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膨胀是陈化不好的钢渣地基常发生的问题,其结果使建筑开裂、倾斜甚至破坏。文章指出了膨胀钢渣地基对建筑的不利影响和危害;列举了几个膨胀钢渣损坏建筑结构实例;提出了钢渣地基造成危害的加固处理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钢渣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钢渣处理含铬废水,对处理各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2.5~12,cr3+0~350mg/L,按铬/钢渣重量比为1/35投加钢渣进行处理,铬去除率为99%,处理效果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以钢渣及蒙脱石为原料,工业淀粉为添加剂,制备钢渣-蒙脱石颗粒吸附剂并将其做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其对水中Pb2+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钢渣-蒙脱石颗粒吸附剂在溶液pH为7和吸附反应时间120min的条件下吸附效果最佳.在此环境条件下,吸附剂用量为9.0g/L、对初始浓度为100mg/L的 Pb2+溶液的去除率可达到93%,钢渣-蒙脱石颗粒吸附剂在以上条件下对Pb2+的吸附量为10.3mg/g;钢渣-蒙脱石颗粒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离子时可用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对Pb2+的相关系数为0.9993;且符合Langmuir方程,其相关系数为0.9929;对Pb2+的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2.61mg/g.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化学成分、颗粒大小、密实度等方面入手,对本钢厂区钢渣回填层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钢渣层作为地基持力层使用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钢渣体积稳定性差、钢渣-沥青混合料道路过早开裂的问题,采用二氧化硅胶体溶液对钢渣进行浸泡改性处理,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检测、路用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改性钢渣的物理力学性能、改性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钢渣的改性机理,并引入灰靶理论决策方法,综合改性钢渣-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钢渣的最佳改性方案。结果表明:钢渣改性后,物理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钢渣的改性浓度越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越佳;延长钢渣的改性时间,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提高;且钢渣改性之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显著提高。基于灰靶决策理论,最终确定钢渣的最佳改性方案是在改性浓度(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溶液下浸泡24 h。  相似文献   

6.
钢渣比表面积及掺入量对水泥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钢渣比表面积及掺入量,研究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讨论样品的内部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钢渣比表面积的增大,水泥的抗折抗压强度增加,而随着钢渣掺入量的增加,抗折抗压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结合典型工程,介绍了因回填地基使用膨胀性钢渣蛤建筑物造成的危害,以及采用树根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为类似加固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源热泵是利用地表浅层土壤能量(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作为冬季热泵热源供暖和夏季冷源进行空调的系统.热泵采暖的优点是无污染、清洁、环保、可持续利用而且造价较低,缺点是对地质条件或自然条件要求较为严格。本文重点侧重于地源热泵供暖与传统供暖方式,如燃煤、燃油和天然气锅炉进行供暖经济性的比较。利用常规供暖对工程楼进行常规供暖设计,对于工程楼进行热负荷计算,之后再根据热负荷进行水利计算,以及总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计算。最后,将常规供暖与地源热泵进行经济性比较。  相似文献   

9.
以结合所学知识及新技术应用为前题,基于目前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前沿的熔融固化技术,提出开展钢渣微晶玻璃教学实验平台.详细介绍了实验平台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探讨了微晶玻璃热处理过程中处理参数对显微硬度的影响,为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熔融固化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廉价易得的钢渣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中磷、砷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钢渣投加量的增加,磷、砷的去除率增加,在磷的初始浓度小于50 mg/L,投加量为0.75 g/100 m L时,磷去除率达99%以上;在砷的初始浓度小于10 mg/L,投加量为6 g/100 m L时,砷去除率也可达99%以上。p H影响钢渣对磷、砷的去除性能,中性条件下,钢渣对磷的去除效果最好;p H 9~11,有利于钢渣对砷的去除。钢渣对磷、砷的吸附均符合Lan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具有"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特点。钢渣是一种良好的吸附除磷材料,对砷也有一定的吸附能力,磷和砷在钢渣上的吸附为竞争性吸附。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包晶钢铸坯表面纵裂纹发生率,需要优化现有包晶钢保护渣的传热性能。热流密度数值直接反映传热性能。通过选取某钢厂使用的A、B、C、D、E、F六种包晶钢保护渣,经过对比得出A渣具有较低的热流密度。从影响热流密度的碱度、结晶度、结晶温度三个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保护渣高碱度(不低于1.4),高结晶率,高结晶温度有利于降低保护渣的热流密度。  相似文献   

12.
炼磷排放的高温磷渣液的常规处理方式是水淬冷却、露天堆放处置,该方式不仅浪费巨额热能、占用大量土地,还引起环境污染问题。现有的磷渣资源化技术仅针对于水淬后的磷渣颗粒,无法回收热能,且磷渣掺量较低。本文提出将高温磷渣液在线资源化利用,制备建筑装饰用铸石产品,不仅可全额回收其蕴含的巨额热能,还能从源头消除磷渣的环境污染。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石英砂和高岭土为辅助原料,高温磷渣液掺量可达75%,所得铸石样品分为乳浊玻璃材质和微晶材质两种类型,均具有优于天然石材的抗折强度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可作为建筑装饰材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钢渣是炼钢工业所排放的工业废渣,它与高效减水剂的适应性是高性能钢渣系列混凝土掺和料研究开发的主要工作内容。本文通过Marsh时间和净浆流动度的测试分析,对比研究了萘系和聚羧酸系两类高效减水剂对慢冷钢渣和水淬钢渣这二种转炉钢渣净浆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使用效果优于萘系减水剂,水淬钢渣粉体与高效减水剂的适应性优于慢冷钢渣粉体。  相似文献   

14.
以超细钢铁渣粉(以下简称“超细钢渣”) 为主要掺合料制备胶凝材料,通过XRF、粒径分析、XRD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探究超细钢渣对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机械研磨制备出的超细钢渣,其矿相成分硅酸三钙、硅酸二钙和莫来石特征峰强度最强,复掺的超细钢渣活性指数也满足国家标准。随着超细钢渣掺量增加,3 d 抗压和抗折强度均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在外掺m (超细钢渣) ∶ m (超细矿渣)= 2:3、w复合粉=30%时,其28 d 抗压和抗折强度达到峰值,分别为8.9、53.8 MPa。超细钢渣在不同龄期水化反应程度不同,早期水化反应较低,强度较差;后期水化程度较高,且优于同标准水泥。  相似文献   

15.
分析高钛铁渣缓慢结晶过程所释放的热,提出可利用向埋渣坑定量送入惰性气体来控温并回收这些热量的方案。若采用热管式余热锅炉,可将这些余热转换成可用的蒸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钛炉渣全面综合利用,推进攀钢的节能减碳及资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阐明铁炉渣对稻田甲烷减排的有效性及机制,在介绍了铁炉渣甲烷减排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以福州平原稻田为研究区域,采用静态箱法对铁炉渣施加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甲烷减排有效性。结果表明,铁炉渣可有效地减缓稻田甲烷排放,并随着铁炉渣施加浓度从2 mg/hm2增加到8 mg/hm2,其减排效率逐渐增强,特别是对甲烷排放峰值的减排效率最为明显;除了铁受体调节稻田甲烷减排外,pH的变化也在控制甲烷排放的效率上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可为铁炉渣抑制技术在稻田甲烷减排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We report the adsorption of phosphate and discuss the mechanisms of phosphate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burst furnace slag (BFS) and steel furnace slag (SF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sorption of phosphate on the slag was rapid and the majority of adsorption was completed in 5-10 mi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hosphate by the slag was reduced dramatically by acid treatment.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adsorption to the total removal of phosphate was 26%-28%. Phosphate adsorption on BFS and SFS follows the Freundlich isotherm, with the related constants of k 6.372 and 1/n 1.739 for BFS, and of k 1.705 and 1/n 1.718 for SFS. The pH and Ca^2+ concentration were de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of phosphate, suggesting the formation of calcium phosphate precipitation. At pH 2.93 and 6.93, phosphate was desorbed by about 36%-43% and 9%-11%,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 adsorption on the slag is not completely reversible and that the bond between the slag particles and adsorbed phosphate is strong.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patterns of BFS and SFS before and after phosphate adsorption verify the formation of phosphate salts (CaHPO4·2H2O) after adsorption process. We conclude that the removal of phosphate by BFS and SFS is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phosphate calcium precipitation and the adsorption on hydroxylated oxid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FS and SFS removed phosphate nearly 100%, indicating they are promising adsorbents for the phosphate removal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pollution control.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镀锌钢板冲压件的开裂分层现象,利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分层试样进行断口观察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试样开裂分层的主要原因是其存在大量的夹渣和组织偏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冶金企业每年产生大量的高炉矿渣,这些矿渣不仅占用大量的耕地,而且污染环境;通过将高炉矿渣粉磨成比表面积为430m~2/kg及以上的矿渣微粉,其活性在碱性介质中得到充分发挥,可在混凝土中等量取代水泥20%~40%,既减小了环境污染,又大大的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