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百年前,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公开发表了。这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特别是对于帮助中国人民了解日本的历史和现状,曾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日本杂事诗》是黄遵宪出使日本充任参赞期间认真考察日本历史和现状的产物。一八七七年,黄遵宪随同清朝驻日大臣何如璋出使日本,这是我国清王朝第一任驻日使团。在这之前十年(即公元一八六七年),日本各界人士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推翻了德川幕府为期二百六十五年的反动统治,以睦仁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顺应历史潮流,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2.
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集,是在日本任使馆参赞时完成的全面介绍日本的组诗,以诗纪史,综论古今,形式是竹枝词加注,具体内容主要是:概叙了日本从远古到明治维新的历史发展轨迹;介绍了日本的风土人情和奇习异俗;描摹了日本的自然风物,吟咏了异国山水情貌;讴歌了中日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杂事诗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有助于了解异域,打破封闭意识,应充分肯定其功绩。  相似文献   

3.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东亚第一个近代"文明"国家。在明治时代,日本为了证明自己是文明国家,一方面向西方学习,一方面向世界输出其"文明"。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日本将明治维新作为"文明"输出到中国,既有学界的作用,也有官方的背景;既有输出方面的动力,也有接受方面的需要。重野安绎的《大日本维新史》和大隈重信的《开国五十年史》就是很好的例证。只要以文明的手段输出"文明",客观上还是能够起到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的作用。从"文明"输出的视角来看明治维新,可以加深对明治维新及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朱熹对<诗·陈风>的理解,在<陈风>阐释史上有若干创新:注意到<陈风>中的歌舞元素并认为是在上者(陈国首位夫人大姬)之好倡使然;大胆废除了<陈风>之毛<序>,反对<序>主旨上的刺诗说;提出<陈风>诗篇思想内容上多"男女之诗"甚至"淫诗"观点.当然,朱熹这些创新之处是与他的整个<诗经>诠释学思想相一致的,是他<诗经>诠释视野下的<陈风>学.  相似文献   

5.
建基于机器装置和机械技术进步之上的印刷媒介"语言"的形成是人类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印刷"语言"促使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使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向全社会而成为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资粮;同时印刷媒介"语言"也使文字的线性思维方式成为人类思维的具有普遍性的固化模式.这一时期的总的文化传播走向可称之为:普及化--单向性.其交流的基本特征是:<1>批量生产<2>广泛普及;<3>形态多样;<4>线性贯穿.  相似文献   

6.
清代学者崔述是史学名家,其史学思维方式也贯穿到了他的读<诗>笔记--<读风偶识>中,他从史学角度研究<诗经>,使<读风偶识>染上了浓重的史学色彩.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崔述对"诗可以观"的理论认识与其观<诗>知政的说<诗>实践是高度一致的.他认为"诗可以观"就是指通过<诗经>可以考察政事得失、历史变化,强调现<诗>知政的作用;在说<诗>实践中,崔述透过<诗经·国风>文本看历史兴袁、政治得失、风俗好坏.二是以史证诗,据<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书考证<国风>某篇是否属诸某人,是否反映某件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7.
晚清之际,内忧外患的因缘际会,近代中国人竞相赴日,创作了大量的日本竹枝词。如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姚鹏图的《扶桑百八吟》、何如璋的《使东杂咏》、濯足扶桑客的《增注东洋诗史》等。这些日本竹枝词的内容丰富、记叙生动,以竹枝词加注的形式记叙了日本的地理风貌、历史沿革和风土人情;反映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状况。然而,前人与后人所创作的日本竹枝词呈现互文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9.
日本学术界对黄遵宪的研究,着重于从其著作探讨明治时期的方方面面,国内的研究也多倾向于其与日本的关系。中日学术界都指出,在诗歌创作上,黄遵宪明显受明治汉诗的影响,而忽略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及传统文化对其杂事诗创作的内在作用。《日本杂事诗》虽是旅日的产物,但黄遵宪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和对乡土文化的深刻体验。使其旅日诗歌不时出现中国风物,传统诗词意象和创作手法则贯穿其中。此外,黄遵宪心怀家国.受杜甫诗史书写精神的影响.其诗多以时局、变法和兵防为内容。而这也是日本杂事诗多书写乡土风物和祖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境界,是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王国维在中西兼容的基础上,将该说发扬光大,形成以"境界"说为核心的文论体系,凝结在他的<人间词话>一书中,奠定了他在近代文学史、美学史上开创性的地位.本文尝试通过"境界"在<人间词话>中扮演的角色来探讨"境界"的涵义.  相似文献   

11.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6.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中的“游”作为希望的载体,对于游者本身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师徒们提供了新生的机会,由此引起了师徒们身份的重构,并使他们融为一体。游的“流动性”与“滞”的因素相对举,以及作者对结局的淡化处理,揭示了“游”这个行动所产生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 house)是一部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它以完美与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非凡的艺术功力.本文以<到灯塔去>为文本,提出了对"非个人化"手法在两个层次上的理解并探讨了伍尔夫如何娴熟的使用这一手法来揭示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忽视了鲁迅写作《阿Q正传》时的思想观点和文艺观点,仅仅一般地根据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思想来解释阿Q的“革命”问题。事实上,阿Q的“革命”,不过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后的另一种表现的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20.
论“硬新闻”的“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硬新闻”写“软”,成为白热化的新闻竞争中非常重要的新闻业务问题。软化硬新闻,要把理论认识和新闻实践统一到党性与群众性相一致上来,找准党的要求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关键在于确立一个新而巧的新闻主题。硬新闻软化到位的标志,是广大读受看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