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听到许多数学教师批改作业或阅卷后,感慨地说:“这道题学生不仅做过,我还专门讲过,可是学生们还是错了。”这个现象的确普遍,确实需要深思,为什么老师讲过了,学生练过了,竟然还是做错呢? 练后还错,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记忆,轻理解。 有些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将数学公式、法则、性质死背,甚至一些应用题的解题模式都要背熟。结果却是学生遇到问题只能生搬硬套,只要问题稍加变换,就出现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都进行了改革,其中理科综合是改革之一。不同学科间互相渗透的跨学科综合试题、多学科合卷已成为中考改革的趋势及热点。此综合类型题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解题能力,以学生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为基础,充分利用它们的联系点进行教学。但一些师生反映综合考试“太难”,有些无所适从。出现“太难”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在学科教学中,一些教师喜欢“单干”,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交流少,这不利于教师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第二,很多学生存在偏科思想,有的只喜欢学物理,有的只喜欢学化学,不利于自身…  相似文献   

3.
[现象]经常听到老师们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我已经讲过了,你怎么还不清楚?”“刚学过啊,怎么又错了?”……[原因]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老师刚讲过的习题学生怎么就不会做?是教师的教学有问  相似文献   

4.
为何练后还错江西赣县田村镇教育办公室刘北荣常听到许多数学教师批改作业或阅卷后他说:“这道题学生不仅做过,我还专门讲过,可是学生还是错了!”为什么练后还错?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记忆,轻理解有些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将数学公式,法...  相似文献   

5.
每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中有10%左右的化学实验试题,它不仅要求学生会做实验,还要会解释、分析实验现象和设计实验。尤其是近年来将新情境试题渗透到化学实验试题中,将知识与能力融为一体,提高了解答这类试题的难度。在高三实验总复习中如何使学生抓住基础知识,提高解答实验题的能力,是值得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下面谈谈我们的看法和做法。 一、总结实验规律,形成实验知识结构,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基本前提 19世纪俄罗斯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6.
常听到许多数学教师批改作业或阅卷后,感慨地说:“这道题学生不仅做过,我还专门讲过,可是学生们还是错了。”这个现象的确普遍,确实需要深思,为什么教师讲过了,学生练过了,竟然还是做错呢?练后还错,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记忆,轻...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2013,(3):45-45
“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是试题命制和评价的三个核心问题.不仅决定了试题的质量,还会对课堂教学产生重要影响。本次中考化学试题点评即围绕着上述问题,从试题的考查内容、认知水平要求和考查形式三个角度展开。1.试题的考查内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有魅力的一招,从来没有人怀疑、否定和贬低过它,反而有人强调说:“对于实验,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能说过分”。可是一些化学教师,特别是部分青年教师,对于实验则往往是心中无数,甚至对化学实验有畏惧感,生怕做实验,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率不高。有的中老年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验经验,但也有或多或少的实验心病——有些实验长期没有做过,或是做过没有做成功,亦或是实验的成功率低。  相似文献   

9.
我们有许多初中化学教师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经过了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之后,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大幅下降.其中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的是:对化学变化和常见物质的实验室制取的兴趣变化.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的老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关注的是学生多记住几个化学方程式,关注的是学生多做一些为应试中考而编制的试题,而不是真正带着学生通过化学实验的探究去学习化学.忽略了化学这一学科本质的学习方法,往往教材中仅有的几个实验变成在教师监督下按部就班的操作,化学学习也就变成了死记硬背,这如何能让学生喜欢化学呢?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数学试卷中涌现了大量充满创意的试题,它们有的是内容新、有的是形式新、有的是结构新、有的是情景新,这不仅给试卷带来了活力,也给教师带来了启发和冲击,给学生带来了,新鲜与挑战。但是,也有一些中考试题或中考模拟试题没有把握中考命题的原则,一味的贪新求异,于是“拼凑”或  相似文献   

11.
许多数学教师批改作业或阅卷后,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这道题学生不仅做过,我还反复作了订正,可是有的学生还是做错了。”这种现象的确普遍,值得深思。练后还增,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回记忆,牺回问。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死背过学公式、法则、住质,甚至一些应用目的解国模式都翼记熟,而不注意学生是否巳经理解。结果学生进到问题时只会生搬硬套,题目历型稍加变换,就出现差错。例如,有一道检测题:“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需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倡要9小时完成。甲乙合做几小时完成这批单件的子?”一些学生列式…  相似文献   

12.
化学开放题及其编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习题 (或试题 )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媒介 ,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重要媒介。为此 ,研究习题 (试题 )的编制方法 ,对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检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 ,不同的试题具有不同的功能。有些试题只能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 ,而有些试题则可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甚至实验能力。遗憾的是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教师靠“题海战术”———“在同一层次上做大量练习”的现象并不少见。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除了教师的教育思想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外 ,还有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许多流行的习题 (试题 )本身不具有“考…  相似文献   

13.
又是一年中考结束,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要通过判阅试题来分析学生的考试情况。但是通过”2009--2011年初中学生中考化学探究题答题研究,发现九年级化学探究题已经偏离了《化学课程标准》命题的方向,已经让教师搞不清楚应该如何进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通过对本校三年参加中考的335名学生的调查,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探究题的解题方向、思维方式存在很多的问题,甚至在中考中,大量地出现零分现象。  相似文献   

14.
复习迎考阶段,总要做一定数量的练习。做练习有三个重要环节:精心选编典型试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和练后讲评。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无非是例子。其实,习题也是例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例子帮助学生整理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讲评不能只是简单地对答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比如选择题,不仅要让学生知道选哪一项,还应让学生知道其它几个备选项为什么不对。且以1993年全国高考卷中第1小题为例:“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脉  相似文献   

15.
一考牵动万人心。“今年的中考试题如何?“”我班学生会发挥得怎样?”最关心试题的,莫过于一线教师,他们关心的不仅仅是试题对本班学生是否有利,同时他们还关注着试题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如何。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们,试图从教师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解读过去的中考语文试题,给将要参加命题的专家提供一点思考,同时也期盼能给正在指导学生中考复习的教师提供一点借鉴。一、阳光:给予关爱,还以自信一套“阳光”试卷,总有一张生动活泼的脸,它总能给考生以温暖和信心。这是近年中考试题的一个共同特点,以2005年黄冈卷为例,第2题——读下面的语段…  相似文献   

16.
据了解,许多毕业班学生都请在职教师做家教,其他学生也多半在一些名师辅导班上课。“课内不足课外补”的现象已渐成气候。在职教师家教的泛滥甚至让一些学生分不清课内课外。有专家指出,把课后的“加餐”当成“主食”,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营养不良”。中学生请家教目的不同,初中生为了中考,家长千方百计要找一些名校的老师在最后点拨一下。高中生为高考请一些一流中学的老师进行小班补习,不仅教学习方法,还能透露一些内部消息。于是一些名校老师成了家教辅导的宠儿。据称一些名师一个晚上的课时费甚至能达到近千元。学生们是宁可学校的课开…  相似文献   

17.
由于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深感不仅应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也很重要。有些教师虽然业务能力过硬、工作作风扎实,却未必受学生欢迎,甚至有些做法让学生难以忍受,其原因就在于心理上有或多或少的障碍。教师的心理障碍常见的有以下表现:“独裁”意识有些教师讲究绝对权威,听不进学生反面意见,明知错了也要强词夺理;有些教师在班级里制定一些苛刻的章程,让学生绝对服从,稍有违反就严加制裁,不允许学生犯一点点错误;有些教师把班级管得铁板一块,班主任是真正的“一人说了算”;有些教师在班上强调绝对的整齐划一,还美…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2003年南通市中考化学命题充分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增加了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应用性、能力性强的试题以及开放性、探究性强的试题,突出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对学生索质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语文中考试题要体现中考特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多年来.我们中考试题往往缺乏自己的特点,更多地在模仿高考试题。例如有些地区采用的Ⅰ卷Ⅱ卷形式:再如近年来中考试卷中逐渐多见的古诗赏析题、话题作文,这类题目往往先出现在高考试卷中,随后慢慢进入中考试卷。至于有些现代文试题中出现的“主观型开放型”分析题.如“某个句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学习游离”现象 在网络教室,教师布置的任务需要借助互联网时,学生会很兴奋地马上动手操作,可是,我们仔细观察,有些学生边搜索教师布置的任务,边聊天;有些学生找了大半天还没找到主题,问其原因,支支吾吾说其在看网络新闻;有些学生还在玩游戏,找其谈话,居然回答这个任务很简单,等会儿马上做好;有些学生在网上这边逛逛,那边逛逛,很明显也没在认真做,问其原因,做了第一步,接下来不知怎么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