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克东编著的几部新作摆在我的面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使人心舒神怡。我很惊异中国文史出版社能为克东同期出版4部5册集邮图书,它们是《中国美术家与邮票》上下册,《中国摄影家与邮票》、《中国邮票经典》和《集邮故事》。我也很佩服克东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撰写出像《中国美术家与邮票》、《中国摄影家与邮票》这样湟湟大观的资料性集邮文献来。  相似文献   

2.
在完成邮票选题的名录,即《邮票选题参考资料》之后,我大概又用了一年多时间,对中国邮票选题的资源分类与系列化,进行探讨、论证,写成了《中国邮票的选题》那篇长文。《集邮》杂志希望在该刊发表,经邮票发行局领导同意,便在1983年《集邮》杂志第5、6、7、8、9、10期上连载发表了。这在中国邮票史与集邮史上,可能是最早的一篇系统论述邮票选题的长文,在集邮界  相似文献   

3.
在我收藏的两百多本《集邮博览》杂志里,有一本封面盖有两个邮戳,内页已经泛黄(如图)。这本被我珍藏了二十多年的《集邮博览》杂志。看似普通却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每当看到它,我便想起我与它的故事。初中时,我在一个同学的影响下开始集邮。从开始的收集信销票,到后来收集成套新邮票。邮票收集多了,感觉到集邮知识的不足,于是开始购买集邮类杂志阅读。  相似文献   

4.
2007年8月22日,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开馆,成为行业龙头博物馆,标志着我国有了国家级邮政邮票专业博物馆。2007年8月22日,《集邮博览》杂志复刊,拥有25年历史的邮刊重获新生,成为国家级权威集邮期刊、中国第一本全彩邮刊。  相似文献   

5.
我在整理《中国早期集邮组织与会刊》文稿时,查阅《中国集邮史》(上卷)71页和《中国集邮与邮政要览》(增订本)55页,均记为:“北平邮票交换会”。并记该会1926年3月19日成立,发起人是环球邮票社店主施秉章,会刊《北平邮票交换会会志》,1926年9月创刊,出版第二期后停刊。而在《中国集邮百科全书》497页,“施秉章”条目中写道:1926年在其筹组下,成立了北京第一个集邮组织北京邮票交换会,出版过两期中英合刊的《北京邮票交换会会志》。在《集邮博览》1996年第8期29页,刘肇宁  相似文献   

6.
王辉 《集邮博览》2013,(2):21-21
20世纪80年代,我曾买过两本目录,分别是《1983年邮票目录》和《1985年邮票目录》,均由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1983年邮票目录》封面为T82《西厢记》中的第一枚"惊艳"邮票图,共16页,其中1-14页为1983年所发行的邮票、小型张、小本票和邮资信封邮资图资料,15-16页为最佳邮票评选选票,可沿虚线剪下贴邮资后邮寄。目录印数22.5万册,定价0.25元。《1985年邮票目录》封面为T102《乙丑年》邮票,共12页,其中1-10页为1985年所发行的纪特邮票资料,11-12页是广告。定价0.45元,无印数。这两本邮票目录是笔者在湖南黔阳一个小县城的新华书店购得的,当时集邮活动刚刚在全国恢复,邮票书籍寥寥无几,除了复刊不久的《集邮》杂志,很  相似文献   

7.
我认识《集邮博览》是在2008年。我借参加北京奥博会邮展之机,去马甸邮市逛了逛。看到了奥运专题版《集邮博览》,很是喜欢,就买了一本。这是一本大众化的刊物,既专业又让人感觉很亲近,因此每逢出差或旅游,我都随身带着,翻翻看看。独享其乐!没想过要给《集邮博览》投稿,毕竟它是大刊物,仍觉得投稿、发表是很遥远的事情。直到2011年3月,安徽题材的邮票《儒林外史》发行之际,酷爱安徽历史的我突发奇想,是否可以探究—下《儒林外史》邮票的主要原地,也投—下稿?于是写了篇《探寻〈儒林外史〉邮票的主要原地》通过电子邮箱发给了《集邮博览》,  相似文献   

8.
《小巧的邮票目录》(见《集邮博览》总298期)一文中提到的1982年邮票目录单行本,我刚好收藏有一本,现补充介绍之。这是一册32开的年度邮票目录单行本,白色封面上印有红色的"一九八二年邮票目录"和黑色的"《集邮》编辑部编印",书中共有16页:1—14页是1982年发行的纪念邮票("J"字头)、特种邮  相似文献   

9.
1985年,《北京集邮》组织了一次“北京集邮知识竞赛”,这是改革开放后一次全国范围的集邮知识竞赛活动,影响很大。我有幸参加,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20世纪70年代末,我恢复集邮.身边还有几位集邮的伙伴。大家的集邮方式十分原始,只知道从旧信封上翻找使用过的旧邮票,不懂得邮票的品相,也不懂得邮票背后的各种知识。1982年,北京市集邮协会会刊《北京集邮》(《集邮博览》的前身)创刊,北京集邮活动的热潮逐步掀起。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上海集邮》在《编辑寄语》里透露的第4期的作命题是“学”。按理,我应该写一篇介绍海外发行的学家或学名邮票,但我想换一个思路,不写邮票上的学,而写集邮的学修养与邮票鉴赏之间的关系。集邮的学修养有助于提高邮票鉴赏的水平,而邮票鉴赏又可以反过来促进集邮的修身养性。  相似文献   

11.
谈到红印花邮票的研究文章,自然要提及集邮家赵人龙。赵人龙收集和研究的重点为中国早期古典邮票,同时对中国欠资邮票、新中国普票等也有极深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在他迄今近80年的集邮生涯中撰写的集邮普及与研究的论文数以百计。其中关于大龙、小龙、万寿及红印花加盖邮票这四大古典华邮的研习文章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些文章广泛刊载于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境内外出版的数十种集邮刊物上,如《集邮》、《中国集邮》、《集邮研究》、《上海集邮》、《集邮博览》、《天津集邮》、《中国集邮报》、《鼓楼邮刊》、《邮友信箱》、《中国邮史》、《邮票世  相似文献   

12.
为了增进中国集邮者对外国邮票的了解,推动中国集邮与世界集邮接轨,加强中国集邮者与各国人民和集邮者之间的友谊,扩大中国集邮的国际影响,提高《中华世界邮票目录》的编辑水平,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将与《中华世界邮票目录》编委会共同主办每年一度的“最佳外国邮票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3.
2005年,适逢塞万提斯逝世389周年,《堂吉诃德》问世400周年,世界各地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缅怀作家,重温他的巨著。国内一些集邮媒体了发表了有关文章,感到十分高兴。《集邮博览》是本集邮刊物,发表的文章理应是集邮方面文章,如邮票和集邮活动等。但不久前《集邮博览》在刊登有关《堂吉诃德》邮票的文章时,集邮的内容太少了。其中一篇文章1600字,谈到邮票的仅200多字,约占15%。其余的1300字,全部是介绍塞万提斯的生平。这些文字所表述的内容与集邮没有任何关系,任何一位想了解这些内容的集邮者只要翻阅一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均可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4.
这是我开始写的《邮史忆踪》第一篇。顾名思义,我是想回忆、记述一些邮史方面的陈迹。1969年至今30多年来,我国邮政、邮票史上的一些史实,是我亲身经历、也许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我说的“邮史”是广义的,包括30多年来邮政史、邮票史与集邮史上的一些旧事回忆。这与我主编的《中国邮票史》、《中国集邮史》显然不同,那是官方修史,是集体编纂,是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17年,我依然徜徉在自己的集邮世界中,乐在其中,享受其中,快乐集邮。邮文写作在我的退休生活中,写邮文成为一大乐事,这一年我沉浸在邮海文山中,不亦乐乎。2017年,我在专业集邮报刊《集邮博览》、《中国集邮报》、《集邮报》和内部发行报刊《生肖集邮》、《洛阳集邮》《百川集邮》(洛阳)、《夕阳红报》(洛阳)、《化工邮苑》(上海)、《西游记集邮》(河北)、《麒麟集邮》(南京)上共发表集邮文章45篇,内容着重在邮票图案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秋 《集邮博览》2012,(7):48-49
2012金龙腾飞之年,我们迎来了《集邮博览》创刊30周年。1980年9月,妹妹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母亲十白因集邮影响她的学业。让妹妹将几本插有纪、特和文革信销邮票的集邮册交给我。我从小喜欢画画,看到这些无比精美的小纸片上的人物、花卉、动物、文物等图案,爱不释手,从此爱上了小小的邮票。我当时在国有企业上班,家庭经济状况尚可,于是将每月几十元的工资全部用于购买邮票和订阅《北京集邮》。1982年起,我便成为《集邮博览》的一位忠实读者,拿当今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博览粉丝”。  相似文献   

17.
正《集邮博览》复刊后即开始连载《邮票档案选登》(以下简称"档案"),这对推动中国邮政史及集邮学术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邮票史》中也引录了大量的邮票档案(以下简称"引录")。笔者发现,《邮票档案选登》与《中国邮票史》(七卷)(以下简称"七卷")的相关引录有不一致的情况。如:邮政总局1950年1月23日发供字第6/195号《关于修改邮票图案制版付印事项的指令》,《集邮博览》2008年  相似文献   

18.
据香港邮政邮票策划及拓展处的《集邮特刊》报道,原定于今年11月发行一套6枚的《世界遗产——中国的名胜古迹》邮票,提前于6月12日发行。6月12日原定发行《中国敲击乐器》,但《集邮特刊》未公布该套邮票的发行日期,估计与《世界遗产——中国的名胜古迹》的发行日期互调,推迟至11月发行。  相似文献   

19.
正王辉先生的《教科书上的邮票插图》(原载《集邮博览》2013年第10期),强烈地吸引了我,令我想起了另一本教科书,书上的邮票图案比王先生介绍的邮票插图更牛,称之为"一片邮集"也不为过,而且其宣传集邮文化更直接更给力。这本教科书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美术》(图1),书中有两部分内容堪称"一片邮集"。其一,"红色摇篮",即该教科书第五节《方寸之地竖丰碑红色  相似文献   

20.
中国’96——第9届亚洲国际邮展胜利闭幕,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和人民邮电出版社分别组织编写的《中国解放区邮票史》、《中国集邮大辞典》和《中国集邮百科全书》,作为文献类展品参赛,皆获大镀金奖。放眼前瞻,中国’99世界邮展,东道主拿什么样的大部头文献送展呢? 我在参与编辑《中国集邮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发现。“中国邮票”分支的篇幅相对不足,曾建议另编一部《中国邮票百科全书》,不久即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将其列入了来年的选题计划,现闻已在进行具体的筹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