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是中国共产党独立确定的,还是由共产国际帮助制定的?这一问题近年来引起党史学界的关注。一种意见认为,共产国际七大及随后召开的中共驻国际代表团会议完整地提出了这一策略方针。正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才通过瓦窑堡会议制订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另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主要是毛泽东根据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独立制定的。我以为,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方针和《八一宣言》的内容,对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确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一面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一面积极准备发动内战.针对蒋介石的反革命两手,毛泽东同志提出革命的两手策略,“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即以谈对谈,以打对打的革命口号;同时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作为谈判的方针.以后,又提出了“和平民主新阶段”作为争取革命和平发展的策略口号.关于这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从前两年的和平崛起到中共十七大我党明确提出和平发展战略,这一提法的转变表明我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念和决心,也是我党外交思想日趋成熟的表现。这一战略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它的贯彻和实施将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发挥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的大国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949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残余集团败逃台湾,前途岌岌可危。但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迅速侵入台湾并封锁台湾海峡,台湾与大陆分离对峙的局面被迫延续下来。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就考虑选择以何种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之大业。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五十年代后半期我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以武力方式为主”,和平方针“主要还是作为武力解决的辅助形式”。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认为:基于当时中共领导人对台海形势的认知和把握,和平解决是中共对台政策的合乎逻辑的选择,是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1948年夏, 程潜回湘执政, 重整旗鼓, 审时度势, 顺应民心, 反蒋驱桂, 率三湘健儿, 走和平道路; 中国共产党方针坚定而策略灵活, 对实现湖南和平解放, 产生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统一战线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没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正是正确地制定和运用了统一战线这个策略方针,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发动了全民族的抗战,为赢得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马列主义者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演变到完善的过程,我党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经历了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联蒋抗日”这样  相似文献   

7.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是邓小平同志70年代末及80年代初,通过对当时世界形势及国内形势的深入分析所作出的一个著名论断。它曾经为我党制定改革开放政策,把全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起到积极巨大的作用。面对当前世界形势的发展,虽然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但是,世界各国人民维护和平,争取发展的共同愿望一刻也没有停止,因而,它仍然是当前世界的两大问题。也是我党制定今后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时局的发展,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这个方针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时局发展可能性的一种估计,是中国共产党力争实现的一个口号、一种目标、一项任务这一方针顺应潮流,合乎民意,符合时局,切合实际中国共产党进而更好地把握了斗争的主动权.为最终战胜美蒋反动派赢得了先机。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的提出有其内在的思想渊源,它是借鉴传统的“治之以俗”思想,基于我党早期的对台方针,秉承“和平共处‘理念并适应当今世界“一球两制”的基本态势而提出并加以确定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最佳途径,它有助于我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有利于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际风云剧变,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策略方针,这一方针以争取和平的外部环境,集中精力发展和壮大自己为主旨,是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它不仅为我们党和国家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及时调整并实施更加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指明了战略走向,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中仍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的提出有其内在的思想渊源。它是借鉴传统的“治之以俗”思想,基于我党早期的对台方针,秉承“和平共处”理念并适应当今世界“一球两制”的基本态势而提出并加以确定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最佳途径。它有助于我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有利于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确立了“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一路线的确立 ,与我党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和这一过渡性的长期性 ,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历史性 ,认识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 ,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和本质分不开。  相似文献   

13.
<正>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和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我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与国民党发动的反共磨擦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4.
以全球战略眼光对时代特征作出理性的判断和认识,是正确擘划国家大战略的基本的理论前提之一。战争与和平问题是时代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国家内政方针和外交战略的制定有着直接的关联。我国国家大战略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和平问题是现时代最具全球性和战略性意义的两大问题之一,和平是时代的潮流。小平同志的这一科学论断是党的十一届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二大确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党在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同民主党派关系的根本方针。 “十六字方针”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早在1956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它的提出,对于巩固我国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调动民主党派及党外人士的积极性起了推动作用。因而它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方针。但是,这一方针在后来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未能很好的贯彻执行。“文化大革命”中更是被严重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恢复和坚持了这一方针,并且根据30多年来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统一战线内阶级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民主党派与我党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一客事实:根据实现社会  相似文献   

16.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经过对当今世界现实情况的冷静分析和反复思考所作出的新的科学概括。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当代整个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都是围绕这两大主题而发展变化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首要任务,就是在和平的条件下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一路线的确立,与我党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和这一过渡性的长期性,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历史性,认识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和本质分不开。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的形势有利于我党而不利于国民党的状况,审时度势,果断地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在实施这一战略方针的过程中,我党又经历了由"全面控制东北"至"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策略的演变.通过实施"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我党在东北地区建立起了巩固的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政策和策略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通向革命和建设的中介与桥梁,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行动指南.革命导师对此都非常重视.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同样懂得政策和策略的重要性,其突出表现就是,他在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提出和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政策和策略,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有关思想,为我们从事各项建设提供了直接的方法论指导.纵观其政策和策略思想,我们认为,辩证性是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学习和把握这一特征,对于我们深刻领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针政策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出发,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坚持思维的全面性,防止片面性,是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策略,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这一要求.首先,全面制定新时期的各项政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扬弃,是一项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系统工程,要不断取得新成就,必须“换脑筋”,树立新的观念,制定新的政策与策略.由  相似文献   

20.
<正> 皖南事变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追忆皖南事变发生的经过,缅怀事变中死难的烈士,人们总是要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在国共合作时期为何发生如此惨祸?是国民党反共本性的暴露?还是我党在策略方针上的失误?本文试图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