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彦 《学语文》2009,(6):7-7
非智力因素相对与智力因素而言.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是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智力因素水平关系较大:而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与非智力因素水平关系较明显。我曾经对学校的100名中职生进行调奁。发现有8%的学生是迫于家长的选择在校学习:有10%的学生是不明目的采学习:有30%的学生是由于年龄小不愿走向社会来学习;有45%的学生想学习但缺乏主动性、长期性,而带有盲目性;只有7%的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  相似文献   

2.
人的任何行动都是由一定动机支配的。可以说动机是人行为的心理根源,学生的学习活动自然也不例外。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对学习的需要,来源于认识兴趣、学习意向、理想、情感等。一节好的数学课必须以激发学生动机为前提.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贯彻教学的全过程。从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凡是在发展学生智力方面卓有成效的教师,都是在教学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整个精神力量的结果。例如。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马芯兰、于淑珍、柳玉芳、斯霞等人,她们的每一节课的设计都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放在首位,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相似文献   

3.
潘淑霞 《考试周刊》2011,(11):40-40
近几年,在国家号召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良好形势下,全国大部分中职学校走出了办学低谷,招生数量与学校规模都稳步发展。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能适应就业单位的需求,有的学生经不起挫折,没有艰辛、苦难的概念;有的学生自卑情绪严重,缺乏创业勇气;  相似文献   

4.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二谈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无论从事脑力的或者体力的活动,就像要使车船行动起来一样,都需要有一定的力量的推动。只不过推动车船行驶的动力是来自外部,而推动人活动的动力则是来自人的自身。这种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驱力,就叫作动机。推动人们学习的内驱力就是学习动机。一个人从事学习或者其他活动的积极性的大小,与其动机密切相关。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从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开始。一、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作用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作用主要有:1.发动作用。所谓发动作用,即发动和促使学生行动起来从事学习活动的作…  相似文献   

5.
江政军  史建云 《课外阅读》2011,(10):359-359,377
非智力因素,它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勤奋程度、意志力等,它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毕业班班主任尤其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两位智商相近的学生,由于性格、意志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的差异,经过几年的学习后,学业成绩会明显不同。这说明影响学生发展的不仅有知识、能力、方法,而且还有个人意志品质、性格和情感等方面的作用。一个意志坚定、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能脚踏实地的学生,不仅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步入社会后也能不断进取,做出贡献。所以,学校教育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为祖国培养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习是较为复杂的心智活动,它涉及到整个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当前,对语文教学的探讨越来越深入,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学习语文不再仅仅是为了应试而成为一种真正的需要,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学的观点认为由情感、意志、思维、习惯、动机、兴趣和性格构成的动力调节系统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其中动机和兴趣是最基本、最直接的心理动因,对整个学习起发动、维持控制、调节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必须由探索学生的心理入手,调动他们积极的内驱力,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从而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红梅 《陕西教育》2006,(12):38-39
新的数学课程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更多的赋予了形式自主的活动空间。作为当前的数学教师,怎么按照非智力因素的特点去进行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成绩呢?我在教育实践中感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正> 非智力心理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从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内涵来看,它主要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等等。培养合格的人才,必须重视智力因素,但仅此还不够,还要培养非智力心理因素。它在人的学习、创造活动中,起着动力、定向、激励、维持、强化等作用。在成人教育中,非智力心理因素对学员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少家长很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就开始教他们念古诗、识字;入园后教写字,做算术题等,而忽略了教给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忽视了孩子自我意识及独立性的培养。 我们认为在开发幼儿智力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一、教幼儿学习如何与同伴及周围的人进行交往,让他们在交往中学会  相似文献   

11.
浅谈培养非智力因素李铁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共同促进、相互影响和协调发展作用的是两大系统:一是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力系统,它是由与学习过程紧密关联的非智力因素构成,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二是认识过程中的操作系统,包括观察力、记忆...  相似文献   

12.
略论非智力因素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略论非智力因素培养张朝栋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上海师大心理学教授燕国材从众多名人材料的分析中提出这样一个公式:“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A=(I,N)。其中A代表成功,I代表智力因素,N代表非智力因素。”即是说,在其之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成功是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3.
浅谈非智力因素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的过程是由两个重要因素 构成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一个是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能力等,它承担着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吸收的功能。另一个是非智力因素,表现为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它承担着对学习的启动、定向、维护的功能。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非智力因素即学生智力以外的种种心理因素的总称,它包括学习动机、兴趣、爱好、习惯,以及学习中的情感、态度、意志、气质、性格及价值观等。实践证明: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对能否实现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举足轻重,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一、学习动机的刺激与引导1.注重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目的"即动机,也是学习以及干好一切活动的内驱力。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爱好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和引领作用。它既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又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客观需求。教师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的角度,结合学生目前学习、考试的实际,从升学、就业、幸福和生存的高度,引经据典,例举学生身边和  相似文献   

15.
辛春 《教书育人》2010,(2):12-13
有人曾对日本160名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发明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这些人都具有与一般人不同的心理特征:他们具有恒心、韧劲,甚至在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仍不放弃目标而坚持到底;他们从童年的时代起就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倾向和独创精神,凡事有主见、雄心勃勃、肯努力;他们精力充沛、干劲十足。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学改革的共同特点是在强调抓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其核心就是把单纯的“学会”变成多功能的“会学”。教学中我体会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教学质量的高低并非完全是学生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一部分原因是由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教师深入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以  相似文献   

17.
亓岩勇 《文教资料》2010,(14):143-144
知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教学中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由传授知识到发展智力再到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我国教育理论不断发展,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如何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及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蒋柳鸾 《广西教育》2010,(24):102-103
本文探讨了"情境教学"、"兴趣激励"教学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效果。实践表明,通过激发兴趣、情境教学等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可培养学生对生理学的学习兴趣、自觉性和信心,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不少人认为,学生要搞好学习,首先要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智商比较高。这种说法不完全对。因为良好的智力因素,虽然是搞好学习的重要条件,但不是最重要的条件。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呢?是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