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两个对立的艺术形象。中国社会到了十八世纪中期,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使封建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更加尖锐、激烈,同时,随着新兴市民阶级的兴起,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向孔孟之道的传统思想展开了斗争。这种社会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也影响着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使他们当中产生了一些具有叛逆思想的人物。林黛玉由于和贾宝玉叛逆思想的互相支持,特别是受大观园阶级斗争的薰陶,使她产生了民主主义的思想因素,成了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薛宝钗是一个标准的封建淑女,孔孟之道的卫  相似文献   

2.
伟大领袖毛主席多次号召我们学习鲁迅。毛主席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一生对帝国主义文化,特别是对封建文化、半封建文化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封建文化、半封建文化的核心就是以孔丘为代表的儒家反动思想,就是孔孟之道。鲁迅的许多文章,深刻地剖析了孔孟之道的反动性和虚伪性,揭穿了反动统治阶级和帝  相似文献   

3.
敬爱的周总理根据毛主席的教育思想提出“尊师爱生”的口号,从本质上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师生关系,它与旧社会的师生关系有着原则的区别。中国封建社会曾有“师徒如父子”之说,并将“师”抬高到与“天地君亲”齐位的地步。这似乎是尊师了,岂知封建社会的“师徒如父子”正是用封建的“三纲五常”约束学生必须学习“孔孟之道”的手段。“尊师”正是为了“重道”,即重“孔孟之道”。没有封建的师道尊严,孔孟之道就不能禁锢人们的头脑,所以,“天地君亲师”,抬高的乃是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孔孟之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作为一个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形象,贾宝玉已经广为人知了.近年来,有人提出新观点:“贾宝玉并不是什么‘叛逆者’,而是一个‘多余人’.然而,我认为,贾宝玉既够不上“叛逆者”称号,也还没达到“多余人”的水准,他就是他,一个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有较大逆反心理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他的志趣、言行,都还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艺术典型,不光要有独特的个性,还要有深刻的共性。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艺术辩证法,把人物形象深刻的共性寓于鲜明独特的个性之中,创造了众多的典型。贾宝玉正是这样一个封建阶级叛逆者的典型。 贾宝玉是贾府第一个向封建包办婚姻挑战,大胆追求纯真爱情的叛逆者。然而,他的叛逆思想和性格并不是生而有之,而是环境使然。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贾宝玉的环境怎样培养和铸造了他的叛逆思想和性格呢?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贾宝玉所处的环境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整个时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物质和自然条件等,都可以说是环境”,多种因素组成贾宝玉复杂的环境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表层的结构因素、中层结构因素和深  相似文献   

6.
关于贾宝玉,我们似乎有太多的话要说,却又觉得无从说起。恰好手边有一本《教参》,翻到《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章:“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对宝玉的这些贬斥说明他是封建阶级的一个‘叛逆’。”这让我想到了王昆仑先生在《〈红楼梦〉人物论》中对贾宝玉的评价:“贾宝玉是中国近二百年颇有魔力的小说人物之一,和其他伟大作品中的某些主人翁一样,贾宝玉以许多方面、许多角度和一切不同的读者相接触,使人无从给他以简单肯定的说明。”是的,我们也不能简单肯定地说贾宝玉是封建阶级的一个“叛逆”,对此,应该进行分析。宝玉第一次出场时…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 ,红学界受传统思维的束缚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大多停留在阶层论、社会历史学等学科的范畴中 ,就贾宝玉的形象而言 ,学界大致有以下 3种观点 ,其一 ,以教科书为代表 ,认为贾宝玉是一个封建的叛逆者形象。其二 ,以一些比较文学学者为代表 ,将贾宝玉与俄国 1 9世纪文学中出现的“多余人”做比较 ,认为贾宝玉属于中国贵族阶级圈子里的多余人。[1]其三 ,把贾宝玉做了一定程度的性心理分析 ,注意到了贾宝玉的精神病变 ,从而认为他属于一个他所在社会的精神畸形儿形象。前两种观点侧重分析了贾宝玉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第三种观点已意识到其…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一部思想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巨著。小说的主人公贾宝玉,是作者曹雪芹呕心沥血塑造的封建地主阶级叛逆者的典型。曹雪芹在贾宝玉身上是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的。他让自己的主人公打起反对儒家思想的旗帜,并通过他和封建卫道者的斗争的描写,形象地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意识形态领域里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抨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精神支柱——儒家思想,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孔子的儒家思想,原来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后儒家思想便和封建主义结合起来,经过历代封建文人的修补和发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正如毛主席所说:“那时的统治阶级都拿孔夫子的道理教学生,把孔夫子的一套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信奉”。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叛逆者的贾宝玉,必然要和反动腐朽的儒家思想发生尖锐的矛盾和冲突。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正是在这种矛盾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王夫人是《红楼梦》中刻画得比较成功的一个反面人物。曹雪芹以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通过塑造王夫人这个封建统治阶级伪善者的艺术形象,相当深刻地揭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凶残的吃人本质,有力地戳穿了儒家所鼓吹的“仁义道德”的虚伪性和反动性。要了解孔孟之道是怎么吃人的吗?王夫人就是一个标本。 王夫人出身于所谓“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豪门贵族之家,在号称“诗礼簪缨之族”的贾府里,她掌握着大权。平时她以“菩萨”自称,吃斋念佛,披着“宽仁慈厚”的外衣,装出一副“怜贫恤老”的面孔。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善人”,双手却沾满了奴隶们和封建叛逆者的鲜血。小说通过描写她相继逼死金钏儿、晴雯、司棋等奴婢和封建叛逆者黛玉,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她吃人的狰狞面目。 金钏儿是王夫人身边的一个丫头,平日专供她驱使差遣。有一次,在贾宝玉的百般  相似文献   

10.
在《红楼梦》中,有两个宝王。贾府里有一个从小就不喜欢读书,成天在“内帏厮混”的贾宝玉。在江南的甄家,也有一个“天天逃学”的甄宝玉。这两个宝玉都是生在“富贵温柔乡”,不仅名字一样,外貌举止一般,而且他们都有相同的“乖僻”。但是,到了后来,两个宝玉却走了两条不同的路子。甄宝玉当了封建统治者的俘虏,追求功名利禄,走上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士大夫的老路;而贾宝玉却坚持他的反叛精神,始终否定“男尊女卑”的观念和“仕途经济”的道路。通过鲜明的对照,更加突出了贾宝玉的叛逆形象。而封建卫道者们想使贾宝玉成为封建阶级接班人的努力归于失败,这是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1.
贾宝玉是在封建主义母体里萌动着的的胎儿,一个封建社会走向没落时的传统人物,但又带有新型资产阶级开始萌芽时期的民主主义思想,是一个特殊交叉时代的新时代形象。贾宝玉的新时代形象叛逆于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与封建传统格格不入,因此新时代思想与传统观念的背离,新时代形象与传统血液的矛盾,造就了贾宝玉这一悲剧性人物。  相似文献   

12.
我们评价任何作品,任何一个艺术典型,都必须忠实于原著,不能随心所欲地去挖掘作品的微言大义。我想,对贾宝玉这个艺术形象也应如此。在过去的许多评红文章中,把今人才想到的、做到的事情,堂而皇之地加在贾宝玉身上。这就脱离了当时的历史条件,无形中把贾宝玉拔高了。在对贾宝玉的妇女观问题上,李希凡同志就这样认为,贾宝玉的“抗议、控诉,探索和追求,主要是其通过对妇女的态度体现出来”;“贾宝玉在《红楼梦》一出现的开始,就持着与封建统治阶级对待妇女的传统观点相反的见解。”“在这样一个意义上,将她们的地位提高到超过了传统的男权的地位”,“突破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规范”,  相似文献   

13.
妙玉与贾宝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以“玉”为名的三个人物之一,他(她)们共同的思想品性是蔑视封建礼教,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秩序,是封建社会中冥顽不化的顽石,所以都以“玉”名之。但妙玉对反抗封建社会所采取的方式是走向怪癖、遁入空门,这是作者所不同意的,因之她未成为《红楼梦》的主人公之一,而只是贾宝玉、林黛玉的陪衬形象。  相似文献   

14.
“恶劝”、“重情轻礼”、“情极之毒”三大病勾画了贾宝玉性格的形式外观,切合着贾宝玉生命途径的三个阶段,意蕴在于伸张个性,抗拒封建礼教,呼喊封建末世一代青年的价值困惑、信仰危机、文化疑惧和对自由自主的理想人生的寻觅与追求。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是该书描写的第一次大冲突,是贾府内部各种矛盾激化的一次大暴露。矛盾冲突的双方是贾政和宝玉。贾政是封建宗法制度的捍卫者。他要宝玉走封建礼法规定的道路,读书仕宦,立身扬名,光宗耀祖,成为封建贵族阶级的继承人。而对封建地主阶级具有叛逆精神的贾宝玉,却鄙弃功名利禄,斥责“仕途经济”的说教为“混帐话,视醉心“功名仕进”者为“禄蠹”等等。贾宝玉对封建主义的精神道德持怀疑态度,自然会引起贾政的残暴镇压,所以,贾政和贾宝玉之间的矛盾,不是一般父子之间的矛盾,而是封建礼教维护者和叛逆者之间的矛盾。 宝玉从来就未使贾政喜欢过。这个一直在“内帏厮混”的公子哥儿,历来都不听贾  相似文献   

16.
宝玉的思想行为应该是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简单地加上“反封建”的内涵,并不准确;他同贾政的关系“统一”方面大于矛盾方面,其矛盾也很复杂,不能简单贴上“反封建”的标签;他同黛玉的婚恋也不能简单地说是同封建势力作斗争;作者曹雪芹对贾宝玉的逆反行为是采取批判的态度的。  相似文献   

17.
妙玉与贾宝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以“玉”为名的三个人物之一,他(她)们共同的思想品性是蔑视封建礼教,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秩序,是封建社会中冥顽不化的顽石,所以都以“玉”名之。但妙玉对反抗封建社会所采取的方式是走向怪癖、遁入空门,这是作所不同意的,因之她未成为《红楼梦》的主人公之一,而只是贾宝玉、林黛玉的陪衬形象。  相似文献   

18.
杨帮超 《学语文》2003,(2):9-10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六册小说单元《宝玉挨打》一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在这一回里,贾宝玉被贾政打得死去活来,原因是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因此,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作为封建的卫道士贾政不能容忍封建的叛逆者贾宝玉离经叛道,以免将来“酿到他弑君  相似文献   

19.
孙悟空和贾宝玉是《西游记》和《红楼梦》两部古典小说中的主人公。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新兴市民社会力量的本质内容在不同孕育发展阶段上的艺术概括。他们之间存在着思想性格上密切的血缘继承关系。孙悟空是浪漫主义地表现了这个社会力量是处于自在状态的“猴”的阶段;贾宝玉则是现实主义地表现了它虽仍处于自在状态,但却基本上完成了向“人”转化的阶段。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市民思想要求的艺术体现者,孙悟空是贾宝玉直系开山的“猴”祖师,贾宝玉则是继承孙悟空嫡传衣  相似文献   

20.
梁振鹏 《文教资料》2014,(31):28-29
贾宝玉是自己家族的儿子,也是自己时代、自己阶级的儿子。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封建家族,他有着深深的依赖和眷恋。对于家族的衰败,敏感的贾宝玉并非冷漠的置身事外,相反,他有着挽救家族的强烈愿望,但无奈他始终是一个“无材不堪入选”的局外人,故此,《红楼梦》中留下了他那无限的悔恨和忏悔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