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是学校广大党员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同以及怎样构建和谐校园?我认为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进而构建和谐教育,加快教育事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闻达 《广西教育》2004,(11A):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提高党的执政兴国能力的纲领性文件:学习《决定》精神,对我们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本质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的基本执政理念。只有抓住而不是偏离这个核心和本质,牢固树立这个基本执政理念,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有深厚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智慧和力量源泉。科学执政,就是按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执政。民主执政,就是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依法执政,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照党章和民主集中制的规定,坚持公民在宪法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推动全党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  相似文献   

5.
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2005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正式向外界全面阐述了“构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理论,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中央继“科学发展观”之后,又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五大执政能力的重要一环,具有基础性、前提性的重要地位。只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堆护社会主义安定团姑,才能更好地把各族群众团结凝聚到党和政府的周围,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实际上是其他四个能力的综合表现,是检验其他四个能力的重要标志。新疆是我国西部边疆的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构建和谐新疆,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完善社会管理,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友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新疆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新疆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场所,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合格人才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及其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高校作为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承文明、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1].长期以来,教育决策因其复杂性、专业性、敏感性,在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面临更多的挑战.由于教育决策的成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活动的成败和效率,因此推动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日益成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唐加祥 《双语学习》2007,(7M):123-123,125
“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只有坚持理论创新,才能“保证我们的党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真正做到‘三个代表”。所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大问题”。因此,“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强调思想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和谐是指事物各部分、各要素处在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致力于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在协调与促进状态下的社会生存状态,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学校的育人作用及社会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和谐学校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的发展观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在理论创新和指导实践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要承担其重要的职责。构建和谐校园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教育实践本文就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提出以下几点探索与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后,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构建和谐社会已逐步进入操作、实践的新阶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机构,不但要硬件过关、质量过硬,还要实行和谐的管理。幼儿园和谐管理就是通过自主、平衡的管理手段使幼儿园中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最佳状态,并最大限度的释放员工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大局出发,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教育在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办好每一所学校,使每一名学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成长和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黄岛区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抓住“完善机制、统筹发展、提高质量、优化师资”四大重点,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让每名学生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不少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为民办教育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民办学校应当抓住机遇,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实践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我省按照中央的部署,从2008年9月开始,将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高校是实现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赋予高校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水平的伟大使命,是高校广大师生员工长期的的共同愿望和工作任务。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要求为根据,构建和谐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