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筝喻人生     
风筝上的学问可太大了。它不但蕴含历史掌故、中外文化、现代文明,还可以影响人生。会放风筝的人都知道:做工粗糙、不在行理的风筝,或是飞不起来,或是费好大的劲把它哄上天,也是左摇右摆,上蹿下跳,让放风筝的人不敢有半点疏忽,因为说不准何时它就会掉下来。而那制作考究的风筝,就如同蓝天中飞翔的“雄鹰”一样,放飞时迎风顺势扶摇直上,稳稳当当地高人云霄。即使有时也会遇到歪风邪气,但它终能咬紧牙关,勇敢地顶住风险,坚强地挺过来。人的成长不也是这样。如果基础打不好,缺东少西,必然会像那做不规则运动的风筝一样,不但飞…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社会是一所学校。我们最应当在其中学会的,是发现。发现放放回家的路上默默伫立街边的一位老人;发现喧闹嘈杂的地铁里拉琴卖喝的盲人;发现安静的校园里埋头工作的园丁;发现……他们的身形并不伟岸,他们做的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事情。但用心去看。你会感悟出,就在这些普通人所做的普通事里,蕴含着做人的道理,使得你思考。  相似文献   

3.
风筝,风筝     
一只、两只风筝,在碧蓝的空中,自由地飞着,欢快地舞蹈。  相似文献   

4.
风筝与线     
杜雨轩 《初中生》2015,(26):12-14
“杨柳青,放风筝.” 三月的春天,特别清新.草的絮语如春水洇绿了整个村庄.柔软的草地,微润的空气,轻快的步伐,明媚的心,该要去放风筝. 风筝,风筝!它要替没有翅膀的我们,去赴春天的约会. “娘,我出去了!”推开老旧的木门,我冲里头大喊.  相似文献   

5.
数学与风筝     
耳机里飘出悠扬的音乐,而我却沉浸在孤单的文字里.这已成了我的习惯.我改不掉很多习惯,包括一直以来对数学的畏惧.很多和我一样的同学,都不得不在数学的压迫下越来越沉默.  相似文献   

6.
数学与风筝     
黄雨萌 《初中生》2012,(Z5):123-125
耳机里飘出悠扬的音乐,而①我却沉浸在孤单的文字里。这已成了我的习惯。我改不掉很多习惯,包括一直以来对数学的畏惧。很多和我一样的同学,都不得不在数学的压迫下越来越沉默。②(上面被涂掉的那段话有如下几点问题:一、畏惧数学是一种心理,不能说是一种习惯——习惯指的是一种行为。二、因畏惧数学而变得沉默的学生,应该只是个例,说"很多"太夸张。三、从后文的内容来看,这  相似文献   

7.
与风筝失约     
此文多元立意,它既可以理解为"找回童年",也可以理解为"追求理想"--让读者"见仁见智"再创造。  相似文献   

8.
孩子与风筝     
提起放风筝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如果把孩子比做是放飞的风筝,家长就是握线的人。家长既要让孩子拥有一片自由飞翔的天空,又不能扯断手中的风筝线。家庭教育同放风筝的确有不少  相似文献   

9.
风筝与小鸟     
在主人小心翼翼地牵引下,风筝随着轻风毫不费力地便升到了半空,自上而下俯视大地的感觉可真叫人兴奋,线越放越长,它也越飞越高了。这时不知从何处飞来了一只小鸟,小鸟对风筝挺感兴趣,便在它的周围环绕着。风筝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小鸟没有回答,风筝又问:"你的家在哪儿?"小鸟还是不作  相似文献   

10.
线与风筝     
自从有了老师与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被定义为各式各样,有的说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有的戏称为猫和老鼠的关系,总之众说纷纭,仁者有仁者之见,智者有智的认定。而我个人认为老师与学生就如线与风筝,二者是紧密相连,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生命统一体。犹如一把琴上的弦,虽相互独立,但是又为奏  相似文献   

11.
风筝与线     
六.一节快到了,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盼望的眼神,我脑海里迅速闪出一个念头:学生已经进入了五年级,他们长大了,也有自己的思想,那这次“六.一”活动何不让孩子们自己策划,自己组织呢?  相似文献   

12.
风筝与小鸟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琳琳,你在唱什么啊?快起床啦!”朦胧中,我被妈妈从睡梦中喊醒了。揉揉惺忪的眼睛,梦中的情景又出现在眼前。于是,我努力搜索其中的“精彩镜头”。我被人们称为“神圣的太阳神”。一天,我坐在我的太阳椅上往下望,看看人间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  相似文献   

13.
风筝与线     
在一个遥远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一只风筝,它有一个好伙伴,那就是牵引着它的线. 它们两个常常手牵着手在天空像老鹰一样自由自在地翱翔,常常在一起聊天,无话不谈,从天空聊到宇宙,从宇宙聊到陆地. 但是,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这一天,它们两个小伙伴也像往常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突然,它们的小主人却把线放在了另外一个小孩子的手里.  相似文献   

14.
风筝与线     
  相似文献   

15.
铁马与风筝     
春分节到了。爸爸的书房搬到楼上。这是爸爸的习惯:每年春初庭中的柳树梢上有鸟儿开始唱歌了,爸爸的书房便搬到楼上。与寝室合并。直到春尽夏来,天气渐热,柳梢上的鸟儿唱歌疲倦了,他再搬到楼下去。爸爸是爱听鸟儿唱歌的。它们唱得的确好听。尤其是在春天的早晨,我们被它们的歌声从梦中唤醒,感觉非常愉快。因为它们的歌调都是愉快的。有一个春晨,爸爸对我说:“你晓得鸟儿的声音像什么?”我说:“像唱歌。”他说:“不很对。歌有时庄严,有时悲哀,有时雄壮,不一定是愉快的。它们的声音无时不愉快,所以比作唱歌,不完全对。我看这好比‘笑’。鸟是会笑的动物,而且一天笑到晚的。倘说像唱歌,它们所唱的都是game song(游戏歌),或sweet song(甜歌)。  相似文献   

16.
鹰与风筝     
郑乐平 《家庭教育》2001,(12):41-41
让孩子成为“鹰”,还是“风筝”,实际上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养育子女的理念。把孩子视为风筝,实际上将孩子看做一个被动者,一个由父母牵引、操控的“物体”。按照这一理念,孩子的一切行动,就得向父母汇报。由此,查看孩子的日记、信件,询问与同学、朋友通电话的内容,而不管孩子本身是否愿意,就成了十分自然的事。持此一理念的父母,还容易将自己的愿望、梦想强加给孩子。他们为孩子设计好了一  相似文献   

17.
阳光与风筝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  相似文献   

18.
风筝与麻雀     
牟丕志 《少年月刊》2012,(19):29-30
春风起了。农人来到田野里放飞风筝。借着强劲的春风,风筝飞上了蓝天。它越飞越高,离云层不远了。风筝向下面一望,发现大山、河流、村庄、田野都变小了,看上去像地图,农人在它的视野里变成了一个黑点,让它感到很新奇。  相似文献   

19.
数学与风筝     
耳机里飘出悠扬的音乐,而①我却沉浸色孤单的文字里。这已成了我的习惯。我改不掉很多习惯,包括一直以来对数学的畏具。很多和我一样的同学,都不得不在数学约压迫下越来越沉默。②  相似文献   

20.
风筝与风     
这,只是一种经历。就像那心间飞扬的柳絮,飘啊飘,暂时找到落脚的地方,很快又要被风儿吹起。朦胧的感觉,青涩的味道。淡淡的,诱人,但多半心伤。即使尝过,也无所谓对错。毕竟,这只是一种经历,经历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