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的世界杯在德国举办,在这四年一次的体育盛会上,除了足球运动本身的魅力,还有许多其他的方面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本届世界杯的比赛用球——“ 团队之星”就是这样一个世界瞩目的高利技产品。由德国阿迪达斯公司研制的“ 团队之星”设计工作耗时3年,采用了全新的异形拼块和无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气蚀”机制来解释“水滴石穿”现象中的石板凹陷面上的微小细孔的成因,并通过简化计算得出了“气蚀作用”对石板面冲击力产生的压强的定量公式。  相似文献   

3.
在超高压的水射流切割过程中,不存在化学影响、并且精度较高,所以现阶段的切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受到了社会绿色环保产品的喜爱。但是在大型水切割机的应用过程中,故障的存在严重的影响着切割机的使用效果。本文主要对于大型水切割机的本地故障诊断系统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为减少故障出现以及维修时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腾讯科技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日本一家电子公司最新研制一款3.9米(13英尺)高的超级机器人,能够由一部iPhone手机控制,操控者仅是一个微笑表情,便能发射子弹。当操控者操作机器人时应当不要在电话中开玩笑,这样很容易射击子弹。这款机器人是由日本东京“水道桥重工”公司研制的,它将是一个乱开枪的“好战分子”。  相似文献   

5.
胜家公司是美国首家国际性公司,它所生产的“胜家”缝纫机操作简便,倍受人们喜爱,是风靡世界的名牌产品。1940年,世界每三部缝纫机中,就有两部是“胜家”牌,然而,到了1986年,胜家公司董事会不得不沉痛地宣布:胜家将忍痛割爱,抛开它赖以成名的“胜家”,从此再也不生产缝纫机了。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300年左右,争霸世界的罗马帝国的舰队包围了叙拉古,著名学者阿基米德让市内的所有妇女都带上家里的镜子到码头上,阿基米德指挥妇女们用镜子把阳光反射到距离最近的一艘军舰上,军舰立即起火.这就是古时候利用太阳光来消灭敌方的例子,这也是人造“自然武器”的雏形.本文通过对人造“自然武器”的早期发展、美国人造“自然武器”的研制与发展、俄国人造“自然武器”的研制与试验、日本人造“自然武器”的研制与应用,对世界人造“自然武器”的发展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世界两大跨国公司在芳族聚酰胺纤维方面的研究以及双方为争夺该产品的国际市两而引起的一场争端。这种新纤维先由美国杜邦公司于1972年以“凯夫拉尔”的商名投放市场,后来由于荷兰阿克苏公司研制并销售的商名为“特维龙”的聚酰胺纤维与杜邦公司的产品几乎相同,从而导致两家公司关于这种新纤维的专利纠纷在世界各地不断发生,这场争端直到80年代末才以双方战成平手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8.
西安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是西安日化公司的科研所,其任务是承担日化产品的技术开发。该所仅有职工27人,其中专业人员11人。从一九七九年成立至今,已为本公司的日化产品开发做出了贡献。从一九八一年全国闻名的“山丹丹”洗衣粉夺魁,到一九八二年“云竹”洗衣粉再次荣获全国“冠军”,以至去年研制的水基金属洗净剂及其姐妹产品钛合  相似文献   

9.
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太洋商业公司”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助下,尾俊雄经过两年不分昼夜的研制,终于在32岁时研制出了具有连乘功能的“螺线管式计算机”样机,并准备投入批量生产。这时,他却得知“富士迪公司”正在研制“螺线管式计算机”的升级换代产品──“继电器式计算机”,不过他并未哀叹命运不济,反而更加坚定了“发明创造就是要争先恐后、捷足先登,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没面出息!说白了,只是个仿造者和跟屁虫!”的独特信念,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心血结晶──“螺线管式计算机”束之高阁,权当发明创造生涯中的一个运点,又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0.
小车式火焰切割机它依靠轨道爬行,对钢板及普通钢板进行直线、弧线的垂直或坡口切割。它运行平稳、操作简便,广泛适用于锅炉、石油化工、管道工程预制等切割作业。火焰切割机的三项改进技术应用为:进行大型钢结构的长距离变形矫正;让切割机与等离子设备结合使用进行白钢材质弧线切割下料;对切割机进行调节部分的改造,使用双割炬“一拖二”进行切割。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高校首例保护知识产权大案终有结果.最近,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就西安智能仪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智能公司)侵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成果使用权一案作出终审判决,原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胜诉,智能公司赔偿人民币100万元.西安智能公司生产和销售的“9201型智能电缆故障测试仪”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制完成的“DGC—911型智能电缆故障测试仪”的仿制品.该公司总经理孙霆原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职工,是“DGC—911型智能电缆故障测试仪”的主要研制人员之一.该成果于1991年1月通过了陕西省电子厅组织的技术鉴定.此后,学校科技开发总公司成立了电子设备厂,聘请孙霆为厂长,开始生产和销售该测试仪.1992年1月,孙霆停薪留职离开学校,利用在职期间掌握的技术,发起组建了西安智能仪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利用“DGC—911型智能电缆故障测试仪”的技术,仿制出“9201型智能电缆故障测试仪”.从1992年7月起,智能公司先后生产、销售该测试仪200余台,获利达3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据英国《每日邮报》、路透社2006年11月6日报道,美英两国科学家于11月6日在英国皇家航空协会首次展示了他们合作研制的世界首架“无噪声飞机”模型。该机机身呈流线型,发动机安装在飞机顶部,不仅大大降低了噪音,而且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预计首架“无噪声飞机”的原型样机将于25年内正式推出。个头与波音767相仿这个由美英两国科学家共同承担的设计项目名为“无噪声飞机首创”,约40名科研人员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英国航空公司、英国民航局、英国皇家航空协会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波音公司等机构。经过长达3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04,(5):31-31
近日,从重庆市科委获悉,由该市金山科技公司研制的我国首枚“智能胶囊”近日在市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了香猪动物实验,这标志着我国在自主研制“智能胶囊”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智能胶囊”是医用无线内窥镜系统的简称,  相似文献   

14.
目前,瑞士研制出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跑车,时速可达550公里,这款跑车简直不亚于一架“超低空飞行器”。瑞士Acabion GTBO公司研制的这款跑车使用了喷气式飞机的技术,并结合空气动力学,使得跑车时速达到史无前例的快。这款跑车可以在30秒内使速度从零加速到480公里/小时。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3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WorldWaterDay)。2003年,联合国第58届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2005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又迎来了2006年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水与文化”。自不必说水与人类的生活是如何息息相关,可是谁又真能了解我们的饮用的是什么样的水?我们畅游其中的是什么样的水?农作物所依赖的是什么样的水?与城市相傍的是什么样的水?江、河、湖泊、水库等统称地表水。按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地表水被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  相似文献   

16.
江雪 《百科知识》2003,(8):61-63
2003年4月7日,由欧洲最现代化的造船公司——位于德国基尔的霍瓦兹德意志造船公司(HDW)研制建造的世界第一艘全新的燃料电池驱动的潜艇U31“克拉西”号在德国北部基尔港下水,开始了首次试航。这种属于212A型的常规潜艇配备了极其先进的“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CWCS)”以及诸多高科技装备,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 据研制该潜艇的德国霍瓦兹船舶公司发布的新闻公告介绍,1994年7月,德国联邦采购局与霍瓦兹德意志船舶公司正式签订了27.6亿德国马克的212型AIP潜艇的建造合同。之后,他们就开始进行相关设计制造工作。该型号的潜艇于1998年7月开始装配,自2002年1月起,  相似文献   

17.
动态     
正我国成功研制世界最高束流地下实验设施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强流高压型加速器通过验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该装置核心部件为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标志着我国已完全掌握强流高压加速器制造技术。该加速器将安装于锦屏深地实验室,投运后将成为目前世界上束流强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苑》2010,(9):48-48
201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度过了他40岁的生日。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我国消防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增强消防救援能力,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市火灾扑救新型装备及应用技术研究”,研制了一系列新型消防装备,并编写了相关的装备配备要求。 1.课题组研制了高转速车载消防泵,实现了高压大流量(30L/s)和一泵多工况。研制了200L/s的大流量常压消防泵,研制了水带接口卡箍和水带挂钩等新型消防供水附件,研究了重特大灾害事故现场供水技术,编写了《消防泵火场应用导则》和《消防员实用供水手册》。  相似文献   

20.
宜课 《百科知识》2001,(2):15-16
2000年10月31日凌晨0时02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的重要一环。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技术领域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