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计算题为高考理科综合卷中的重点题及高考单科化学卷中的压轴题 ,此类试题要求考生借助于数学中的常规计算方法来解决化学中的实际问题 .其知识点涉及 :①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以及确定化学式的计算 ;②物质的量的计算 ;③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④物质溶解度的计算 ;⑤溶液浓度 (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的计算 ;⑥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计算 ;⑦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⑧中学化学中具有计算因素的各类问题的综合计算 .2 0 0 4年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考试卷中涉及的化学计算题 ,虽然由不同的命题组完成 ,但综合…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注重基础 ,侧重能力的考查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的能力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其中思维能力是 4种能力的核心 .化学计算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深化 ,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量化 ,具有综合性、灵活性的特点 .因而化学计算是实现思维能力提高的良好途径 .1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加强变形练习有关溶液浓度的计算 ,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 ,在学习物质的量浓度这个知识点时 ,通过举一反三对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例 1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Na Cl、…  相似文献   

3.
一、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这类计算主要包括已知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计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所需溶质的质量和溶液体积的计算等.进行这类化学计算时,我们经  相似文献   

4.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是高中化学计算的重要题型之一,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此对高一化学中涉及到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题型作一归纳,供同学参考.一、根据溶质质量(或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利用定义式计算已知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往往使用定义式cs=nBV求算.例1将4gNaOH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然后从中取出25mL,求所取出的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多少?解析:首先利用定义式计算出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然后再利用这一浓度值求算所取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配成的25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V=4g40g·…  相似文献   

5.
1教材处理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与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其实是两个内容,笔者在处理时将二者进行重组.按我的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提出与溶液配制属于解决问题层面的问题,而浓度计算则是纯技术层面问题.从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角度分析,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本节课在提出并理解了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后,马上进入溶液配制环节,进行仪器的选择与设计、操作流程的设计等,从而使课堂内容紧张有序并使学生充满期待.而浓度的计算内容则放在后续课中进行.这样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①学习概念(物质的量浓度);②认识新仪器(容量瓶);③探索新方法(配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物质的量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的始终,是在化学计量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重要概念,它是掌握物质的质量、体积(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浓度、反应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前提,是高考的必考考点之一.现将物质的量作为各化学  相似文献   

7.
一、阅读教材明确考点1.阅读教材和考试说明,明确考点。只有明确高考对化学计算的考查范围,复习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因此,在进行化学计算的复习时,首先要指导考生阅读当年的考试说明以及化学教材,明确下列要求:(1)掌握有关原子量、分子量及分子式的计算;(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3)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4)掌握有关物质的溶解度的计算;(5)掌握有关溶液浓度(质量百分比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6)掌握有关溶液pH值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7)掌握关于化学反应方…  相似文献   

8.
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计算溶液的浓度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计算的基本技能。此类题目涉及到的概念多,知识范围广,内容灵活多变,不少同学感到无所适从,下面就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具体进行分析。一、理解重要概念历年来的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点基本不变,要求在理解溶液、溶解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的基础上,能进行有关溶液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和溶解度是表征一定条件下溶液组成的三个重要概念,准确理解这三个概念,熟练掌握这三个量之间相互换算的方法,对于学好溶液部分的知识至关重要.三个概念的比较见表1。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中和滴定在近几年高考中所占有一定的分值,其主要内容在于考查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等,同时往往以中和滴定知识为载体进行从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来考查化学基本计算及误差分析等,本文主要对中和滴定一系列问题做一全方位的透视,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透视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含义、原理及关键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完全中和,测出  相似文献   

10.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是高考热点之一,也是高中化学最重要的一类计算.在应用其解题时,常出现的误区主要有:求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当为气体溶质时,易将溶剂的体积误为溶液的体积;当为液体溶质时,常将溶液的体积理解为溶剂体积和溶质体积之和;在进行溶解度的有关计算时,当溶质为结晶水合物时,极易忽略结晶水对溶剂质量的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相互换算时,因有关概念不清而出错,下面举例分析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纵观今年的高考化学全卷试题,基础知识仍是测试的重点,尤其是Ⅰ卷表现得更为突出,既不回避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热点问题,如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阿伏加德罗定律、pH值计算、化学平衡、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等等,又体现了历年试测题对高考...  相似文献   

12.
滴定分析亦称容量分析,在滴定分析时,一般先将(被测物质)配成溶液并置于一定的容器中(通常为锥形瓶),用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即标准溶液(也称滴定剂)通过滴定管逐滴地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被测组分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然后根据所加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量.在滴定分析中,在化学计量点时往往没有什么明显的外部特征,因此一般通过加入指示剂,利用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分析以化学反应为基础,在有关计算中严格遵循化学方程式计量数配比关系.根据滴定反应类型的不同,可分为酸碱滴定等若干种滴定分析法.现就有关滴定分析在今年高考中的体现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13.
一、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平衡的移动 例1 (广东化学卷-3)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中,它们的( ) (A)H 的物质的量相同 (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C)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 (D)H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解析:盐酸是强电解质溶液,其溶质完全电离,而醋酸是弱电解质溶液,其溶质小部分电离.pH相同说明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  相似文献   

14.
关于苏教版《化学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地位和重要性,北师大王磊教授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为实现物质的量浓度的认识发展提供了问题情境和探究溶液组成的活动平台。"为此在高一新生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计  相似文献   

15.
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及其计算是高中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极高.如何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是学好此知识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知识。下面根据"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内容和考试说明提炼出常见考点及考查方式,并精选例题分类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7.
物质的量浓度(c)是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之一,其概念和计算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又是高考的“热点”,下面谈谈不同途径c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中最常见的物理量之一,在化学计算中起着"桥梁"的作用,现将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总结如下.一、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例1某浓度的硝酸与过量铁粉反应时生成了4.48LN2O气体(标  相似文献   

19.
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的一类重要实验 ,也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喷泉实验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是近年高考中出现的一种小类型题 ,很有特点。本文把这种计算的类型和解法总结如下。一、类型1 气体是溶质 :如用HCl、HBr、HI、NH3等和水进行的喷泉实验。2 气体不是溶质 :如用NO2 和水、NO2 和O2 的混合气体和水进行的喷泉实验。二、解题思路解决这类问题可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出发 ,根据题意先确定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 ,再计算出物质的量浓度。但题中一般没有具体的数值 ,而且关系比较复杂 ,所以把握好其…  相似文献   

20.
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及其计算是高中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极高.如何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是学好此知识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