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若从先秦时期算起,炎黄和炎黄文化的研究已经走过了2000多年,经过了准备、奠基、成型和发展等阶段,曾先后出现过几次炎黄和炎黄文化研究的热潮。但真正意义上的炎黄文化研究开始于百年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炎黄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发展和繁荣时期,其参与人数之多、社会影响之大、成果之丰富,可谓"空前"。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民族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研究始于20世纪  相似文献   

2.
“古代国家”以礼为干,是“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的文明实体。“事天”突出的是人对天的依赖关系,社会组织属于“古文化”,表现为以天为王的“宇文国”。“事地”突出的是人对土地与财富的依赖关系,社会组织属于以土地为域的“方国”,表现为“社稷国”。“尊先祖”突出的是人对祖宗的依赖关系,社会组织是以祖为尊的“王国”,表现为“宗庙国”。社会组织进入“宗庙国”阶段,在礼制上就表现为宇文、社稷、宗庙三位一体的“古代国家”。  相似文献   

3.
炎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龙头文化,从炎黄文化到炎黄学,是一种提升,更是一项学科建设。这项学科建设完全符合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的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和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时代要求,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谈到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我们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达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有利于改变当前炎黄文化研究存在的结构性困境,实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相转化,将不同研究成果内在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4.
我国不少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习俗。除夕迎新春,元宵看花灯,清明悼故人,端午包粽子,中秋观圆月,重阳赏菊花……这些绚丽多彩、古老绵长的民族民间文化,使中华文化更显得博大精深。它们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更是世界的文化奇葩。不论是那一首首充满民族风情的民间小调,还是那一段段有着乡土气息的方言俚语,抑或是那一个个流传民间的传说故事……都会让我们由衷地钦佩、感叹!  相似文献   

5.
“人齐泰山移”,“人兴万事兴”。在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优胜劣汰游戏愈来愈残酷的今天,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增强产品竞争力,必须明确企业凝聚力的内涵、作用。一、企业凝聚力内涵与作用企业凝聚力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采用教育、启发、诱导、吸引、熏陶和激励等多种宣教方式和利益机制来培养构筑员工庄严的命运认同感、工作责任感、事业开拓感和集体荣誉感,使每个员工都能将其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严格意义上讲,企业凝聚力分为内聚力和外聚力,内聚力表现为企业全体员…  相似文献   

6.
设计有其历史性和地域性的特征,设计的创造者和消费者共同接受着这种历史性和地域性的影响,从而形成对设计文化的思考。同时基于历史性和地域性特征的影响,设计也更是具有民族性的,这种民族性是历史的,也是当下的。“天人合一”作为华夏民族哲学思想和审美理想的代表,对于当代艺术设计有深刻的启示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以和为美”的设计文化思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和源泉。和谐文化通过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认同,增进民族自豪感,维系海内外华人的民族情,而起到中华民族精神纽带的作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坚持和谐理念:用和谐理念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各种地域文化发展的关系;用和谐态度正确对待外域文化;法治文化与和谐文化相融合。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使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得以延伸,是我们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对联发生发展的历史论述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炎黄文化的宝贵遗产,进而阐述对联的社会功能及实用价值与鉴赏价值,以及近年来中国对联的创作与理论研究的成绩,并期望在文化发展的长河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闻先生论证黄帝、炎帝、伏差、女蜗都是龙图腾世族社会的人物①伏差、文娟是“三苗”的始祖,而楚国人自称是黄帝的后代,可见南方的楚国人民包括苗人、汉人都是龙图腾的子孙。我又从此觉得孔子学说是代表北方的文化,即“民图腾’文化。商殷是自称“玄鸟”的子孙,”‘玄乌”是凤图腾”。夏是龙图腾,商克夏,是民图腾支龙图腾。周人自称来自后稷,后稷之母“履大人迹而生”,闻先生考旧传古帝王感生之事,由于履迹者,后稷而外,惟有伏案,因此、周六龙图腾子孙。周克殷,却是龙图腾克民图腾。闻先生还考证机融也是龙图腾子孙,闻先生说他…  相似文献   

10.
廉政文化最早萌发可以追溯到远古的五帝时期。黄帝就曾以“诲己”自戒说:“余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致朝。”远古的部落联盟首领们懂得自省与自律的道理,他们把民众视为高山与洪流,如果为虐于上,就会动摇民心,更甚者就会出现暴动,有如山崩地裂、洪水决堤,冲垮或崩裂自己的统治基础。炎黄二帝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也是中国廉政文化的开创者。充分认识炎黄二帝在治国理政中的廉政内涵与精髓,对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将具有传承作用,对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则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企业文化包括三大内容:经营性企业文化、管理性企业文化和体制性企业文化。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视为营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是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3.
黄河水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及历代治黄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和开拓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在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本管理的当下,组织凝聚力的高低直接关乎组织效能能否充分发挥,这对于治黄队伍建设同样适用。在充分发挥黄河水文化的价值导向、情感纽带、目标驱动的基础上,要遵照多措并举、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升治黄队伍的凝聚力,使治黄事业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我国传统史学中将龙视作神,而在我国近代史学中又将这种神认作与图腾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有关。图腾是1903年我国从西方学术界引进的概念,之后对古代文献记载的炎黄时代的一些文化现象,如感生始祖的传说、始祖的动物名号或族名与徽号以及龙等作图腾解释。这种解释是否得当,尚待进一步研究。目前考古发现确认的最早的龙遗存,是河南濮阳西水坡一件模仿鳄鱼形象的随葬品,这种鳄鱼形象因墓主人的特殊身份而增添了文化上的含义,由此可以确认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已经产生了龙文化意识。而作为延续至现今的中华龙文化是在陶寺文化早期(公元前2400~公元前2150年)形成的。陶寺文化早期的龙升华为王室文化元素,龙的形象脱离了动物实体的形态,逐渐向威严、神秘且神圣的象征性形象演化,这一现象的产生与陶寺文化早期文明诞生有关。这表明中华龙文化的形成与中国文明的诞生同时产生。  相似文献   

15.
由杨全印、孙稼麟著的《学校文化研究——对一所中学的学校文化透视》一书于2005年11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众所周知,当前的学校正遭受着冲击,主要表现为瓦解学校组织的力量越来越多,学校组织的离心力越来越大,学校越来越难以成为一个吸引学生、教师、校长的地方。所有这些  相似文献   

16.
布洛陀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中国的西南、南方的众多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等国的许多民族均信仰布洛陀。布洛陀及布洛陀文化深入西瓯骆越族群及其后裔的人心,表现在布洛陀神话在众多民族心中扎下了根,成为这些民族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精品。深入研究壮族麽经布洛陀,积极宣传布洛陀文化是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工程的行动措施之一,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以文化自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取得的成果。文化自信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必然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文化自信的基本和深沉属性、持久属性、民族基础和认同属性、稳定和相对独立属性,赋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层、持久、广泛、稳定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持续不断的一种优秀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调节、推动功能的一种活的力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凝聚力的养成不仅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保持高昂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追逐物质享受和经济目标成了多数人的唯一志趣和社会时尚,此风也影响了学术界及部分学者。文章以学术界存在的"黄帝与黄帝文化的南迁"、"炎帝和炎帝文化的南迁"等现象为例,说明当前一些地方和一些学者借历史考据方法为各地争名人,已经达到置基本事实于不顾、利用晚出典籍煞费苦心任意曲解的地步,期盼学者中缺乏责任心的阿世、媚俗、唯上之风得到扭转。同时也认为黄帝或黄帝后代的封地都不在浙江,黄帝族的活动区域不可能远达东南,炎帝及其子孙也没有真的迁到南方,原本活动于黄河流域的炎帝族是因为阴阳五行观念的影响才被人为分配到了南方,湖南炎陵县的炎帝陵建于宋代,也可能始建于汉代,但都是阴阳五行观念影响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国,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文化热潮彼伏此起,蔚为大观。然而,与各种骤热骤冷、来去匆匆的文化热潮汹然不同的是,当代炎黄文化热则呈现出持久不衰的强劲势头。陕西黄帝陵、宝鸡炎帝调、湖南炎帝陵、湖北神农洞、河北琢鹿古战场遗址、北京炎黄艺术馆、郑州炎黄历史文化城及炎黄巨型塑像等工程的修复、筹建与峻工,为凭吊炎黄业绩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纪念场所;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湖南、陕西、福建、天津等炎黄文化研究会的相继成立,为炎黄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炎黄春秋》、《炎黄子孙》、《炎黄文化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