的一生。培养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用鼓励和赞许的方法让幼儿融入集体、用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树立互相帮助的意识,以及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等等。如此,幼儿在今后的社会性行为中才能显露出情,呈现出爱,也才能让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4.
李鹏 《华章》2011,(20)
道德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幼儿道德教育的现状则是严重的忽视了儿童道德情感,本文分析了幼儿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德育过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既能加深幼儿之间的情感体验,使其在集体中成为受欢迎的人,也能助益孩子的一生。培养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用鼓励和赞许的方法让幼儿融入集体、用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树立互相帮助的意识,以及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等等。如此,幼儿在今后的社会性行为中才能显露出情,呈现出爱,也才能让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6.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形成是从幼儿时期开始的,从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出来的,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向家长期望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前教育对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行为与身体等方面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道德的基石,是道德的真正来源。然而由于我国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现象,忽视幼儿道德教育,尤其是道德情感教育,导致幼儿道德情感存在严重缺失,而且其研究也比较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为此,本文结合道德发展相关理论,对幼儿道德情感培育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促进幼儿道德情感发展及其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道德的基石,是道德的真正来源。然而由于我国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现象,忽视幼儿道德教育,尤其是道德情感教育,导致幼儿道德情感存在严重缺失,而且其研究也比较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为此,本文结合道德发展相关理论,对幼儿道德情感培育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促进幼儿道德情感发展及其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的地位非常突出。对幼儿来说,德育更具有特殊的功能。幼儿年龄小,认知范围窄.其态度、习惯、个性等都处在奠基时期,从小接受良好的德育将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基。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扩大幼儿的道德认识.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锻炼幼儿的道德意志.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