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着信息量少,枯燥单调的现象,学生的习作选材假,表达虚,缺乏真实情感,独立作文能力差。因此,我们在现代教学指导下,遵循学生认知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规律进行作文创新教学,从观察入手,加强思维发散训练,在立意选材和构思方法上指导学生创新,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主见意识□邱沛林张美兰主见意识的培养,本是作文教学的题中之义。小学生作文是观察、思维、表达的有机结合,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主观见解的直接方式。作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技巧,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作文的取材、选材、谋篇布局无不是...  相似文献   

3.
作文的选材是一篇文章的血肉,对文章中心起到支撑、充实、美化的作用。然而对于许多语文教师来说,评价作文选材却是极难量化的一部分工作,甚至相比较作文审题立意来说,评价作文选材极其容易被忽视。本文将从语文教师评价作文选材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来研究,即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选材时须要注意学生选材组材是否切题、是否充分、表达是否流畅、是否新颖这几个"问题",旨在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量化评价学生的作文选材,使得评价作文选材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呼唤改革,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写作冲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标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人物刻画等方面进行创新,启发学生运用联想和想像进行创新作文。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应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开展学生的视野,力求体现“使学生成为作文的内容,使作文成为生活的载体”。在作文教育时,升华学生的创新意识,从命题、立意、选材、手法、语言等多角度创新,使作文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充实了新内容。同时,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掌握了新方法,长抓不懈,持之以恒做好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写作中,选材非常重要,材料是决定作文质量的关键.文章从作文选材的重要性、学生作文选材的现状及作文教学中如何选材等方面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作文修改方式很多,但能真正达到由"改"而变的方式非自改不可。大到文章布局选材手法运用,小到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的使用,都需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8.
有些学生在作文时,不懂得选材的意义和方法,结果出现诸多弊病:材料一鳞半爪,内容胡乱编造,套作痕迹重,陈旧的题材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作文的质量.因而,开拓学生思路,帮助学生闯过选材关,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至关重要的环节.我的做法是: 一、确定作文中心,闯过选材关。文章的中心是灵魂,中心明确,立意容易深远,写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高考阅卷后,评卷老师总是感叹学生作文模式化的现象日趋严重,甚至有人惊呼考场作文是现代八股文。学生作文模式化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指导上过分强调结构模式、选材范围、文体意识,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不敢再表露真情实感,作文成了假话连篇。教师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把真情坦率表达。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去责备学生作文材料雷同、材料老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反问一下自己,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对学生作文的选材作了哪些卓有成效的指导?是的,学生的作文确实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求真实、随意编造、选材雷同的现象,存在着缺少新意、缺乏时代感、让人望而生“腻”的材料陈旧的弊端.但是,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去纠正和引导。学生就会懂得什么样的材料才是好材料,应该怎样选材,如何根据作文要求去选取合适的材料。下面我以记叙文为例.谈谈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选材指导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赵旭 《黑河教育》2009,(3):37-37
学生在日常写作训练中往往暴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创造性思维的匮乏。其作文普遍存在选材狭窄、立意肤浅、构思陈旧的现象,文章缺少生气,缺少活力,缺少新意,甚至有的结构雷同。千篇一律。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创新意识,不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富有新意的写作素材.以至作文僵化呆板。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素材,并且"表达"出来、"表达"精彩,兼而顾及的教学策略是问题驱动。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思考学习优秀作文的选材与语言表达,思考自主作文的选材与表达。问题驱动,把作文选材与表达有效衔接起来。  相似文献   

13.
中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都要求学生的作文“选材恰当,内容充实”。那么,怎样的文章才算“选材恰当。内容充实”?记叙文写一件事情还是写二三件事情更符合“选材恰当、内容充实”的要求宁对此,有人宣称,中考作文只能写一件事情。否则就是选材不当,内容空洞;有人则持相反的意见,认为中考作文要写二三件事,否则就不合选材恰当、内容充实的标准。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澄清这种模糊观念,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和教师的应考复习。影响到作文教学的有效效益。  相似文献   

14.
真实性。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材时,要让学生选取具有真实性的材料,不要照搬别人的材料或者胡编乱造。小学生年纪小,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不算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照搬各种作文书上的例子。我在教小学中年级一个班时,出了一个作文题《暑假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给学生作。批改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作文选材雷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惊人地相似,只是换了个人名、地名而已。针对这种情况,我告诉学生,作文选材要尽量选自己亲身经历过、有真情实感的材料。曾懿辉同学为参加作文比赛写了几篇文章,我都觉得真实性不够。我设法引导他去…  相似文献   

15.
中考作文分值大,农村中学学生都感到作文是件难事。学生写作记叙文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真情实感,没有个性。作者着重从作文审题、选材、立意、锤炼语言等方面提高中考记叙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与能力的最重要的尺度。作文的得分高低对于参加考试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现在不少学生生在写作文时,总是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没有创新意识。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在构思和选材上有所创新,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于剑国 《语文天地》2010,(12):11-12
中考作文如果选材、立意、结构、写法、语言等没有什么新意.都是老一套,那是很难拿到高分的。所以我们在平时就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注意作文创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上求新。  相似文献   

18.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现阶段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不强,针对这一现象,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作文教学和训练应该多样化,力求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抒发真实的情感。该文从自主选题、自主选材、自主表达、自由想象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话题作文的生命,面对“开放性”的话题作文,谁最有创新意识,能写出创意文章,谁就能取胜。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从作文的审题、选材、立意、构思四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和写作指导。  相似文献   

20.
对于多数学生而言,作文选材都来自日常生活,很难做到卓尔不群。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训练学生以“双线波澜”的方式将普通平常的素材写得有滋有味,做到不惧选材,随处入手皆可成文,最终让学生不怕写作,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