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三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林 ( 1 836- 1 886)的诗歌充满魅力 ,主要体现在其诗歌中的三美 :朴素美 ;音律美和修辞美。  相似文献   

2.
论"朴素"     
本文立足于中西古代绘画、诗歌、戏曲等艺术门类揭示其"朴素"的美学风格.意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重视朴素的美学思想,并在我国现代文化艺术中发扬光大,在中华民族当代文学艺术的百花园中开发出朴素美的花朵.  相似文献   

3.
1939年4月20日艾青在<广西日报>上发表诗论<诗的散文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的散文美"这一美学主张,并将其贯穿于他的整个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本文主要从语言的自然朴素、句式的灵活多变、艺术表现手法等几方面来探讨艾青诗歌的散文美.  相似文献   

4.
自然美是构成柳宗元诗歌独特艺术风格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柳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二、诗歌与生活打成一片。三、诗歌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四、诗歌描写最平常的事物。五、诗歌语言虽经锤练与雕琢,但不露痕迹,非常自然。六、诗歌富有哲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乔治.威瑟的诗歌《哦再见,可爱的林木》进行了分析,论证了该诗歌的"形美"、"音美"和"意美"。  相似文献   

6.
王莹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1):99-101
翻译的本质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诗歌作为文学作品中最为纯粹的艺术,是通过韵律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其翻译本事就是一种美的创造,是语言符号的艺术性再现。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许渊冲先生经过长期的诗歌翻译实践,提出了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和标准——"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旨在以其英译的"黛玉葬花辞"为对象,分析研究其诗歌翻译中"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具体体现,为译者从事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祖咏的诗歌具有美而不乐的特点。其中"美"的特点多存在于朴素真切的生活画面和自然简洁、含蓄有味的语言中,包含寄情山水、怀友思乡、刚健精神的情怀美。其中"不乐"表现在悲仕途之不顺、惜朋友之离别和念远离之家乡。此外,祖咏诗歌"美"与"不乐"的特点是由绝假纯真的本性、山水吸引、娴熟的审美技巧以及生活的时代背景、自身性格和生活经历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在诗歌的翻译中,既要考虑其语言美,形式和节奏的美,还要考虑诗歌意境的翻译.其中意境的把握是关键.诗歌有其自身的特点,要将其丰富的感情与想象,优美的语言与旋律翻译出来,再现诗歌的音美、形美、意美,需要译者对原文的充分理解与把握.本文将通过一首英语诗歌的两种译文的比较,从诗歌的语言、形式、意境、翻译方法等方面来探讨如何把握诗歌的"三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爱伦.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诗歌美学的理论,他的诗歌真正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理论。他在其诗歌中追求形式美、音乐美、忧郁美。强调"为诗而诗",拒绝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伟 《考试周刊》2008,(24):209-210
本文以"美"这一概念作为论述的中心,重点对爱伦·坡对诗歌理想长度的界定,对诗歌最佳基调的陈述,对诗歌音乐性的钟爱,以及对统一效果的执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从中得出结论,爱伦·坡所谓的"美"并不是一种属性,而其实是一种效果,即作品对读者所产生的一种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美、发现美和领会美,从而达到“三美”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诗歌教学中诗情教育是教学重点.要通过朗读传情,品读诗歌语言美;想象生情,领悟诗歌意境美;品味悟情,欣赏诗歌主题美.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舍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本文拟针对诗歌的特点以<多佛海岸>为例对诗歌翻译中意美、音美和形美三者不可偏废加以分析和探讨,以期达到诗歌翻译的高境界,促进中外文化更好的融合和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张小玲 《甘肃教育》2011,(22):67-67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清新自然,语言优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本文试图从朴素美、韵律美、修饰美三个方面论析,为学习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提升中学生的文学素养提供借鉴。一、口语化的朴素美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  相似文献   

15.
诗歌翻译的标准和好坏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特别是汉诗英译问题.英译本中能称得上是精品或极品的却是凤毛麟角.比较流传千古的<长恨歌>的两个英译本各有千秋.诗歌翻译应做到在传达原诗内容的同时,兼顾原诗的形式,体现其音象美、视象美、义象美、事象美,保留其意象,达到其最佳近似度.  相似文献   

16.
执教者采用“体悟法”组织《氓》的教学.通过朗读、鉴赏、讨论、写作交流等环节,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情节丰富之美、情感变化之美,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管窥《氓》的人物命运悲剧之美和自我觉醒意识之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歌魅力独特,文字凝练,韵律严谨,且随意赋形,灵动多变,其英译工作就显得十分困难。辜正坤教授的"诗歌鉴赏五象美论"从鉴赏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视象美、音象美、义象美、事象美、味象美,对中国古诗英译具有指导意义。以《登鹳雀楼》的英译为例,探讨"诗歌鉴赏五象美论"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感情强烈、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清新等特点。通过古典诗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和形象去感染、塑造学生,能够造就他们完善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灵。笔者试着从感受韵律美、欣赏意境美和实践创造美三个方面探索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9.
美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 音乐美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两个方面.单从形式的角度论述诗歌的音乐美是偏颇、低层次的.诗歌以抒情为主要特征,抒情是诗歌的主要内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诗歌的音乐美并不完全表现在形式、声音的组合效果上,还取决于声和情的和谐、声情并茂上.只有声情和谐、声情并茂,才是诗歌音乐美的最高境界,诗歌的音乐美才算是最完善的.文章从节奏、押韵、音调、声情诸方面论述了闻一多、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20.
《江苏教育》2013,(10):10-11
语文教学中是包含着"美育"的,语文的"美育"往往离不开诗歌。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意蕴,通过品析诗歌语言的内涵美,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力,体验诗歌诵读的音律美,激发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