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韵》是刘文金先生创作的一部富有影响的二胡曲。乐曲通过对秋天丰富的内涵与生命、生存的轮回延续过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人文至上的思想情感。从充满"诗韵"气息的音乐形象和二胡乐曲风格中,可以看出《秋韵》中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质。这首二胡曲也显现了作者在秋日中,对美好生活充满的理想和期望,以及在复杂的心态中对"唯美"艺术的创作追求。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味道。尤其是对秋天的感受更为独特。作者写秋天,不是登山远眺或临岸感怀,决不同于在秋景之中赏秋,见一叶落而知秋色。作者的意图是写秋天的况味。写秋天的味道,这很像欧阳修的《秋声赋》,足不出户,尽知秋韵。这不能不说是为文的上品。  相似文献   

3.
写给秋天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景色往往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觉,作者却把自己在秋天获得的人生感悟诉说给了秋天……  相似文献   

4.
倾听秋天     
当夏姐姐迈着轻盈的脚步离去时,秋姑娘踩着秋韵的鼓点来了。秋天有着美丽的色彩,当然,也有着各种声音,现在就让我们去倾听秋天吧!  相似文献   

5.
<秋天>是"注·提"实验教科版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以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了秋天大自然的种种变化.文中描绘了迷人的秋色,字里行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作者对秋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6.
[点石成金] 曹老师:刚看到《__秋韵》这一命题,有的同学说春天景物多而美,有得写,写秋天没劲.大家写过之后有什么体会呢?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说:"我爱春天,但她太年轻。我爱夏天,但她太气傲。所以我最爱秋天,因为秋天叶子的颜色金黄,成熟、丰富。"作者通过这种形象的说法,表明了他对生活的看法,那么,作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你有着怎样的人生感悟呢?  相似文献   

8.
片片红叶情     
《辅导员》2007,(11)
11月的北京香山,红叶似火,宛如秋天里一曲最动人的歌,低吟秋韵。一片片红叶,一叶叶秋情,凝结着相隔千里的两所小学的友谊和情缘。北京市香山小学的"红叶传友谊"活动——上世纪80年代力  相似文献   

9.
二胡曲《秋韵》的曲式结构完整,旋律优美动人,是著名艺术家刘文金先生创作的经典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刘文金运用了西方音乐艺术创作技法,并将我国地方民俗小调的调性与演奏技巧融入作品之中,合理运用本土化民间艺术素材,使这一作品既有协奏曲庞大的气势,又符合中国讲究的"起承转合"之美.本文主要分析了经典二胡曲《秋韵》的主要内容与内在艺术价值,并指出了二胡曲《秋韵》的曲式结构,总结了创作者刘文金在二胡曲《秋韵》中使用的主要演奏技法.  相似文献   

10.
美国当代作家加布瑞埃拉·泽文的《时光倒流的女孩》通过对死亡浪漫化的想象叙事,展现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探求人生的意义.文章认为,小说通过讲述已逝的人们离开人间后,在一个名叫"另界"的岛屿上重新展开一段"逆生长"人生的故事,表达了在作者持着直面死亡的理性态度同时也使死亡"去陌生化",让读者透过表面触及更深刻的人生哲理.本...  相似文献   

11.
王右军突围     
教学《兰亭集序》,笔者认为不仅要读出"悲"、"痛",还要引导学生体会王羲之对生命无限的热爱珍惜之情,解读出作者文章里的清醒、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炽热的爱.我的课堂就有了这样的镜头. 师:同学们都说文章表达了王羲之的悲与痛,能具体说一下吗? 生:作者由面对美好自然的惬意、欢畅、幸福转瞬即逝转而生痛,道出了人生短暂的痛惜之情. (师板书:人生易逝之痛惜.)  相似文献   

12.
江善敏 《华章》2007,(8):83
通过分析沈从文的小说,探寻其中独特的宿命色彩.体现在其作品中的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必然,同时,又是一种偶然.在这必然与偶然之中,揭示出人生中所具有的宿命色彩的悲剧内容,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不无宿命论色彩的悲剧性思考.然而,作者并没有在宿命中沉沦,而用一篇篇作品建造起自己心仪的"希腊小庙",把"人性"供奉起来,试图建立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相似文献   

13.
赏识的力量     
<正>(1)1852年秋天,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无意间捡到一本《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他十分欣赏。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赏识与肯定。姑母写信告诉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名人的注意,大作家屠格涅夫说你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不可限量!"作者  相似文献   

14.
(一)熟读深思子自知 《秋天的雨》是一篇写景的散文,作者用秋天的雨为依托,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两次教学,由于深浅度不同,效果迥然。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结构的隐喻和象征的"家",在巴金的小说文本中关于"家"的书写显示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独具特色的艺术思考和审美追求。作者是以家庭为窗口来透视社会人生,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家庭文化所承载的家族制度文化的重新审视,深刻展示了传统伦理制度与现代观念的冲突,提出了极具文化价值的社会命题。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倾毕生才情写成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是作者的"孤愤"之作,意蕴丰厚。从三方面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即一、对"伯乐"的热切期盼;二、对自由人格理想的追求;三、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相似文献   

17.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中的第5课.课文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富饶的北大荒的赞美与热爱之情.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作者用优美的语言,细腻地描写了北大荒一碧如洗的天空,色彩绮丽的晚霞,如诗如画,令人陶醉.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意境,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来品评、感悟、欣赏呢?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凉爽""甘甜""面庞"等词句含义。3.通过读文,了解秋天的农作物、天气、花草树木、小动物等变化,体验寻找秋天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秋天、亲近大自然的情感。4.通过观察、想象、表达、朗读,感受秋天的美。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在朗读中体验寻找秋天的乐趣,感受秋天的美。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想象、表达、朗读,感受秋天的美。  相似文献   

19.
【教学案情】《秋天》是一首满怀热爱之情,用生动形象的文笔赞美秋天的诗歌。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秋天田野里的庄稼、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人们忙碌着的情景,表达了人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抒发了作者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满腔热情。  相似文献   

20.
《秋天》是何其芳的一首诗,它给我们展示了三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创设了一种清净、清远、清甜、清柔的秋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