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玉莉 《物理教师》2011,32(6):24-25
追及和相遇问题分析的一般思路包括:(1)分析两物体运动过程,画运动示意图;由示意图找两物体位移关系;据物体运动性质列(含有时间的)位移方程.(2)找到两个关系:①两个物体运动的时间关系;②两个物体相遇时必须处于同一位置,即两个物体的位移关系.  相似文献   

2.
所谓相遇,是指两物体在同一时刻恰好出现在同一空间,所以解答直线运动中的相遇问题,关键是找出两物体之间的时间和位移关系.而对于磁场中的相遇问题,因其物理情境比较复杂,除了找出两物体之间的时间关系外,画出2物体运动轨迹,运用几何关系建立联系常常成为解题的突破口.下面举例分析如何解答磁场中的相遇问题.  相似文献   

3.
所谓相遇,是指两物体在同一时刻恰好出现在同一空间,所以解答直线运动中的相遇问题,关键是找出两物体之间的时间和位移关系.而对于磁场中的相遇问题,因其物理情境比较复杂,除了找出两物体之间的时间关系外,画出两物体运动轨迹,运用几何关系建立联系常常成为解题的突破口.下面举例分析如何解答磁场中的相遇问题.  相似文献   

4.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的追及或相遇是指两物体或多个物体在同一时刻出现在空间的同一位置.分析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弄清这些物体是如何运动的,它们在时间上有什么关系,在空间位置上有什么关系,而且常常要抓住一些特定的临界状态来分析,这些状态又常常在时间上选取,或在空间上选取,或在运动速度上选取.  相似文献   

5.
运动学中的临界问题,大多出现在追及和相遇问题中.此类问题的基本特点总结如下。 (1)在追及和相遇问题中,当追及物与被追及物相遇时,两物体必然位于同一位置,即位置坐标相同所以它们的位移与开始时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就有了确定的关系.如:  相似文献   

6.
一、运动的相关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是常见的相关分析问题.追及和相遇问题实质是研究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的运动关系,所应用的规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分析此类问题应注意:(1)特别注意明确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时间  相似文献   

7.
追及和相遇常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同一位置。因此我们常借助速度——时间图像、位移一时间图像来分析。  相似文献   

8.
徐汉屏 《新高考》2007,(9):11-13
讨论物体的追及与相遇,其实质是分析两物体在同一时刻能否到达同一位置.此类问题的求解涉及两个物体的不同运动,涉及两个物体运动间的联系,要求具有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常见有以下几类问题:  相似文献   

9.
华兴恒 《广东教育》2013,(12):56-56,53
运动的物体相遇是运动学的一个重要模型,同学们对最常见的直线运动类相遇问题都能很好地求解,而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相遇问题不知所措,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其实求解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相遇问题,关键是要分析清楚物理过程,还原出物理模型,然后再根据其遵循的物理关系、规律求解。在求解的过程中,既要弄清楚物体运动的时间与位移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相遇问题以其复杂的物理情景,综合的知识内涵及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体现着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是考生应考的难点.处理该类问题,首先要求学生有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物体的运动过程总与时间  相似文献   

11.
1.直线运动的追及与相遇 分析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方法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一个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它往往是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可找出两物体运动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相似文献   

12.
柯岩 《物理教师》2008,29(10):51-54
运动学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相遇类问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高中物理的常见题型,其共同特征是两物体相遇时刻在空间上处于同一位置。追及问题也可看成相遇问题的一种。本文对高中所及的各种运动相遇问题进行例析,其基本的解题思路是:(1)对两物体运动过程进行分析,有时要画出示意图;  相似文献   

13.
追击和相遇问题是物理必修一运动学部分的一类重要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两物体运动过程的分析和相关物理量的求解,其核心是分析两物体在同一时刻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这类问题一般都源于生活实例,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很好地体现出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追及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和速度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借助于v—t图象和x—t来分析和求解往往可使解题过程简捷明了。  相似文献   

15.
正解决追及和相遇问题,多数时候都是采取数学和物理处理方法解答,而模型法则恰恰蕴含着两个方法的完美结合.但是要想解决好此类问题,还需要找准问题破解的关键点,找出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首先是明确两个物体之间的时间关系,其次是二者的位移关系,最后是两者存在的速度关系.处理具体问题时,要紧紧地抓住临界状态和关键点,特别是两者的  相似文献   

16.
高分红 《中学理科》2007,(10):60-60
对称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显示出物质世界的和谐、优美和均衡.对称本来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区域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物理学中许多物理过程、规律都具有对称性,如单摆、弹簧振子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回复力、动量、动能等具有很好的对称性;竖直上抛的物体上升、下降时在时间、空间上也具有对称性;有时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也具有对称性.具有对称性的对象,其相互对称的部分之所以“对称”,就在于它们的某些对应特征相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s-t图象中,两条图线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到了同一位置,即两个物体相遇.因此用s-t图象求解一些复杂的相遇(或相碰)问题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18.
"追及问题"是对研究单个物体(或质点)运动的延续和拓展,这类问题常涉及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或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相关运动.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相撞的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追及问题主要研究同向追及问题,同向追及问题的特征是两个运动物体同时不同地(或同地不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追及问题中的相撞问题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该类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是能力考查不可或缺的命题素材,应引起足够的关注.分析该类问题需要学生有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物体的运动过程总与时间的延续和空间位置的变化相对应),要求我们必须理解掌握物体的运动性质及规律,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类问题的求解方法多种多样,讨论这类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运动学中的规律和公式,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19.
追及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  相似文献   

20.
物体的"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研究同一直线上两物体运动时常常涉及到的问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许多同学碰到这类问题时都觉得很棘手.如果处理方法得当,实际上并不复杂,笔者将这类问题汇总、归类为3种运动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