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分析几何图形,建立几何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问题,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频频出现.这类问题是将函数思想融于几何问题之中,综合三角、几何和代数知识编拟而成的,是考查综合理解能力、数形结合能力的基本题型.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设图形,分析已知条件,从几何结构中寻求建立函数关系式所需要的数量关系.本文拟对此类题型及相应的解法作些介绍.一、建立线段与线段间的函数关系式解决这类问题,一般要用到圆幕定理,或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把含有x、y的线段用一个等式来表达,进而找到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例1如图1,半…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几何图形,根据相关性质定理建立变量间函数关系式的中考数学试题,是综合几何、代数、三角知识,将函数思想融于几何问题之中,旨在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等基本数学思想,以及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设图形、分析已知条件,从几何图形的结构中寻求建立函数关系式所需要的数量关系.下面以2005年中考试题为例进行归类评析.  相似文献   

3.
求几何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同学们在中考总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复习与训练,切实掌握求几何具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方法.求几何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一般方法是:首先利用几何图形的度量性质(如三角形内用和定理及其推论、勾股定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梯形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和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等),确定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然后再…  相似文献   

4.
确定几何元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因此,在中考总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复习与训练,切实掌握确定几何元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方法.确定几何元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方法是:首先根据几何图形的度量性质(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勾股定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梯形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和面积关系等)确定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然后再经过适当的恒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几何图形,建立函数关系的中考题是将函数思想融于几何问题之中,综合三角、几何和代数知识,考察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数形结合能力.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设图形,分析已知条件,从几何图形的结构中寻求建立函数关系式所需要的数量关系.下面拟以近年来中考题为例进行归类评析.  相似文献   

6.
确定几何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命题的重要趋势.如我们考察1996年全国38个省市的中考试题,有16个省市命了这方面的试题.因此,同学们在学习《函数及其图象》这一章时,通过适当的练习,要学会确定几何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那么怎样确定几何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呢?一般方法是:首先利用已知几何图形的性质(如勾股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梯形中位线定理、相似形性质定理、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和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等),确定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  相似文献   

7.
正动态几何函数问题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中的一类热点考题。这类问题一般是通过一个几何图形上的点运动或两个几何图形的相对运动,从而形成相关联的几何变量(线段长与线段长、时间与面积、路径长与面积等)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初中数学已学过的函数知识(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解决运动中的某些问题,如面积最大问题、相似问题、特殊直线和直线形的生  相似文献   

8.
确定几何元素间的函数关系式,是近年各省市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也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几何、函数等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题型。这类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是:先根据题设条件和几何图形的度量性质建立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再经过适当的恒等变形,便可得到所求的函数关系式。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考函数与几何“压轴题”,一直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这类试题知识跨度大,应用的数学方法多,结构新颖灵活,综合性强,难度大,要求同学们具有很强的分析推理能力.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卷中的函数与几何压轴题,从知识结构来看可分为两大类型,即“几何含函数型”和“函数含几何型”.本文给出关于这两种类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几何含函数型这类题目是以几何图形为载体,求几何图形中某些几何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其解题方法是:利用几何图形的有关性质,列出几何元素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将这种关系转化成函数关系,最后利用函数的…  相似文献   

10.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题 ,求平面几何图形中函数关系式的问题 ,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解这类问题 ,须以几何图形为背景 ,根据几何图形有关的性质 ,正确建立几何元素间的等量关系 ,方能确定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现结合近几年部分省市的中考题 ,探讨其解法 ,供初三同学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常以几何与代数的综合作为压轴题考察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以研究几何图形中的线段、面积、点运动的位置等之间的函数关系一直是考察的热点题型.笔者取近对九五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有近一半试卷中涉及研究几何图形的函数关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通过几何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与长度、长度与面积等关系寻求函数的关系式,进而研究函数变量的取值范围和有关最值问题,其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运动型”几何试题已成为各地中考数学试卷中的一类热点题型,这类试题通常是将函数、方程、相似三角形等知识联系起来,用函数关系来描述动态的几何图形变化过程,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式,把复杂的形转化为具体的数,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探求几何变量之间的相关问题.河北省的中考数学试卷从2003年到2005年,连续三年都以简单几何图形中的动态变化问题作为压轴题,充分说明了这类试题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以抛物线为载体、满足某种条件的几何图形是否存在的问题,是中考的热点和难点.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函数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在解题过程中将函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数量化,数形统一,同时要学会将大题分解为小题,各个击破.本文选取"抛物线中特定三角形的存在性"为例,说明这类问题的解题策略.一、抛物线中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例1(湖南湘西州中考题)如图1,已知抛物线y=-14x2+bx+4与x轴相交于A、B  相似文献   

14.
以抛物线为载体、满足某种条件的几何图形是否存在的问题,是中考的热点和难点.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函数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在解题过程中将函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数量化,数形统一,同时要学会将大题分解为小题,各个击破.本文选取"抛物线中特定三角形的存在性"为例,说明这类问题的解题策略.一、抛物线中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例1(湖南湘西州中考题)如图1,已知抛物线y=-14x2+bx+4与x轴相交于A、  相似文献   

15.
求与函数图象有关的几何图形的面积问题是中考常见题型.解这类题既要用几何知识,又要用代数知识,要灵活运用图形特征,熟知点的坐标与线段长的关系.下面举例说明,给同学们引个路.一、求直线y=kx+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6.
有关函数问题,常常与空间图形有机结合,构成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这类问题已成为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中有一定难度的新题型.因此,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毕业复习中,应重视函数与空间图形相结合的综合性试题,并加以适量的训练,提高自己解这类综合题的能力.这类问题常常是要建立空间图形中的线段与线段、角与角、面积与某一线段的函数关系,或求线段、面积的最大(小)值等.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空间图形的某些性质建立起内在联系,从而寻找到结果.一、求线段与线段间的函数关系式例1""如图1,梯形ABCD中,AD∥BC,∠ABC=90°,AD=9,BC=1…  相似文献   

17.
函数几何综合题是近几年来中考的热点,其目的是考查同学们综合运用函数知识和几何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这类问题常见的有以下两种类型:一、几何元素间的函数关系问题这类问题的结构大多是已知几何图形,设置某些变量(如动点、动直线、动线段等),要求建立这些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再反过来利用函数关系解决几何图形中的其他问题.例1如图1,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AB=6,延长BA到F,使AF=AB,若P为线段AF上的一个动点(P点与A点不重合),过P点作半圆的切线,切点为C,作CD上An于D,过B点作BE上PC,交PC的延长线于点立,…  相似文献   

18.
纵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压轴题 ,流行着这样一类题 :直角坐标系中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坐标几何题 ,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综合能力的应用水平 .解决这类问题除了应具备较全面的知识 ,如坐标、函数图象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外 ,最关键的一点还应熟练掌握点的坐标与线段长的相互转化 ,对于函数图象上的点 ,要善于利用它的坐标转化为几何图形中相应的线段长 ;反过来 ,对于几何图形上相关的点 ,也要善于把它坐标化 ,以便沟通几何与函数的关系 .图 1例 1 如图 1 ,直角坐标系中 ,半径为 5的⊙M与y轴相切于C(0 ,4) ,与x轴交于A…  相似文献   

19.
<正>抛物线背景下线段的和的求值问题屡屡受到中考命题者关注,此类问题不仅涉及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还涉及几何图形的性质、平面直角坐标系、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知识等.因此一批立意新颖、构造精巧、考点突出的新题、活题脱颖而出.这类试题较好地考查了同学们的几何探究、推理能力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下面以今年的几道中考题为例对a+mb这一类线段和的求值问题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几何图形中因动点产生的线段最值问题在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屡见不鲜,成为中考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动点运动的过程中,图形变化的灵活性和关键条件的隐蔽性,都给学生的解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也成为了几何解题中的一大难点.关于初中阶段的动点最值问题,解决策略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解析法",即设某条线段长度为x,利用量之间的关系,构造出目标线段的长度函数关系式,利用函数最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