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素 《文教资料》2008,(33):71-73
在新世纪,文学批评期刊正面临严峻的危机和挑战.如何进行文学批评期刊自身建设是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与会专家认为编辑要坚定办刊理念和提升办刊水平,而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更要从文学批评的本身寻找切入点,并把对文艺批评的研究发展扩大到整个当代文学上.  相似文献   

2.
一在驳彩纷纭的文学批评的世界里,印象批评始终是文学批评方法论的主流。文学批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个批评家在长期的批评实践活动中,逐渐建立起一定的文学观念,并相应地形成了一套观察和说明文学现象的方法系统。本世纪末,西方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文艺批评模式,其中较具影响的是道德批评、社会批评、心理批评、形式主义批评和原型批评。魏伯·司各特在他的专著《西方文艺批评的五种模式》里,对这五种批评模式及其方法作了扼要的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种批评模式都有其优点和特长,又无不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拿形式主义批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与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流派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文学观念上,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有着坚实的美学基础和哲学基础,它可以对作品的审美价值及其社会意义作出全面评价,而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流派在文学观念上则片面地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忽视作品的审美价值及其社会意义。就方法论来说,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重视考察与作品相关的外部条件,同时也重视对作品的内部关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审视,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可以不断地从理论上得到充实和丰富。而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流派却忽视社会历史对文学的要求,割断作品与外部条件的联系,从而使自身的批评机制成为一个自足封闭的系统,其保守性和排它性,势必限制它们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如何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批评,这是当代文学批评者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而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现代历程的考察,可以让我们摒弃那种盲目乐观或悲观的态度。传统并非一成不变,它在旅行中走向现代和未来。如果把重建的结果当作一个理想的范本,其可能性是值得怀疑的。寻语的过程即是一种重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前进才不至于走向理想主义的陷阱。  相似文献   

5.
当代文论下的文学批评所面临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下文坛中的文学批评存在一些问题,可以从批评主体、媒体作用等多方把握。其中不容忽视的视角是从与它联系十分密切的文学理论的角度去探究。通过关注现存的众多的批评文章的本质,分析我国文论的特点、文学批评对它的运用情况,可以看出理论层面的问题对文学批评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要摆脱它所处的困境,从理论的层面找突破口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胡风的全部论著中,关于文学批评的专论只有一篇,即写于1944年4月的《人生·文艺·文艺批评》。其余有关文学批评的观点和言论则散见于其论文及批评集的序、跋和后记当中,尽管文字数量不算丰富,却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胡风对于文学批评的自我界定。从前面的《人生·文艺·文艺批评》这一题目本身,我们就能大致看出胡风批评观的某些端倪,即文艺批评是与人生和文艺紧密相连的一件事情。因此,在具体分析胡风的批评观之前,对其文学观作以简述,当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回顾新中国50 年来的文艺批评,不难看到,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对繁荣文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必须运用科学的批评标准;贯彻“双百”方针,是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哈罗德·布鲁姆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其代表著作<西方正典>在构建自己的经典文学批评体系时所持的保守落后的文学批评标准以及他毫不宽容的拒斥其它文学批评流派的狭隘视野,可以看到他的文学批评体系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文学理论教学、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等领域的良性发展。立足于当前国家提倡的文化自信理念,可以看到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中存在严重的自信不足,这种“失语症”现象阻碍了高校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科研发展进程。因而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合理建构,一方面在传统教学与科研活动中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理念与路径;另一方面也应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课程思政新理念,探索多维路径促进教学与科研的长远发展,进而推动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文学批评史研究的辉煌成果,迫使新世纪的古代文论研究必须向体系建构的方向发展.古代文论的存在形态具有零散性特征,但零散的理论形态中又存在着潜在的理论体系.如何将古代文论的"潜体系"建构出来而成为"显体系",从而开拓出新的研究空间,是新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的迫切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