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纠正明初宋濂《孔子生卒岁月辨》一文中的错误,黄宗羲曾考证了孔子生卒年月。宋濂相信《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中的说法,以为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巳酉十月庚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壬戌四月乙丑。黄宗羲认为这是错误的,他说:“然以某考之,则不能无疑者。”并指出: “《左氏》哀公十有六年夏四月乙丑卒,此  相似文献   

2.
孔子生年问题是完全有条件研究清楚的。孔子当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一方面系由实岁与虚岁转换所致误,另一方面系由周正与夏正转换所致误。司马贞《史记索隐》所谓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盖以周正十一月属明年之说当正确,司马贞所见之《史记·孔子世家》后序孔子卒云七十二岁与今本异实际上暴露了实岁与虚岁转换是确定孔子生年之关键问题之一。孔子生于夏历八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七日皆不可信。一言以蔽之,孔子当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夏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唯有如此才合情合理,才不至于有失圣人之体面。  相似文献   

3.
《春秋》载:“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经科学推算,公元前552年8月20日14点33分,曲阜能看到日食,且这天为鲁历九月庚戌朔。顺此干支记日推算,知孔子生日为:公元前552年10月9日,鲁历十月二十一日,夏历八月二十一日。《史记》言“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不足据  相似文献   

4.
1989年8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今年是孔子诞辰2540周年,生日的农历日期是八月二十七日,公历日期为9月28日。这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经史学家与历法学家研究认定,孔子是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庚子。要算出它的公历、农历日期,当前我们可以求助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张培瑜先生的专著《中国先秦史历表》。从《中国先秦史历表》可以查到鲁襄公二十二年(周灵王二十一年)十月朔(即十月初一)是甲戌,公历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根据六十甲子的排列次序,从“甲戌”数到“庚子”是  相似文献   

5.
孔子生年问题是完全有条件研究清楚的.孔子当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一方面系由实岁与虚岁转换所致误,另一方面系由周正与夏正转换所致误.孔子生于夏历八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七日皆不可信.一言以蔽之,孔子当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夏历十二月二十三日.  相似文献   

6.
孔子生年问题是完全有条件研究清楚的。孔子当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一方面系由实岁与虚岁转换所致误,另一方面系由周正与夏正转换所致误。孔子生于夏历八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七日皆不可信。一言以蔽之,孔子当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夏历十二月二十三日。  相似文献   

7.
夏石 《宁夏教育》2008,(4):59-61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早就传及亚洲各国,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  相似文献   

8.
孔子生年问题是完全有条件研究清楚的。旧说中,"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的说法,一方面系由实岁与虚岁转换所致误,另一方面系由周正与夏正转换所致误。孔子生于夏历八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七日皆不可信。孔子当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夏历十二月二十三日。  相似文献   

9.
《谷梁传》凡廿卷,是“春秋三传”之一,它和《左传》、《公羊传》都是传《春秋》的。换言之,这三传都是解释、阐发《春秋》经的,只是侧重的角度和采取的方法不同而已。今人出于种种偏见,一直对它多有微词,而少有问津,有人说:“公羊谷梁,越读越糊涂”。愚以为:糊涂乃为不达其义,不达义皆为读不进去所致。那么,《谷梁传》如何能读进去,它是从哪方面解释《春秋》的呢? 1 “三传”的名字皆由著者的姓氏而来,《谷梁传》的撰著者谷梁赤,是孔子弟子子夏的学生,鲁国人,名亦,字元始,又名散,赤受经于子夏,并为经作  相似文献   

10.
《春秋》,是一本孔子所修的大事记性质的史书,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开启了私人著史的先例。《春秋》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这242年间各诸侯国发生的重大事件。至汉代被尊为《春秋经》。 《春秋左氏传》,也称《左氏春秋》,即《左传》,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相传是为孔子的《春秋》作传(zhuan,解说)的。它所记史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  相似文献   

11.
笔者《春秋考论》一书提出“孔子所作《春秋》,非《春秋经》,而是《左传》蓝本,即左丘明编纂《左氏传》时所依据的“孔子史记”。有人却将笔者的观点称为“前人的陈词滥调”,并彻底否定孔子作《春秋》的论点,本文略作申辩。  相似文献   

12.
【作者】《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三部编年体史书的合称,均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为儒家重要经典。相传三部书的作者分别为左丘明、羊高、毂梁傲。  相似文献   

13.
孔继汾(1725—1786),清代中期曲阜孔氏家族中最著名的经史学家之一.他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史学与礼学,其著述有16种之多,代表作为《阙里文献考》《孔氏家仪》等.《阙里文献考》略仿马端临《文献通考》之体例,分世系、林庙、祀典、世爵职官、礼、乐、户田、学校等16个门类.《阙里文献考》系统搜集、整理、考证了清中期以前的孔府文献,是研究孔子家族史、孔庙祭祀制度、儒家学术史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美刺”之称,溯其源当在先秦。据朱自清《诗言志辨》考证,本于《春秋》传家。公羊、谷梁解说经文时多用“褒贬”、“美恶”诸词。例如,《公羊传·隐公七年》:“《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谷梁传·僖公元年》:“齐师、宋师、曹师城邢。是向之师也。使之如改事然,美齐侯之功也”。  相似文献   

15.
余治经宗古文家言。孔子作《春秋》,左丘明为之《传》,世称为《左氏传》。解经记事,翔实可读。左氏为古文说,此无可疑者也。诠释之书,有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唐孔颖达等《春秋左传正义》、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最后有仪征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其书宗法高邮王氏,以声音训估转相证发,而又熟于史事典制,广罗前人之说,故所得为独多。惜三世传经,未及蒇事,稿止襄公五年而止。解放后整理出版,保存原稿,学者奉为圭桌。五十年代初,余识民盟同志吴静安教授,好学笃行士也,有志赓续其乡贤刘氏未竟之业,辛勤纂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左丘明所撰。它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春秋》仅仅是最简括的历史大事记,《左传》则详载其本末及有关侠闻琐事,也保存了一些古代传说。汉初研究《春秋》的只有“公羊”、“谷梁”两家,立于学官。东汉时逐渐通行《左传》。它与《公羊》、《谷梁》并称《春秋》三传。作者左丘明,姓左,名丘明,一说左丘为复性,明为名。相传曾为鲁太史,为《春秋》作传.成《春秋左氏传》。因目盲,后人称  相似文献   

17.
《经典释文》中的《春秋左氏音义》、《春秋公羊音义》和《春秋谷梁音义》所录的少量音切与《经典释文》所引《春秋三传》异文存在密切的关系.有些音切是用来辨异文的无效音切;有些音切不是为字头注音,而是为异文注音.  相似文献   

18.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家传《春秋》侧重点各有不同,宋朱熹《朱子语类》中说:“《左传》是史家,《公》、《谷》是经学。史学者记得事却详,于道理上便差;经学者于义理上有功,然记事多误。”宋叶梦得《春秋传序》也说:“《左传》传事不传经,是以详于史而事未必实;《公羊》传义不传事,是以详于经而义未必当。”既是历史著作,必定重在记述历史事实,讲究叙述历史事件和描写历史人物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9.
左传解题     
一“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汉书艺文志”说这部书是和孔子同时的鲁太史左丘明为注解“春秋”而作的“传”.“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在叙述孔子作春秋以后,也说:“鲁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可见自汉代马、班诸家(?)把左传看成和公羊传、穀梁传同样性质的作品,是传春秋的,并且是与春秋同时先后成书的。  相似文献   

20.
说三道四     
春秋三传:《春秋》是由孔子编定的,被称为儒家经典。春秋三传就是关于《春秋》的三部解经之作,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建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