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演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演示实验之一,该实验方法用注射器和玻璃导管等制作的简易装置作为反应器使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在玻璃导管中(无空气干扰的环境里)进行,避免了气体产物和空气的直接接触,便于及时观察到较纯的NO2、NO气体的颜色。  相似文献   

2.
铜分别与浓、稀硝酸反应,是体现硝酸强氧化性的2个重要演示实验。其中,在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如何呈现产生的气体是无色NO而非红棕色气体NO2是实验的关键。同时,实验过程中的污染物吸收与处理也是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常见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设计的归类与反思在高中化学中"铜跟稀硝酸反应演示实验"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将此实验生成的气体颜色与铜和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颜色进行比较。实验设计的思路包括:防止生成的无色 NO 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续实验能说明 NO 与 O_2会很容易反应生成红棕色的 NO_2。实验现象:铜在稀硝酸中逐渐溶解,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此气体遇空气很快变成红棕色;反应速  相似文献   

4.
以注射器作为铜和硝酸反应的主要反应容器,对教材上的铜和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作了改进,提出了环保设计方案;分析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验证了NO2的水溶性,实现了在无氧条件下制备NO并验证了NO的性质;实验改进后,现象更直观、明显,且安全可靠、符合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学生的环境责任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利用试管、注射器、小气球等仪器设计简易化、绿色化、一体化的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能清晰地观察到无色的NO以及无色NO转变为红棕色NO2的现象。该实验安全性高,便于学生操作。  相似文献   

6.
1实验目的 ①用铜与稀硝酸反应,验证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并验证有NO生成;②验证NO与O2的反应;③验证NO2与水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H^+、NO3^-、Br^-能否大量共存是一个困扰很多中学生的问题,有的老师也说不清。文章结合理论推导并利用色度传感器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常温常压下,无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能够将溴离子氧化,且硝酸和溴离子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即H^+、NO3^-和Br^-不能大量共存。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实验八硝酸的性质》中安排有稀硝酸与铜作用的实验,要求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1:2)反应的实验,收集气体并检验无色的NO能够被氧化成红棕色的NO2。但是学生在完成实验时,看到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而收集到试管中的气体当打开拇指时却没有看到气体颜色的变化,学生非常疑惑。笔者没有正面回答这一问题,而是和学生共同研究制定了一个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人数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产生的NO会与反应器里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不易观察到无色NO生成;  相似文献   

10.
刘彩霞 《中学理科》2005,(11):66-66
不活泼的金属铜与浓酸反应时.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氮.其化学疗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若按课本介绍的实验.将浓硝酸直接加入试管中.生成的二氧化氮会逸散到空气中.一方面造成大气污染.另一方面.实验过程中.人可能吸入二氧化氮而中毒现将实验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HNO3与NO3-的结构、化学反应实验结论、电极电势、化学平衡移动等方面,分析了浓、稀硝酸的氧化性。从而得出了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氧化性更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铜与硝酸的反应以及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实验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经探索对课本上铜与稀硝酸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实现了在无氧条件下制备NO并验证其化学性质;实验改进后,现象更直观、明显,且安全可靠、符合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13.
1 实验改进的原因 铜与稀硝酸反应,会产生有毒的NO气体,实验要求尽可能在封闭式容器中进行,以防止环境污染,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其次,NO是一种无色气体,在空气中能被迅速氧化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NO2气体的颜色,实验过程中,要避免NO和空气接触.  相似文献   

14.
<正>一、改进目的铜与浓、稀硝酸反应演示实验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重点演示实验之一,能否做好该实验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硝酸强氧化性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影响对金属与浓、稀硝酸反应特点的总结。在常规实验过程中,我认为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由于铜与浓硝酸的反应程度比较剧烈,产生的有毒气体NO2容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师生身体健康,不利于课堂教学。(2)由于不能排尽试管内的空气,铜与稀硝酸反应  相似文献   

15.
1 改进原因 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中关于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实验1~7],虽然在老版本演示实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即用塑料袋将试管口封住,以免NO污染空气,但仍有不足,新实验还是未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很难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的生成,因为试管中的空气没有除去,其中的O2仍能使NO转变为NO2,实验不足以说明产物为NO.2 改进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铜与浓、稀硝酸一体化实验的改进装置.此装置还可用于二氧化氮溶于水的性质实验、一氧化氮的检验、硝酸的检验、尾气零排放等多个实验.巧妙借助三通玻璃管,该实验装置可以实现浓硝酸到稀硝酸的转化,以及模拟制备硝酸的工业流程,且符合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17.
周祖华 《化学教学》2012,(10):58-59
主要阐述了硝酸的分解实验改进和实验成功的要点,金属与硝酸反应实验的改进和对实验时一些"意外"现象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铜与各种酸发生反应时所需浓度作为探究内容,通过系列实验,发现铜分别与盐酸、硫酸开始发生反应的起始浓度、铜与硝酸反应生成NO的浓度以及与硝酸反应生成NO2的浓度,并得出相应结论.对实验及结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是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但根据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采用排水法,因此无法收集到NO2气体。(2)反应结束后,装置里的多余的气体无法处理,一旦取下橡皮塞,会导致NO2气体外溢造成环境污染。(3)铜片浸在浓硝酸中不能控制反应的速率,而且产生的气体量较大,浪费药品,不能实现实验的绿色化。所以,我们通过多次的实验与探究,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的绿色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正在高一化学教材必修一有关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备NO的实验中,很难观察到NO是无色气体。为此,笔者经多次实验研究,对该实验作出如下改进。一、原实验不足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由于试管内原有空气中的氧气未除去,实验产生的一氧化氮便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生成二氧化氮,此时往往会看到试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而无法观察到NO的颜色,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