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荒野意识是师陀创作心理中的重要构成质素,它隐含着作者由厌乡之心而产生的无乡感,以及作者寻求精神家园的心理动机,此外它又与战争给知识分子带来的流亡感紧密相关。这种荒野意识渗透于师陀乡土叙事的文本中:从空间上考察,它通过“还乡—无乡”的深层结构模式间接体现;从时间上考察,它通过历史废墟边凭吊者的精神体验间接体现。  相似文献   

2.
柏桦 《文教资料》2013,(18):7-8
贾平凹是当代地域性作家,作为一名从小生活在商州乡村,后来蛰居在现代都市的知识分子,乡土情结始终是贾平凹作品的一个重要线索和创作源脉。他的作品倾情表现的是农村乡土的山水风物、习俗人情、生活命运和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3.
乡土教育“:乡土”与“天下”之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土教育作为一种传承乡土文化的教育,它是多元文化整合的有效途径,也是国民教育的有益补充。乡土和天下不只是一种特指的地理空间,也是一系列符号象征。从乡土到天下,既意味着地理空间的变化,也意味着人的变化,而链接乡土与天下的纽带则是乡土教育。通过开展乡土教育,可以让个体在感知乡土的基础上,逐步培养他们对乡土和天下的认同,从而真正成长为适应社会变迁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4.
以文学地理学分析视角,剖析山东高密乡人文和自然景观等乡土文化如何影响了莫言创作,分析他的作品如何体现文化原型,成为超越乡土的诗学。莫言创造的"高密东北乡"是基于他童年生活经验提炼出的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高密东北乡"作为他的乡土支点,在他诸多文学作品中构成独特的"莫言风格":大历史与小历史的惊人结合;虚幻现实主义(Unreal realism)文学风格的熟练运用;有力地促进中国文学风格的"内转"。最后对新乡土文学的寻根主题、文学拯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鲁迅的早期生活经验中,儒学传统与乡土传统两套体系的交织,造成了他精神体验的多面性、复杂性表现.文章从鲁迅的生活经验和乡土差序格局入手,通过分析其乡土题材小说的人称设置与叙事对应,揭示其"乡土"空间中的多种权利关系交杂.由此,进一步思考鲁迅生活经验的文学复现以及他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深刻审视,探讨他对于现代人精神问题的"乡...  相似文献   

6.
当前,置身于乡土文化场域的新生代乡村教师正面临着心理归属之本地人与异乡人、文化振兴之传承者与适应者、职业愿景之燃灯者与教书匠等多重角色冲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的乡土情怀式微和心理归属真空化,场域空间区隔和乡土文化责任遮蔽化,以及乡土理念迷失和职业素养技术化等。新生代乡村教师应该遵循“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内生路径调适角色冲突:提高乡土文化认同感,扮演乡土文化复兴者;加强乡土文化自觉感,承担乡土空间坚守者;厚植乡土文化自强感,肩负乡土责任逆行者。  相似文献   

7.
, 《初中生》2013,(1):4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上世纪80年代,莫言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通过天马行空般的叙述  相似文献   

8.
施蛰存、穆时英有大量作品描绘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然而,他们笔下不少作品拥有潜在的乡土视野,甚或直接将故事主体安置于乡土背景之下。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笔下的“乡土”多半是上海周边小城镇。通过细读这些作品,“小城镇中的旧宅”这一特殊的空间形态逐渐从文本内部凸显。他们笔下的旧宅是物质空间、意象化空间与地域空间的综合体,具有意义的混杂性。本文从这三个层面探究“小城镇中的旧宅”所蕴含的含混意义。这种混杂性背后施、穆二人独特的小城镇意识:不同于其他现代乡土小说家,这与他们观照都市态度的暧昧性密切相关。如此含混的视角可能是他们的小城镇童年生活经历以及大都市生活中萌发的现代感悟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的乡土文学中,沈从文以其清新独特的"湘西"作品著称于文坛。他的"湘西世界"是现代文学是上一颗永远的行星,散发着光芒。作为乡土作家,沈从文有着强烈的乡土根性。在其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无法割舍的乡土情节。我们透过他笔下的"湘西世界"可以看到沈从文那种浓浓的思乡情节。  相似文献   

10.
《呼兰河传》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作品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茅盾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采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对乡土生活的着意描绘的确给作品增添了诱人的魅力。其乡土特色的构成,主要体现在乡景、乡俗、乡人和乡情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对于"城""乡"这两个概念的认识,一直都停留在行政区域的划分上,而忽略了它们在地域、空间、概念上的区分。"乡下人进城"这一文学潮流,为我们很好地解答了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从东西部、发达与落后以及传统和现代这些主观上的"城"与"乡"之间的对照进行分析。在这些虚与实的对照中发现一些在我们身边发生,但是又常常被我们所忽略的人,以及他们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从别人的故事和生活中映照出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2.
邢晶 《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60-161
《蛙》这篇小说写的是一部彻彻底底的以"人"为主题的小说,曾经获得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作品内容是深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的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蛙》这部作品的的确确是一部能够代表莫言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代表之作,那种强烈的、现实的批判精神,那种繁复的却又新颖的艺术创新能力,那种惊心动魄的思想力量,呈现给我们的无疑就是莫言不断被刷新的"可能性"。这是作家的一次新转型。  相似文献   

13.
据新华网快讯: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自19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作品中充满了"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他也因此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的著作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  相似文献   

14.
莫言是乡土化作家代表之一。他创造了诡秘的"高密东北乡",在作品多变的身影背后固执的回归倾向显而易见,这是一个从潜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又是个人生活积淀与变化着的时代共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集市,又称定期市场,北方多称为"集",南方称为"场"或"街"。集市不仅是经济学视域下的关注重点,作为社会性、物质性与象征性的综合体,集市还是人类学重要的研究对象。集市铸造了乡土社会的时间与空间秩序,建构了一种稳定的乡村公共生活模式。兹以黔中杨武乡乡市为例,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展现集市如何利用"集期"与"街"建构地方性的时间与空间。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一些先进分子发起成立"国学保存会",以"发明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开展乡土教育与编撰乡土教材,是保存国粹的途径之一。"国学保存会"按照《奏定学堂章程》中关于乡土内容的规定,开展乡土教科书编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先后编辑出版了系列乡土地理、历史、格致等教科书。这批教科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激扬着"由乡及国"的爱国情怀,在清末乡土教科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代蒙古族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以鲜明的草原文化立场描写内蒙古草原与黑龙江兴安岭近几十年的社会变迁,通过儿童、动物等叙事视角进行文化阐释与民族历史的书写。作者创作儿童文学、动物文学和乡土文学等题材时以流浪者的形象和符号对作品整体加以建构。流浪叙事既有对人性美的精神期待,也有对草原游牧游猎文化的追问与思考,以及对自然、城市和草原等空间维度不断交互的探寻。流浪叙事在乡土题材作品的运用表现出黑鹤与汉族作家不同的民族性格与生命体验,具有鲜明的审美意蕴和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指向。  相似文献   

18.
乡土文化底色是中国人文精神底色的根基,作为一种内在底色托举着中国人文精神的发生向度,指引着中国人文精神的再生高度。新生代师范生作为传承中国人文精神的新引擎,当下遭遇了乡土文化底色“盅”而不“盈”的现实困境,表征为成长中的原生文化理念撕裂、参与中的派生文化知识分离以及行进中的再生文化能力萎缩。为此,社会内外部应共同丰富和发展曾经丰盈而又失落的乡土人文精神,帮助新生代师范生获得深厚乡土文化理念的润育、系统乡土文化知识的涵养和充盈乡土文化能力的提升,为其空格的乡土中国底蕴找回支撑的基点,也为中国人文精神的浓郁之路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推进所带来的城乡关系的巨变,乡土文学在面临着挑战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或元素。面对社会的转型,作家田耳将个人体验和乡土想象融入进乡土写作之中,这使得其乡土小说叙事既呈现出70后一代乡土写作的常态性特征和地域特征,又保持着个体独立性。他着重描述日常生活和小人物命运,建构介于城乡之间的"佴城"空间并吸纳巫楚文化。他以慈悲、平等的心态书写城与乡、现代与传统、科学与古老习俗的碰撞故事,为一切看似荒谬却古老神秘的乡土文化留下了地盘。这也给城市化进程中现代化发展中衍生的人类精神困境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乡土小说作家中,师陀称得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乡土小说大都取材于中原故乡的农村或小城镇,他在这些作品里,凭"一颗自觉的心灵"和"不愿与人为伍的独特艺术性格",描绘了别具特色的中原乡土世界,表达着自己对于故乡和乡土中国的独特体验与感受。本文从作家与乡村的关系这一角度入手,通过文本去体察作者在作品里所表现出的对乡村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言说特色,从而了解师陀面向乡土世界时所呈现的独特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