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颇为流行,“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语也已经为大家耳熟能详。常有人在发布消息时开玩笑说“奉天承运本人诏曰”,殊不知这在封建社会,是要招致杀头灭族之祸的。“奉天承运”四个字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本文略作阐释,疏漏之处,还请方家多多指正。  相似文献   

2.
圣旨是古代皇权的象征,大家所熟识的圣旨的开头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此件圣旨为何以“皇帝制曰”而不是“皇帝诏曰”?据考证,皇帝的命令有“诏书”和“制书”两种,“命为制,令为诏”.“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的,使用“皇帝诏曰”.“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制曰”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此件圣旨是一件敕命圣旨.敕命,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古代皇帝的委任令、嘉奖令,按品级填写颁发,除了授给官员本人外,还用于封赠其先祖或妻室.一般来说,官员如果政绩突出会得到皇上的封赠,五品及以上的官员封赠的文书为诰命,六品及以下的官员为敕命.这种文书对格式要求非常严格,文书的起句、事迹的叙述以及结尾的褒奖句式上都有严格规定.  相似文献   

3.
每当我们看到电视剧里皇宫太监展开一卷黄绫,朗声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日”起句读圣旨的时候,总想亲眼目睹一下圣旨的本来面目,最近我在档案馆见到了保存完好的明朝年间的两道圣旨。更使人们惊奇的是圣旨出自同一个家庭,颁给的是同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平乡县人韩焘。  相似文献   

4.
档案情缘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我把父亲废弃的档案夹带到学校,一个调皮的小男生看见了,猛地从我手里抢过去,一蹦就站在了课桌上,两手捧着它大声念道:“圣旨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他那滑稽的举动顿时搅乱了整个课堂,一阵热闹过后,大家关注的焦点全都聚集到那个神奇的档案夹上,  相似文献   

5.
张海霞 《陕西档案》2020,(1):28-29,27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宫廷太监手捧一卷金灿灿的皇绫,宣读圣旨的场景。每一道圣旨都是一种古代文化的积淀、一段历史真实的缩影、一个时代的折射,它是研究封建官僚制度的典册,是一个王朝由兴转衰的见证,更是一幅珍贵的历史特种档案。  相似文献   

6.
<全唐文>中收有李渊两则"褒降诏".这两则"褒降诏"记述了李渊对前来降唐的将领高开道与胡大恩分别加以赏赐和册封的有关事迹.李渊如此礼遇降者,为唐朝政治集团作出了卓越表率.  相似文献   

7.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我把父亲废弃的档案夹带到学校,一个调皮的小男生看见了,猛地从我手里抢过去,一蹦就站在了课桌上,两手捧着它大声念道:“圣旨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他那滑稽的举动顿时搅乱了整个课堂。一阵热闹过后,大家关注的焦点全都聚集到那个神奇的档案夹上。作为夹子的主人,我心中不无自豪和得意。也许从那时起,档案的种子就已深深地根植在我的心底。  相似文献   

8.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先帝遗统,称制中国,自愧无能,守成自惕。今幸四海风同,八荒底定,贡赋维周,适朕愿也。独痛西蜀一隅,自献贼蹂躏以来,土地未僻,田野未治,荒芜有年,贡赋维艰。虽征毫末,不能供在位之费,尚起江西、江南助解应用,朕甚悯焉。兹据御史温、卢等奏称:湖南民有毂击肩摩之风,地有一粟难加之势.即著该部,饬行川省、湖南等处文武官员,  相似文献   

9.
一、卷172《科目》2之存目 1.举人曾预南省试讫犯公罪听赎诏 2.经科诏 3.令进士六举诸科九举特荐名诏 4.状元给金吾导从诏 5.改陈尧佐等误升降五科举人诏 6.令三举以上量试解送诏 7.令川峡广南解合格举人外更有艺业可取者并许解发诏 8.停举诏 9.举人文辞可采操检不修者州郡无得荐送诏 10.诫励恩泽举人诏 11.约束举人文章务理实诏 12.进士诸科十取其二诏 13.诫励举人诏  相似文献   

10.
南诏是我国彝族历史上最华丽的篇章,在彝族的民族史和中国历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唐初,在云南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比较大的部落联盟,史称六诏,它们分别是蒙舍诏(今云南巍山南部、南涧大部及弥渡西部)、蒙嶲诏(今云南巍山北部、漾濞大部)、越析诏(今云南宾川)、邓赕诏(今云南洱源邓川镇)、施浪诏(今云南洱源邓川镇青索,又说在洱源三营)、浪穹诏(今云南洱源).在地理位置上,蒙舍诏在其它五诏的南面,故史称南诏.  相似文献   

11.
高步瀛先生《唐宋文举要》收有宋代汪藻《隆祐太后告天下手书》一文,文中有"举钦圣已行之典,成靖康欲复之心"句.然于"举钦圣已行之典"无注。其题下注引《宋史·后妃传》曰:"哲宗昭慈圣献孟皇后,……绍圣三年,诏废后,出居瑶华宫,……靖康初,瑶华宫火.徙居延宁宫,又火,出居相国寺前之私第.金人围汴,钦宗与近臣议再复后,尊为元祐太后,诏未下而京城陷。时六宫有位号者皆北迁,后以废独存.张邦昌僭位,尊为宋太后,迎居延福宫,受百官朝.……邦昌乃复上尊号元祐皇后,迎入禁中,垂帘听政。后闻康王在济,……寻降手书,播告天下。王至南京,后……迎王即皇帝位,改元。后以是日撤帘,尊后为元祐太后。尚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历史上影响颇大的唐德宗奉天罪己诏为个案,对罪己诏的颁布活动作一个初步考察,以管中窥豹.  相似文献   

13.
清帝颁发退位诏之夕,两位传统士大夫郑孝胥、恽毓鼎枯坐书斋,为之痛哭流涕。是日,郑孝胥"昧爽即起,寝不安席,食不过味",叹息曰:"惟有以遗老终耳!"恽毓鼎则"悲愤交迫,几不聊生","自分永作江湖逸民,不复与闻政事。"  相似文献   

14.
侯强 《历史档案》2007,1(3):99-104
清末,清廷实行了一系列"新政"措施,带来社会对大批新式人才的急需,尤其是法律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1905年清廷又诏废科举,改兴学校,断绝了以功名为进身之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33.公元1145年(南宋高宗绍兴十五年)七月二日,禁毁建州私印《司马温公记闻》。绍兴十五年七月二日,两浙东路安抚司干办公事司马伋上言:"建州近日刊行《司马温公记闻》,其间颇关前朝政事。窃缘曾祖光平日论著即无上件文字,妄借名字售其私说。诏委建州守臣,将不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向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无偿捐献了明武宗朱厚照颁布的“罪诏”。经专家考证,认为这份“罪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年代最为久远、保存完好的“罪诏”实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正德九年(1514年)正月十六日乾清宫失火烧毁,震惊朝野,正德皇帝于正月二十八日向全国颁布“罪沼”。“罪诏”长134、高58厘米,黄纸,木板刷印,正文从右至左横书,记述了火灾发生经过,并称为消解祸端,仰答天谴,除十恶不赦外,其余罪无论大小,一律皆赦。“罪沼”发现于江苏无锡前州镇一座古墓中。墓中男尸…  相似文献   

17.
自秦代改"命"曰"制"、改"令"曰"诏",至汉代诏令名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了官方的明确规定。后世的诏令文类正是在此"四品"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呈现出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在这不平凡的65年里,首都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安门广场作为北京的心脏,也随着新中国发展的脚步,经历了从皇家前院到世界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的华丽转身。一、历史上的"封闭庭院"天安门广场整个建筑群位于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广场最北端是天安门,明代称为"承天门",寓"奉天承运,受命于天"之意,清顺治八年  相似文献   

19.
正光绪皇帝在北京大学的讲话,读后让人有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往认知的感受,一个封建皇帝没有任何八股之气息,即便今天社会上流行的陈旧腐朽之气也全然感觉不到,没有任何官场报告常用的官话、套话和空话,更加没有假话、空话和废话,读后感到很新鲜,一个古代君临天下傲视黎民的封建皇帝身上,却看不到太多自以为"奉天承运"伟大正确的那种帝王霸气。这种气质值得身为现代人的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
宁夏大学图书馆藏有清潘荣陛辑<芦屋图诗文>一卷,<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丛书综录>及各高校图书馆均未见收录.该书收录有清名士郑燮、卢见曾、卢文诏等人题咏,其中郑燮题咏在其作品集中尚未见收录;钤有"东武刘氏"方形朱印.本文对该书作者、版本特点、编纂体例、内容等进行了描述及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